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教育与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文化历经漫长的历史演变成为照亮中华民族的文明之火,经由岁月的严苛洗礼,不断蜕变、积累,形成文化的宝贵结晶展现在我们面前。高中政治课堂是学术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一门学科,为新一代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未来立足社会的根本,充分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此发扬自身专长,让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教学 政治教学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4.028
  一、当前政治学科教学形势与传统文化
  1.目前政治学科教学形势
  时局如风云,诡谲难辨的国际政治环境、外来文化的不断流入、新兴产业颠覆传统认知、网络教育的不断兴起,这些都是对当前青少年思想和政治教学的巨大冲击。秉持中华传统理念,以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入当前政治教学。通过传统文化引导,进行政治教学的深入研究,循序渐进,不仅巩固了文化变革带来的冲击,更能发扬传统文化在政治教学中的长处。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漫长的历史累积,其无比丰硕的底蕴,是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保证,是对广大学子精神文化的有效保护。通过传统文化引导,进行政治教学的深入研究,循序渐进,不仅巩固了文化变革带来的冲击,更能发扬传统文化在政治教学中的长处。
  2.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神思想文化极为关键。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各家学术百花齐放,暗合当今政治学术。其中孔孟儒家讲究“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注重教育教化,以品德树立国家之根本;道家老子遵循“清静无为”“无为而治”,深合泱泱大国胸襟,对礼仪文化教条有着深远影响;孙子兵家主张“慎战”,以兵法战术为基础理论,联系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如此先进卓越的思想放在当今社会,也是无可争议的经典理论。由此可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实力的沉淀,对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的品德树立和精神观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广覆盖性和多元化发展,丰富的趣味性文化知识,可以在教学中引发学生足够的学习热忱,通过文化引导,深入探究政治课程,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当代教学模式。迈入21世纪中国,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政治文化巩固和传统文化发展的摇篮。
  二、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中政治教育的路径
  1.政治学历程与传统文化的渊源
  政治学的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子,早在商周时期,神权政治思想统治社会。西周后期学者提出的政治理论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得以延续,诸子百家争鸣,以仁治国,以德治学的儒家思想成为时代的主流文化,而这一思想直接横贯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系统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将传统历史文化发扬光大,融入教育体系,是每一位教书育人者的责任和使命。
  2.政治课与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作用
  政治课教学以德育为主体,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料将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输送给学生,是政治课的主要授课方式。在学科文化间隔逐渐缩小的今天,传统文化成为学科之间的纽带,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自古流传来的利益道德,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标杆。以传统文化渗入政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全面性给加强学生道德思想建設保驾护航,同时,经过政治教学的传输,一些逐渐遗失的传统文化也将在这一过程中逆袭,逐渐绽放应有的光芒。
  总之,政治学科是树立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根本学科,是文化成长的基石,政治学的思想教育引导决定了学生未来的精神文化涵养。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是引导学生理解共鸣的关键。将传统文化渗入政治教学, 使文化教学和思想政治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赵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思政教育》,《人民论坛》2019年第24期。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个人成功优秀的背后,是其具备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所以,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同教授文化知识相比显得更为重要。在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从文明礼仪、人身安全、学习和阅读、生活和勤俭节约等方面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健康发展。  关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每一位同胞的精神财富,在当下的时代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开始鼓励教师将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课堂教育。数学教学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全新的色彩,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将围绕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展开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 数学教学 渗透
在现代教育的大环境下,初中语文教育必须要渗透传统文化,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发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时间检验而流传下来的对人类生活有指导意义的材料,其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与语文学科的学习有相通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开展,第一是挖掘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素材,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二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传
期刊
摘 要: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初中语文课程中,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能有机结合阅读与写作,可将两者优势作用充分发挥,推进学生阅读水平与写作技能的稳步提升。同时,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更好地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出发,阐述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并探讨了具体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读写结合 DOI:10.12278
摘 要: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其丰富的底蕴是先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世界上有着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在数学科目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教学,将这些知识融入课堂,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拓宽教学思路,随着当前新课改的进行,教育越来越要求学生拥有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寻找我国
摘 要:伴随新课程改革政策的逐渐深入,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逐步得到改变,开始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也会从多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精神、思想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有较大的意义。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为例,探究将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五年级 数学教学 DOI:1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古诗词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文化理念和思想意识,还能推动幼儿心智、能力的全面发展,不断开阔幼儿的眼界、引导他们更加亲近自然。故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引入古诗词教育,能够进一步丰富幼儿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对于提升幼儿教育水平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此,文章在分析幼儿教育阶段古诗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古诗词教育对于幼儿发展重要意义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认知。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如何能够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考力、探索力,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与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文化 创造力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4.017  对于小学阶段的
摘 要:我国拥有悠久的发展和传承历史,将这些历史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灌注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在补充学生的知识储备之余,陶冶学生的性格情操,让学生获得充分全面的成长。因此将以数学教学为分析载体,以“文化自信”为教学理念,探讨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入传统文化,期望能通过课堂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从而获得身心上的充分发育。  关键词:渗透式教学 传统文化 数学学科
摘 要:古诗是我国文学发展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研究表明,学习古诗对于学前阶段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提升作用,它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陶冶孩子的情操,更能提升孩子们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传统的幼儿园古诗活动就是机械式的集体教学,很少把古诗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小环节中去,孩子们对古诗所表达的感情、内涵、意境难以理解,造成了古诗活动形式上的单调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