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4月上旬,继中央电视台一套之后,很多电视台在热播电视剧《乡村爱情2》,剧中那些个性鲜明的普通人物成了令人关注的焦点,饰演淳朴村姑“谢大脚”的于月仙也一“脚”成名。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于月仙长相漂亮洋气,而且她真实的爱情和饰演的“乡村爱情”反差很大,颇具浪漫感和文化味呢!
工作的掩护下,爱情之花悄悄萌芽
于月仙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市一个工人家庭,她是长女,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她的表姐和表哥个个能歌善舞,都在艺术团当演员。于月仙从小就希望能走上舞台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却因为爸爸的反对而放弃梦想。1992年,在表姐马丽娟和姐夫赵本山的影响下,于月仙经过艰苦自学,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开学不久,老师要求选两个班长,一个管女生的班长,一个管男生的班长。于月仙当选为女班长,男生班长名叫张学松。张学松阳光,帅气,为人实在。选举结束,她向他嫣然一笑,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张学松开心地对于月仙说:“看来我们不仅是同学,还是同事了。要不,我们去庆祝一下?我请你的客!”于月仙幽默地说:“好啊!本仙赏光!”
两人一起去外面小胡同的饭馆吃饭。聊到考试的经过,于月仙泪光闪闪:“我能考上,真不容易。我虽然从小就爱好唱歌跳舞,但我父亲坚决反对。小时候,我是自作主张,偷偷跑去少年宫学跳舞。”张学松哈哈大笑:“看来你是个倔女孩啊!”
于月仙认真地说:“我还真是有点倔!后来我报考中戏,我工作的那所中专学校将我的专业成绩通知书扣压了。领导说:你要考学就去做门卫!我说:我就做门卫!这事在学校引起轰动,我被戏称为‘美女门卫’。我每天收发报纸信件、烧开水送开水,完事后就复习文化课。一位领导发现后,气呼呼地将我的书抢过去摔在地上,我默默地将书捡起来。领导再一次把书摔在地上,我忍着泪,还是默不作声地将书拾起来放进抽屉。终于,领导叹口气,转身走了……”说到这一段,于月仙忍不住开心笑起来。张学松一脸敬佩地看着她:“你表面看起来很柔弱,其实内心好顽强,上进!我喜欢强者,总是在征服,在挑战。”
有一天,他们排演一个小品。于月仙饰演一个老奶奶,把老奶奶的动作、神韵演得很到位。在同学们的一片掌声中,张学松却对她说:“我觉得你还应该琢磨一下,这个老人在说话的语气风格上有没有更独特的东西?其实,演员和作家是一样的,都需要创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就是从生活中提炼挖掘出独特的‘那一个’,既有生活中人物的共性,同时又要独具鲜明的个性,这个人物才会活起来。如果她的语言和别的老奶奶的语言风格一样,那就不鲜活,不会吸引人。你觉得呢?”于月仙脸上虽有一丝尴尬,心里却不得不服:“他怎么能思考得这么深呢?看来他就是比我高啊!”
晚上,张学松约于月仙出去走走。昏黄的路灯下,张学松低声地问:“白天我给你泼了冷水,你没生我的气吧?”于月仙说:“没有啊!我还要谢你呢!”
突然,张学松站住了,认真地说:“小仙!你闭上眼,我有一件东西要送给你,回去后再打开看,好吗?”说着,他将一个小盒子塞进于月仙手中。
回宿舍后,于月仙迫不及待地将盒子打开,只见里面有一只精美的音乐盒,旁边一张彩纸上写着:“尼采说:我思故我在。可学松说:我爱故我在!音乐盒送给最美丽的仙女!请仔细聆听,那是学松心里的声音!”随即,邓丽君婉约如天籁的歌声轻轻响起:“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
于月仙一下子被张学松发出的丘比特之箭射中了。两个艺术青年就这样走进了甜美的爱情中。
拼搏中有时会擦肩而过,心却紧紧相守
1996年,于月仙和张学松从中戏毕业。为了能在一起,他们一起进了天津人民艺术剧院。2000年,于月仙和张学松好不容易攒下了5万元钱准备结婚。这时,于月仙的父母突然打电话给她:“你弟弟得了重病,送进了医院,需要钱治疗!”张学松立即让于月仙带着钱赶回家。可是,尽管用了很多好药,钱也花了许多,她弟弟的病还是不见好转。张学松怕于月仙有心理负担,安慰她说:“钱的事你不用急,只要能治好弟弟的病,那比什么都值!”张学松每天查找相关医疗信息,联系医院。终于有一天,张学松在一份报纸的中缝看到了一家比较理想的专科医院,于是将于月仙的弟弟转院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于月仙弟弟的病渐渐好了,但这时因为给弟弟治病,他们欠了很多外债。于月仙过意不去,说:“你看,为我弟弟的病,钱都花光了,结婚的事……”张学松紧紧地握住她的手说:“没事,钱可以再挣,结婚也可以简单一点,但你弟弟的生命却只有一次。”于月仙的眼里闪出了泪光……
2001年,他们简单地举行了婚礼。这一年,他们的事业发展也顺利。张学松主演了话剧《贵妇还乡》,经常到处演出。于月仙主演的《为你喝彩》也获得了很大成功。但由于没有太大的突破,他们依然感到郁闷。于月仙羡慕地说:“我这辈子要是能像我姐夫赵本山那样,有一个角色产生影响,那也好啊!”
张学松说:“对,你姐夫不是在拍电视剧吗?要不,让他带带你?”
于月仙却坚决地说:“那不是我的性格!我一定要自己干出点样子,让他觉得我不错,适合演他的戏才行。我不会求他带着我,让我沾他的光。”张学松又一次对爱妻的倔犟刮目相看:“有志气!我相信你一定有那一天!”
其实,张学松比于月仙更焦急,一直也在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一天,他突然对于月仙说:“小仙,我想办一家文化公司,从事一些与演艺有关的活动。现在一个朋友已经有电视剧本,是反映演艺圈明星的情感纠葛的电视剧,我当导演。我想请你演其中一个女主角。”于月仙高兴地搂住他的脖子转了起来:“好啊!老公,太好了!”
很快,张学松和几个朋友办起了文化传播公司,拍了电视剧《谁为我心动》。于月仙在里面演一个女主角。拍摄时,夫妻俩共同探讨剧本,分析角色,于月仙在表演上也常常和丈夫的想法不谋而合。不久,电视剧就在很多电视台播出,公司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两个人都忙于事业,在外奔波,但爱情却随着相思越来越深厚。一次,他们有几个月没见,于月仙好不容易休假回家,张学松却在北京出差。正郁闷时,丈夫打电话说已坐上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了:“小仙,我马上就可以看到你了!”张学松的声音温情而又兴奋,于月仙也十分激动。
谁知电话刚一放下,她就接到剧组通知,让她马上赶到北京拍戏。于月仙不忍心立刻把这个戏剧性的消息告诉丈夫,直到上了火车才拨通他的电话。她还没说话,张学松就体贴地说:“你不用接我,我一会儿就到了。”于月仙哽咽地说:“我又要拍戏去了……是去北京……”
张学松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那你注意身体吧,过几天我去看你。我想你!”于月仙站在车窗边,突然,对面一列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呼啸而过。于月仙下意识地问:“你到哪里了?”张学松说:“到杨村了!”她再一看,自己坐的火车也正经过杨村。那一刻,于月仙知道,她和丈夫正巧擦肩而过,她的泪水立刻流了出来。
尽管结婚多年,张学松对爱妻的那份浪漫温情依然没变。2004年,于月仙在青海拍戏。想念妻子的张学松抽时间去探班,正好赶上妻子的生日,他想给妻子送花,可那里没有花卖,他想,那就做几个菜吧。他逛到一家菜市场,突然眼前一亮:那些刚从南方空运来的丝瓜,每一根头上都顶着一朵大大的美丽的黄花呢!似乎露水还没干的样子。他买了好多根,小心翼翼地举着回去,一根根互靠着立起来架在桌上。于月仙一进来,他得意地笑着说:“看看你老公给你送的花,漂亮吗?而且还可以吃呢!祝你生日快乐!”
工作的掩护下,爱情之花悄悄萌芽
于月仙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市一个工人家庭,她是长女,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她的表姐和表哥个个能歌善舞,都在艺术团当演员。于月仙从小就希望能走上舞台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却因为爸爸的反对而放弃梦想。1992年,在表姐马丽娟和姐夫赵本山的影响下,于月仙经过艰苦自学,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开学不久,老师要求选两个班长,一个管女生的班长,一个管男生的班长。于月仙当选为女班长,男生班长名叫张学松。张学松阳光,帅气,为人实在。选举结束,她向他嫣然一笑,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张学松开心地对于月仙说:“看来我们不仅是同学,还是同事了。要不,我们去庆祝一下?我请你的客!”于月仙幽默地说:“好啊!本仙赏光!”
两人一起去外面小胡同的饭馆吃饭。聊到考试的经过,于月仙泪光闪闪:“我能考上,真不容易。我虽然从小就爱好唱歌跳舞,但我父亲坚决反对。小时候,我是自作主张,偷偷跑去少年宫学跳舞。”张学松哈哈大笑:“看来你是个倔女孩啊!”
于月仙认真地说:“我还真是有点倔!后来我报考中戏,我工作的那所中专学校将我的专业成绩通知书扣压了。领导说:你要考学就去做门卫!我说:我就做门卫!这事在学校引起轰动,我被戏称为‘美女门卫’。我每天收发报纸信件、烧开水送开水,完事后就复习文化课。一位领导发现后,气呼呼地将我的书抢过去摔在地上,我默默地将书捡起来。领导再一次把书摔在地上,我忍着泪,还是默不作声地将书拾起来放进抽屉。终于,领导叹口气,转身走了……”说到这一段,于月仙忍不住开心笑起来。张学松一脸敬佩地看着她:“你表面看起来很柔弱,其实内心好顽强,上进!我喜欢强者,总是在征服,在挑战。”
有一天,他们排演一个小品。于月仙饰演一个老奶奶,把老奶奶的动作、神韵演得很到位。在同学们的一片掌声中,张学松却对她说:“我觉得你还应该琢磨一下,这个老人在说话的语气风格上有没有更独特的东西?其实,演员和作家是一样的,都需要创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就是从生活中提炼挖掘出独特的‘那一个’,既有生活中人物的共性,同时又要独具鲜明的个性,这个人物才会活起来。如果她的语言和别的老奶奶的语言风格一样,那就不鲜活,不会吸引人。你觉得呢?”于月仙脸上虽有一丝尴尬,心里却不得不服:“他怎么能思考得这么深呢?看来他就是比我高啊!”
晚上,张学松约于月仙出去走走。昏黄的路灯下,张学松低声地问:“白天我给你泼了冷水,你没生我的气吧?”于月仙说:“没有啊!我还要谢你呢!”
突然,张学松站住了,认真地说:“小仙!你闭上眼,我有一件东西要送给你,回去后再打开看,好吗?”说着,他将一个小盒子塞进于月仙手中。
回宿舍后,于月仙迫不及待地将盒子打开,只见里面有一只精美的音乐盒,旁边一张彩纸上写着:“尼采说:我思故我在。可学松说:我爱故我在!音乐盒送给最美丽的仙女!请仔细聆听,那是学松心里的声音!”随即,邓丽君婉约如天籁的歌声轻轻响起:“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
于月仙一下子被张学松发出的丘比特之箭射中了。两个艺术青年就这样走进了甜美的爱情中。
拼搏中有时会擦肩而过,心却紧紧相守
1996年,于月仙和张学松从中戏毕业。为了能在一起,他们一起进了天津人民艺术剧院。2000年,于月仙和张学松好不容易攒下了5万元钱准备结婚。这时,于月仙的父母突然打电话给她:“你弟弟得了重病,送进了医院,需要钱治疗!”张学松立即让于月仙带着钱赶回家。可是,尽管用了很多好药,钱也花了许多,她弟弟的病还是不见好转。张学松怕于月仙有心理负担,安慰她说:“钱的事你不用急,只要能治好弟弟的病,那比什么都值!”张学松每天查找相关医疗信息,联系医院。终于有一天,张学松在一份报纸的中缝看到了一家比较理想的专科医院,于是将于月仙的弟弟转院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于月仙弟弟的病渐渐好了,但这时因为给弟弟治病,他们欠了很多外债。于月仙过意不去,说:“你看,为我弟弟的病,钱都花光了,结婚的事……”张学松紧紧地握住她的手说:“没事,钱可以再挣,结婚也可以简单一点,但你弟弟的生命却只有一次。”于月仙的眼里闪出了泪光……
2001年,他们简单地举行了婚礼。这一年,他们的事业发展也顺利。张学松主演了话剧《贵妇还乡》,经常到处演出。于月仙主演的《为你喝彩》也获得了很大成功。但由于没有太大的突破,他们依然感到郁闷。于月仙羡慕地说:“我这辈子要是能像我姐夫赵本山那样,有一个角色产生影响,那也好啊!”
张学松说:“对,你姐夫不是在拍电视剧吗?要不,让他带带你?”
于月仙却坚决地说:“那不是我的性格!我一定要自己干出点样子,让他觉得我不错,适合演他的戏才行。我不会求他带着我,让我沾他的光。”张学松又一次对爱妻的倔犟刮目相看:“有志气!我相信你一定有那一天!”
其实,张学松比于月仙更焦急,一直也在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一天,他突然对于月仙说:“小仙,我想办一家文化公司,从事一些与演艺有关的活动。现在一个朋友已经有电视剧本,是反映演艺圈明星的情感纠葛的电视剧,我当导演。我想请你演其中一个女主角。”于月仙高兴地搂住他的脖子转了起来:“好啊!老公,太好了!”
很快,张学松和几个朋友办起了文化传播公司,拍了电视剧《谁为我心动》。于月仙在里面演一个女主角。拍摄时,夫妻俩共同探讨剧本,分析角色,于月仙在表演上也常常和丈夫的想法不谋而合。不久,电视剧就在很多电视台播出,公司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两个人都忙于事业,在外奔波,但爱情却随着相思越来越深厚。一次,他们有几个月没见,于月仙好不容易休假回家,张学松却在北京出差。正郁闷时,丈夫打电话说已坐上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了:“小仙,我马上就可以看到你了!”张学松的声音温情而又兴奋,于月仙也十分激动。
谁知电话刚一放下,她就接到剧组通知,让她马上赶到北京拍戏。于月仙不忍心立刻把这个戏剧性的消息告诉丈夫,直到上了火车才拨通他的电话。她还没说话,张学松就体贴地说:“你不用接我,我一会儿就到了。”于月仙哽咽地说:“我又要拍戏去了……是去北京……”
张学松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那你注意身体吧,过几天我去看你。我想你!”于月仙站在车窗边,突然,对面一列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呼啸而过。于月仙下意识地问:“你到哪里了?”张学松说:“到杨村了!”她再一看,自己坐的火车也正经过杨村。那一刻,于月仙知道,她和丈夫正巧擦肩而过,她的泪水立刻流了出来。
尽管结婚多年,张学松对爱妻的那份浪漫温情依然没变。2004年,于月仙在青海拍戏。想念妻子的张学松抽时间去探班,正好赶上妻子的生日,他想给妻子送花,可那里没有花卖,他想,那就做几个菜吧。他逛到一家菜市场,突然眼前一亮:那些刚从南方空运来的丝瓜,每一根头上都顶着一朵大大的美丽的黄花呢!似乎露水还没干的样子。他买了好多根,小心翼翼地举着回去,一根根互靠着立起来架在桌上。于月仙一进来,他得意地笑着说:“看看你老公给你送的花,漂亮吗?而且还可以吃呢!祝你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