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制度改革的走向及其难点分析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gu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制度改革何去何从,牵动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敏感神经,特别是在家长对小孩受教育的期望值普遍提高而优质教育资源又十分短缺的现实条件下,中考制度改革的一举一动,关乎千万孩子的命运和无数家长的喜怒哀乐,也关系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无论如何,中考制度改革必须推进。那么,中考制度改革究竟走向何处,其难点又是什么呢?
  中考制度改革主要包括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结果处理、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考试管理五个方面。经过这些年的探索,迄今,中考制度改革已经有了明确的风向标,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有关文件已勾画出中考制度改革的基本蓝图。主要是:(见图表)
  从上述三个文件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制度改革,始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充实于《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完善于《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一发展脉络昭示了我国中考制度改革的基本走向:在考试内容上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转向方式多样、灵活开放;考试结果处理不以中考成绩给地区、学校、学生排队并公布名次;在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方面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在考试管理上加强制度(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和评估监控制度)建设,体现公平、公正、公开。
  我们看到,尽管中考制度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大政方针政策已定,但在实践中真正落到实处却并非易事。主要表现为:
  1.在考试内容的检测上,如何正确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仍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从理论上讲,考生知识面的宽窄、知识量的大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层次和水平,是可以通过科学的试题准确测试的。问题是,我们的测试工具(试题)能否达到这一要求,即试题的信度和效度如何。就目前来看,中考命题往往受制于命题者自身的兴趣爱好、个人专长、知识视野、能力特质和教育理念,考试往往打上了命题者个人的烙印,反映了命题者的喜怒哀乐。一些考试命题“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现象并不少见,试题能否准确测试考生的实际学习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往往带有或强或弱的投机色彩。在中考备考中,一些学校和教师针对命题者的癖好猜题押宝或唯命题者马首是瞻就是明证。这一方面不适当地强化了命题者的权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考命题的科学性亟待加强。我们还看到,迄今的中考,知识的检测远大于能力的考查,这源于知识的考查相对容易,而对能力的考查却并非易事。那种期望通过一份试卷就能准确测试学生的某些能力和素质的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因此,中考命题的能力立意如何体现,仍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课题。另外,就算试题本身相对科学,但掌握评判大权的评卷者,有时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大相径庭,中考作文就常出现评分相距悬殊的现象,这往往让部分考生“讨好”或“吃亏”,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考试的客观、公正性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2.灵活多样、动态开放的考试方式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的难度太大。自隋唐实行科举制度以来,在各类考试中,笔试从来占统治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方法当然是必要的,问题是采用多样化的考试方式谈何容易。“听力测试”“口试”“实验操作”等考试方式,往往需要充分的时间及大量的人力、物力作后盾,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保证考试结果的客观公正。更要命的是,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并不是必然带来检测手段的科学化,或者说,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并不一定使考试更能准确反映学生本来的素质状态。更何况,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没有办法通过某种考试方式加以准确测试和评分的。因此,在推进考试多样性的时候,必须首先考虑所采用的考试方式是否更有效、更科学、更能达成考试目标。
  3.反对按中考成绩排队排名,暗含了对中考成绩相对有效性的否定。考试结果的差异性必然产生名次,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一场考试过后,考生的名次、学校的名次客观上摆在哪儿,只是现在人为的不许“安民告示”而已。如果说不许排名排队是为了保护学生、学校的隐私,那么,社会上对状元之类大肆渲染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呢?谁都知道,在命题相对科学、不存在集体舞弊的前提下,中考名次的差异,是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反映,这种差异的存在,促进了学校间教学质量的竞争,这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无疑是有益的。还要看到,即使不许排队排名,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大家心知肚明,在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实条件下,谁也阻挡不了家长削尖了脑袋将小孩送进重点中学的大门。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家长,都希望并竭尽所能让自己的小孩享受优质教育,这就是残酷的教育现实。
  4.跨越分数这道坎的高中招生,其公正性将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中考改革要求普通高中招生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提供以等级形式呈现的普通高中录取用的学业成绩,等级数和等级标准依据考试结果和优质高中资源实际确定。这就意味着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不再是分数而是等级,而等级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如果说等级是由“优质高中”的招生数量来确定的,那么,在谁更有资格跨进优质高中大门的问题上,还有比分数更平等的衡量尺度吗?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治”仍有广泛市场、权利仍有神奇魔力、金钱可以收买良知的今天,除了以分数为杠杆,恐怕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更能保证高中录取的客观、公正。从这个意义上讲,分数本身没有什么罪过,只要分数建立在科学检测的基础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程度与能力水平,“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就无可厚非,我们只是反对简单的以总分论英雄的价值取向。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突破“分数在学生升学中的主宰”地位,是中考制度改革的难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必须审慎对待,切不可操之过急。
  5.杜绝中考腐败现象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对中考纪律三令五申,但中考中的腐败现象仍时有耳闻。从一定意义上说,只要优质高中资源严重不足,供小于求,就会有人铤而走险。
  由此看来,中考制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不论多么敏感和艰难,我们还是要一点点的积累,一步步的推进!
  
  (作者单位:湖北荆州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案例]“特别”任务初春四月的一早,政教处H主任刚踏进办公室,电话铃响起,清脆、紧促而催人。“清你马上到校长室来一下。”主任放下电话,一边将桌上的资料整理好,一边心想:这一大
葡萄种植是个精细活。要想获得优质高产,我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挖定植沟。山地葡萄园,定植沟一般深、宽均为1米。开挖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开放置,然后回填土。回填时先
《大理日报》11月21日刊登陈应国的文章说,距祥云县城50余公里的米甸镇寄宿制小学,面向7个山区村委会招生,生源服务半径约30公里,覆盖2万多人口,是全镇唯一的一所全寄宿制学校。
走出“提高时效”的怪圈:    提高时效,是众人追求的目标和执著的行为。提高时效,就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就能在充分利用的互动中承继性开发出新的资源。但提高时效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统筹安排,是最常用的一个提高时效的好策略,但统筹而低效的“欺人和自欺”的滑稽剧却常演不衰。课堂上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自去思考、讨论拟定的问题,然后各组代表发表看法,小组间再互评。这样的统筹,看起来学生互动起来
目的研究制定中国新生儿体重/头围比和身长/头围比的生长参照标准及曲线,为全面评价新生儿出生时的体格生长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哈尔滨、西
一、病害防治1.根腐病和茎腐病。(1)病因。这两种病是由细菌、真菌、线虫等引起的植物病害。发病原因主要是田间湿度大或积水多,气温高及根、茎部受损,遭受病源物感染所致。(2)病
本文对手柄注射模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探讨,着重对该模的二次侧抽芯方法进行探究,巧妙地解决了塑料制品侧凹中有侧孔的二次侧向抽芯的关键问题,达到优化模具设计,提高经济效益
6年前,我28岁,正赶上教育上的“四制”改革,通过竞聘上岗,我成了这个城市中最年轻的校长。我年轻,有活力,有闯劲,有思路,这些都为我在学校工作中做出一番成就造就了有利条件。我工作做得得心应手。那是个规模不大的小学校,可是在我的带领下走特色办学的路子,很快在全市小有名气。  由于工作表现出色,三年一届任职期满后我被调到一个规模大得多的学校任校长。我工作很努力,在原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提高,学
人都是有尊严的,而且人都在不同程度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尊严。中小学校长又怎能例外?更何况这些校长,居于学校核心领导地位,就更加存平自己的尊严了。作为一校之长,怎样去追求和维
一、选地整地1.选地。重楼喜遮阴潮湿、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林下栽培要选择上层林木较好的缓坡地或日照较短的荫坡林地,以土壤质地疏松、保水性较强的夜潮土、灰泡土、腐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