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现代技术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98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展开,使教育形式发生质的变化,网络化教育将变成信息时代的重要象征和组成部分。教育将面临一次全面彻底的革新,在这场革新中现代信息技术将起到先锋作用。信息年代的教育,决不是旧有的、封闭式的单纯传授,而是开放的、归纳的、多元的有助于学生多方面智能发展的系统。
  当前,探究性学习已变成国内基础教育变革中的主要形式,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和课堂教育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变革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形式,教育部公布了新的课程规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共同体会,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办法,要运用图书馆、网络信息等多中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新课标的公布为教师进行教育变革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技能呢?
  本文所提信息技术主要指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主体,统筹音像影视技术、校园网络技术;自主探究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鼓舞学生最大限度地参加到教学中去,展开评论和研讨活动,然后发现疑问、提出疑问直至解决疑问的学习活动。
  1 研讨内容
  培育学生问题认识及探究、解决问题的才能,推进学生学会学习;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情境,完成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经过网络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进一步开发和运用好教学资源,提高网络运用水平和技能,提高教学资源的运用率;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才能的信息技术环境构建。注重教育资源开发、校园网搭建以及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进程中彼此沟通、彼此评论,然后使学生内在的潜力得到激发,自主学习才能得到进步。
  营建和谐平等的教育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教师由从前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进步并养成善于自主探究的优良习惯。探索信息技能环境下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评估系统。发掘教材资源,并创造性地运用好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教材内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怎么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完善学生运用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式学习,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2 研究背景
  传统的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实践脱节,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进程,没有给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留下多少空间。学生很少有机会质疑问难,学生的创造力遭到了遏制,学生的学习才能和潜能的发扬被无视,扼杀了学生参加教育进程的自主性。
  随着信息技术进入校园和家庭,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作为信息沟通平台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其信息传递时效快、交互性、共享性强等优势,使学习者具有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灵活性,它为学生提供了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源泉,更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极好的保障。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完成教育的跨越式展开,协助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新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下非常好地发展,执行新课程规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创设多种问题情境,优化知识构成的过程,改善教学方法,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并经过“课内—课外”相联系、“个别—协作”相联系,发展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3 处理措施
  1)“个别—协作”相联系,发展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网络获取信息是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迈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出结论、处理问题。给学生搭建宽松和协作的沟通环境,让学生在小组协作的基础上实现对所学内容的全部、正确的理解,免除疑问,增强认知。协作学习,展示个人的研究成果,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课内—课外”相联系,发展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想办法开发新的学习空间,凭借网络技术,将文本材料和电子材料有机联系,将课程知识彼此浸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品味成功的趣味,发展探究的才能。
  课外探究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一是预习课文时,搜集有关材料,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预习,提出研究的问题;二是完善课内所学的知识,做好复习和进一步探究;三是围绕某一专题,进行拓展性的学习,完成研究任务。课外学习探究的办法更为广泛,它是现代学习方法和传统方法的有机联系,是网络学习、实地观察、社会实践、与人协商等多种办法的交融。
  4 教育方法
  1)用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软件激活学生的思想,培育想象力。教学中选用直观形象的诱导办法,凭借多媒体手法提供实物、模型、图表、声音、色彩等重要的动态片段,激发各种形式的感知,提出启示诱导,以尊重学生思想的自主性、共同性。运用协作式学习,注重协作组成员之间在对等、自由、民主的氛围里进行评论、沟通,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想象。一切的观点都能够参加到评论之中,取得进一步的完善。这些相对于传统教育环境能非常好地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协作能力等杰出的素质,也能非常好地训练学生的辩证思想、发散思想、求异思维等。而运用发现式学习,注重学生对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进行搜集、探究、分析,从中辨别出对个人有用的东西,取得个人所需的材料,训练学生的自主、自理能力。
  2)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单纯的说教无益于充分调动学生活跃的情感要素,反而容易使学生感到无趣、厌烦。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声画并茂、视听联系、动静皆宜、感染力强等特点,运用这一特色,能够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顺利克服难点,还能够提供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然后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运用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供学生自由挑选,让学生变成真正的认知主体。信息技术变成学生学习与认知的有用工具,并且依据学习目标,学习者合理挑选适宜的信息技术工具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并可运用计算机网络功能,经过人机交互让学生在教师协助下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处置问题的能力,然后使学生毕生获益。
  4)运用多媒体、校园网提供信息资源,丰富学生的课内课外知识。经过课外的多媒体教育,制作课外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将课堂教学软件交给学生,以协助学生消化在课堂上没有彻底消化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让学习者把听到又看到的信息,经过评论、交流,用个人的言语表达出来,使知识的巩固大大优于传统教学。可见,多媒体计算机运用于教学,不只有助于知识的获取,并且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参考文献
  [1]周俊.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教育科学,
  1998(3).
  [2]朱利民,赵利敏.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8):246-247.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MY)对糖尿病肾病(DN)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自噬的机制。方法:采用55mg·kg^-1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大鼠建立DN模型,以血糖>16.7mmol·L^-1为
介绍在计算机局域网环境条件下进行单一简单问题测试,收集学生团体的反应时间分布数据并加以处理的基本方法,给出时间反应分布参数的矩估计结果,初步探讨学生团体反应信息的有效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Genistein,Gen)对运动疲劳大鼠肝功能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运动疲劳模型组、低剂量(0.1μM·kg-1)Gen组和高剂量(0.3μM
县级物资企业改革宜合不宜分─兼析股份制改造的利弊邹德栋县级物资企业是国营流通企业的最基层单位,处于改革前沿,重负在肩,又具有资金少、实力弱、负荷重的特点。当前处于全行
网络文化是一种现代层面上的崭新文化,给教师及学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网络文化已经形成并渗透到校园的各个领域,其超强生命力和影响力对当代校园的文化生活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正在产生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  校园网络文化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推进了校园文化形成的转型和跃升。依托高新技术手段,以数字化形态出现的校园网络文化,同依托传统载体(文字
目的:分离并鉴定线粒体内的白蛋白前体蛋白。方法:采用离心法分离大鼠肝及肾线粒体,采用斜线电泳法(第一相非还原SDS-PAGE,第二相还原SDS-PAGE)分离线粒体白蛋白前体蛋白,采用质
叙述了天津口岸仓储业,从“圈土、围上网、铺铺垫垫当库场”的自发阶段,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管理水平,不断促进滨海新区发展的新兴行业,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并提出了口岸仓储
高一新生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目前大部分地区和学校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给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带来困难。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标的理念以及全面、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取得一定成效。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使高中生发展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目的:通过小鼠模型研究茶油对结肠炎是否有预防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将C57BL/6随机分为PBS处理组(Control)、茶油处理组(Camellia Oil),然后给小鼠灌胃茶油1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性能的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与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整合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21世纪的教师要全身心融入信息技术与语文新课程教学整合的过程中,领悟新课程标准,深化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新课程教学的优化整合。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远程教育    掌握信息技术,并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