“更年期”真的熬过去就好了吗?

来源 :问健康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vide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更年期是每个妇女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但是每个人所表现的症状轻重不同,时间久暂不一,轻的可以安然无恙,重的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发展为更年期疾病。
  更年期综合征虽然表现为许多症状,但它的本质却是女性在一生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内分泌变化的过程。
  分割线 箭头 动态
  引起更年期的原因
  引起更年期的原因主要分为一下两方面:
  01
  生理上的变化
  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分泌雌激素和排卵逐渐减少并失去周期性,直至停止排卵;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素过多。雌激素的靶器官如阴道、子宫、乳房、尿道等的结构和功能改变。
  从而在围绝经期出现月经不规则、潮热、多汗、心悸、尿频、尿失禁、阴道干燥、欲望减退、睡眠差、骨质疏松及身体发胖等一系列生理现象。随着生理的改变妇女还可出现一些心理上不适反应,如情绪不稳定、记忆力下降、多疑、多虑和抑郁等。
  02
  社会关系方面
  围绝经期妇女面临一些社会问题,如职业困难、离婚、父母疾病或死亡、孩子长大离开身旁等,这一切都给她们带来精神压力,在一定成程度上干扰了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工作及其与他人的关系。
  她们常觉得自已变老了,不喜欢参加公共活动,对家人容易发脾气。出现这些情况,如果得不到社会和家人的理解,很容易导致家庭矛盾,甚至危及妇女的健康。
  更年期综合症的表现
  月经逐渐减少
  月经周期间隔时间延长,出血时间缩短,以致逐渐停经。但也有月经量增多,伴有大量血块等情况,然后慢慢停止,生殖能力丧失,生殖器官萎缩。
  精神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更年期患者常感到头颈部一阵阵地潮红,潮热出汗,头晕目眩,头痛耳鸣,腰痛,口干,喉部有烧灼感,思想不易集中,而且紧张激动,情绪复杂多变,性情急躁,失眠键忘,皮肤发麻发痒,有时有蚁走感,即有蚂蚁在身上爬动的感觉等,甚至歇斯底里样发作等。
  心悸、血压增高、肥胖
  凡45~50岁的妇女,出现心悸、血压增高、肥胖等症状,经医生检查排除了其他疾病后,便可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
  精神心理治疗
  对于女性更年期而言,最好的治疗方式便是精神以及心理的治疗。其实,只要在自己的生活中稍微上上心,就可以让自己的更年期更好的渡过。
  保持生活规律化
  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少食动物脂肪,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饮食无节,忌烟酒。为预防骨质疏松,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加日晒时间,摄入足量蛋白质和含钙食物。
  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坚持劳动可以防止肌肉、组织、关节发生“废用性萎缩”现象。不间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心胸开阔,防止大脑发生“废用性萎缩”。
  充实生活内容
  如旅游、烹饪、种花、编织、跳舞等,以获得集体生活的友爱,精神上有所寄托。
  注意性格的陶冶
  更年期易出现急躁、焦虑、抑郁、好激动等情绪,要善于克制,并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善用宽容和忍耐对待不称心的人和事,以保持心情舒畅及心理、精神上的平静状态,有利于顺利渡过围绝经期。
  中医辨证论治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征以肾阴阳虚为本,治疗以补肾为主,兼顾疏肝、健脾、补精血。补肾应注重平调肾中阴阳,清热不宜过苦寒,祛寒不宜过于温燥,补精血不可滋腻,更不可妄用克伐,以免犯虚虚之戒。对于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的患者,结合针灸治疗,饮食调理,情志疏导等可提高疗效。
  辨证分型:
  1、肾阴虚损型
  主证: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大便秘结,尿少色黄,月经紊乱,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沉细弱。
  治疗:滋肾育阴。
  2、肾阳虚损型
  主证:小便较多,月经紊乱,带下较多,腰膝酸冷,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疗:温肾扶陽。
  3、肝肾阴虚型
  主证:头晕耳鸣,烦躁易怒,情志忧郁,耳鸣失聪,健忘多梦,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滋养肝肾。
  4、脾肾阳虚型
  主证:精神萎靡,气短懒言,形寒肢冷,五更泄泻,小便清长,胃纳欠佳,面色白光白,舌淡苔薄,舌体胖,脉沉细。
  治疗:温补脾肾。
  5、心肾不交型
  主证:心烦失眠,头晕耳鸣,口干咽燥,烘热汗出,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养心交通心肾。
  6、肝郁胆虚型
  主证:精神忧郁,夜寐多梦,时易惊醒,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疗:疏肝清胆。
  7、瘀血阻滞型
  主证:烦躁易怒,胸闷不舒,皮肤瘙痒,筋脉拘挛,头痛且胀,苔薄舌有瘀点,脉细弦。
  治疗:活血化瘀。
  温馨提示:
  其实,对于女性更年期的心理变化不必感到恐慌,只要保持心态平衡,有规律地安排好个人生活,尽量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就能够保持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从而顺利度过更年期。
其他文献
要说2017下半年最火的综艺,《爸爸去哪儿》第五季一定榜上有名!自开播以来,大佬陈小春和儿子小小春几乎成了每周热门榜单的常客!虽然《爸5》现在已经完结,但这对父子带给我们的欢乐,却还是让人记忆犹新。当然,能够成就这样一个暖心老爸,和这样一个呆萌儿子,最大的功劳还是在她——应采儿!  1983年6月出生于台湾的应采儿美丽大方,性情好爽且不拘小节。古灵精怪的她几乎承袭了所有双子座的特质,无拘无束的同时
期刊
对90后而言,2017年注定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  他們被各种“中年危机”围绕:胃垮了眼瞎了头秃了油腻了脖子僵了,一系列的“被代言”让他们不得不也端起保温杯喝起了枸杞水,更有人遁入空门成为“佛系青年”看淡纷扰……  而在刚刚迈入2018年的第一个月里,他们又开始流行起一波“佛系养蛙”?  于是你看到他们每天在收三叶草,然后在票圈晒蛙儿子寄回的明信片,仿佛找到了“老年”生活的宁静与从容……  崽啊你
期刊
讲真!一个不会跳舞的吉他手  不是个好牙医  原来他们不仅靠看牙吃饭  斜杠还可以靠跳网红舞混日子  有这样一群充满“魔性”的戏精医护人员  可能拔牙都能笑出声吧~  养蛙不如跳舞!  蝴蝶女友又被高富帅截胡了?  赶紧让蛙儿子跟随牙医学会抖肩舞  秒杀群雄,夺回女友,重现人生巅峰!  欢迎大家转发~评论~吐槽!  主任说:“只要阅读量够高  过年就奖励给市场部多屯几斤狗粮  来年继续加戏”!! 
期刊
对于健康来说,年轻向来不是资本,如果你现在不好好管理你的身體,那么年纪越大,你会发现有越多的健康问题出现,下面是全球公认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你值得拥有!  ▏7:00起床 ▏  7:00是起床的最佳时刻,身体已经准备好一切了。打开台灯,告诉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尽快从睡眠中醒来,调整好生物钟。  醒来后需要饮用一杯温开水,水是身体内成千上万化学反应得以进行的必需物质,饮水帮助每一个缺水的细胞都重新活力
期刊
吸烟,是很多男士都会有的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吸烟这个行列当中。虽然大家都清楚,吸烟对于肺部的伤害,可就是不能戒掉烟瘾。那么怎么降低吸烟带来的伤害呢?  如何通过饮食减低吸烟的伤害?  1、多吃维生素C的食物  过量饮酒与吸烟者血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偏低。维生素C是保持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它具有诸多功能,如防止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氧化,并在其协同作用下促进损伤组织的
期刊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
期刊
现代医学的肝,是指解剖意义上的一个器官——重达1.5公斤,没有神经,是人体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  中医文献中也有关于肝重量、部位的记载,在有关肝的形态认识上,与现代医学中所说的肝脏基本一致,然而中医的“肝”,却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脏器,还包括与“肝”相关的各种表现。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风掉眩”是指肢体震颤、摇摆、抽搐、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都是肝的问题……那么,如何从中
期刊
中医巨著 《黄帝内经》中提出:“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说的是高处寒冷地,人的寿命长;低处气温高、人的寿命短。  目前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多生活在亚寒带和寒带,比如日本和北欧。总人口只有500万人的格鲁吉亚,百岁以上的寿星竟有2000人之多,就是受益于低温的生活环境。  雪花分割线  现代人需要“降降温”  低温养生,并不能简单理解为降低人体温度,而是以降低细胞代谢速度,进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期刊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等局部症状。常有肿胀感和麻木感,每当气温回升,有烤炙之感。如患处温度突然升高,会引起皮肤充血发红,瘙痒灼痛或针刺感。多见于儿童、青年女性。一般容易出现在手指及足趾的背侧面,手背、足跟、耳廓、面颊等暴露部位。  本病与中医学文献记载的“冻疮”、“冻烂肿疮”相类似。如《外科启玄》冻疮记载:“冻疮多受其寒冷,致令面目手足初痛次肿,破
期刊
孩子腹泻,是一些家长时常会头痛的问题。腹泻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才能有效预防腹泻,如遇孩子腹泻该如何护理?儿童医院专家为您解答疑惑。  腹泻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大病次数、数量增多,粪质稀薄,甚如水样为特征。中医将本病归于“泄泻”范畴。  其发病分内外因  外因在于  ①感受外邪:小儿脏腑娇嫩,抵御病邪的能力薄弱,外感风、寒、暑、湿、火邪均可致泻,其中以风寒湿邪和湿热邪侵袭最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