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输出与欧亚文化认同——从东亚世界论到欧亚东部世界论

来源 :国际儒学(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ai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自古重文化。文化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古人认为文化就是礼乐教化,即“文德”。孔子以文化论国家兴衰,始创文化史观,而后历代皆行其法。在文化史观的视角下,文化输出尤为重要。“二十五史”与职贡图系统均记载了中国的朝贡体系,其中可见中国与朝鲜、日本之间交通移民的悠久历史。早年日本学者提出“东亚世界论”,认为古代的东亚世界以中国文明为基轴,由“册封体制”维系,并形成“汉字文化圈”。近年日本学者提出“欧亚东部世界论”,将中华文化的影响扩大至欧亚东部世界,并对“东亚世界”只有中国一个中心提出挑战。文化输出伴随着文化认同与接受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包含“变容”的因素,即选择性吸收并使之发生变化。中国历史上最具典型意义的文化输出当属南朝梁武帝时期,以“文德”招徕四夷,盛况空前。中华的文化输出与欧亚的文化认同无疑是双向、互利的。
其他文献
通过对四家参与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的样本企业进行访谈调研,从中国一带一路网等收集二手数据,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推演总结出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价值共创的主体和模式,得到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价值共创主体运行模型。研究表明: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的价值共创主体主要是由价值创造者和价值推动者两大部分构成,价值创造者的功能定位于主导与合作,由价值主导者和价值合
期刊
“摆烂”因消极与积极并存的矛盾内核引起热议。文章以后亚文化为理论支撑和研究出发点,通过网络民族志揭示青年“摆烂”的文化特点及生成机理。研究发现,青年“摆烂”呈现注重自我矮化的情感风格、弱化群体归属的个体叙事以及基于情境导向的柔性决策等后亚文化特质,可区分为压力释放型、日常体验型、自弃止损型和悬浮择优型四种“摆烂”。社会转型期丰厚优渥的物质条件和多元嬗变的思想潮流是该文化形成的双重结构基础,身处其中
期刊
盲盒文化是近年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热门现象,青少年通过购买不可视的商品,寻求刺激感、满足感与成就感。运用社会学、人类学中的青少年研究,探索在不确定性主导下的后现代社会中盲盒文化现象的成因、特征和对青少年未来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广州市三所中学的26名青少年进行了深入的个人访谈与焦点小组讨论,展现了青少年眼中的盲盒文化。青少年通过盲盒消费,不仅创造了独属于“Z世代”的代际文化,建立了群体身份认同,更展现
期刊
革命歌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过程中的文艺产物,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音乐史上最为绚丽生动的革命话语表达。革命时期,革命歌曲是把握时代脉搏、鼓舞革命斗志、讲述英雄故事的文艺作品,是夺取革命胜利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音乐工作者要继往开来,深入发掘革命歌曲的时代意蕴,弘扬时代主旋律,书写人民史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音乐力量。
期刊
出生于“Z时代”的青年群体自小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之中,深度参与社交媒体。而伴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青年亚文化。基于多元化的社会环境,青年亚文化不断呈现从自我认同转向情感共鸣、由小众走向大众、与主流文化逐渐融合,影响着青年群体的交往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但其入侵、边缘、排异等特点又使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通过分析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与困境,提出以主流文化为引
期刊
通过染色试验,研究了环烯醚萜化合物与蛋白质纤维(皮胶原、蚕丝、白发)的染色条件,探讨了所产生的颜色与蛋白质纤维的种类以及环烯醚萜的分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天然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以单体形式与蛋白质发生交联反应,从而产生颜色。这说明其染色机理与传统的天然染料或活性染料有本质的区别。其反应条件温和(35℃左右、弱碱性(pH=7.5~8.0水溶液中、较短时间内(2h左右))。用环烯醚萜化合物染蛋白质纤维时
期刊
目的 评估分析血管内取栓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3年1月—2023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将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血管内取栓,观察组予以血管内取栓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周后的临床有效率(有效定义为NIHSS评分改善≥4分),治疗90 d的良好预后率(良好预
期刊
兽迷亚文化以“兽人”为核心概念和要素,“兽人”作为一种特殊的拟人化动物虚拟角色,设定一般具有外在人形化、内在人格化的文化特征,与华夏志怪传统有着共通之处。以兽迷亚文化为切入点,梳理不同时期志怪作品中拟人化动物形象从“自发”到“自觉”再到“成熟总结”的发展历程,并对当代传统志怪文化的再发掘和兽迷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近年来,以“锦鲤祈愿”为典型表征的网络祈愿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掀起参与热潮,成为一种颇具代表性的青年亚文化现象。文章在亚文化理论视域下,对网络祈愿现象的亚文化本质进行揭示,分析这种网络亚文化实践背后大学生主体的动因逻辑,并在对这一现象的理性审视的基础上,提出引导策略。作为青年网络亚文化中的一种新景观,网络祈愿现象是符码统治下的意义赋予,具有鲜明的风格化特征;是仪式消解后的日常游戏,呈现出抵抗性的特点
期刊
<正>赤潮澎湃晓霞飞动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远东古国四万万同胞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猛攻猛攻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丛奋勇奋勇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何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从今后福音遍被天下文明只待共产大同看光华万丈涌作品赏析:《赤潮曲》是瞿秋白作词作曲的一首歌曲,发表于1923年《新青年》季刊第一期。当时,瞿秋白刚刚从莫斯科回到祖国,思想激越,对无产阶级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