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壳基废料的微波炭化制备及其性能

来源 :化学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v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棉产业废弃物棉花壳利用的附加值,以KOH为活化剂,微波热解制备出棉花壳基活性炭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化学浸渍比、微波功率、辐照时间对棉花壳废料的碳产率及其产品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以亚甲基蓝为吸附质定量分析棉花壳基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分别采用准一阶、二阶和Elovich方程拟合吸附动力学方程,揭示棉花壳基活性炭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浸渍比为1.5、微波功率为600 W、辐照时间为6 min,制备的棉花壳基活性炭性能最佳,其对亚甲基蓝单层吸附量为408.21 mg/g,BET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分别为
其他文献
在含能硝胺类化合物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高盐度高毒性废水,无法采用传统的生物法直接处理。因此采用紫外光化与Fenton催化氧化进行预处理,对实际生产废水中的硝胺化合物先进行初步分解,然后将出水进入膜生物反应器,并筛选了六株高耐盐降解细菌与两株高耐盐降解真菌作为降解菌进行复合,最终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由研究结果可知,Fenton催化氧化的最佳条件为:n(H2O2)∶n(COD)=2.5∶1,n(H2O2)∶n(Fe
以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选取典型的野生动物保护公益广告隐喻进行个案解析,探索该语类中多模态隐喻意义构建过程。研究表明在野生动物保护公益广告中,主要通过颜色,文字和图像协同参与多模态隐喻意义构建,而概念整合理论通过整合模型能够更有力的阐释多模态隐喻意义的动态构建。
煤焦与CO2的气化反应是评价煤种气化反应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分别在自主设计的一套微型喷动床反应装置和热重分析仪上采用等温和非等温的方法对煤焦-CO2气化反应动力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神华焦和大雁焦CO2气化反应符合混合反应模型,其采用非等温分析方法由Coats-Redfern近似函数和Doyle近似函数得到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73.73—193.96 kJ/mol和154.07—173.02 kJ/mol,二者的指前因子数量级均在106—1
文化IP是所在地发展旅游产业的无形资产,也是文创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资源.从黄鹤楼文化IP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鲜明地域特性和深厚人文情怀角度入手,探讨优化黄鹤楼文
民居中的厅堂是家庭的核心,在民居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厅堂空间的概念入手,研究清代民居厅堂空间的基本类型,以轴对称形式为布局的空间划分,以及扮演着空间道具的家具与陈设,进而探究其背后独特的空间内涵。
一直以来,人们对化工产品的设计普遍认知都是停留在造型以及外观上的设计方面。对于产品的创新设计也往往认为形态有所变化就算做创新。理论上来将,现代的产品创新设计应当算作是一个较为边缘的学科,涉及到的方面交广,包括材料、加工、工程工艺、模具、物理甚至是化学。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求设计师充分了解产品的含义,更要掌握产品的具体成分,是否符合人机工程学,对产品的营销以及售后等服务内容知识充分掌握。在设计的过程中,同样也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具体心理,结合消费心理学以及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并且结合人文哲理,设计出更加符合人性,更加
文旅特色小镇作为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核心旅游产业,不仅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而且对地域文脉的发扬传承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千镇一面、照搬抄袭等问题。从符号学角度出发,运用皮尔斯符号三分法对地域性传统徽派建筑进行研究,充分挖掘徽派建筑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将徽派建筑符号转化并实践于文旅特色小镇的营造设计中,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
从图形背景理论的角度,结合图形背景理论在句法分析中的应用,分析出了《山居秋暝》原诗中的图形与背景关系,并对四个英译本中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古诗词翻译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许渊冲的译本与原诗的图形背景最吻合,翻译得最好,杨译与谢译次之,Witter Bynner与原诗的图形背景出入较大。
为探索浓度及温度对水煤浆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文中研究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水煤浆,在不同温度下采用旋转可视化流变仪开展了流变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宾汉模型用于表征水煤浆流变特性,适用性高,模型简单。水煤浆的表观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表现为假塑性流体特征。同时,随着水煤浆浓度的提升,表观黏度逐渐增加,而随着温度的增加,低浓度下水煤浆表观黏度一直降低,而高浓度下水煤浆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根据宾汉模型中屈服应力和宾汉塑性黏度随水煤浆浓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幂律关系和Guzman-Andrade公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载体,是化学课程发展的基础,能够丰富化学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化学实验研究教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基于学科意识提升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本文就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一书入手,探究教学工作的新突破,争取从教学理念的更新入手,完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强化课堂效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水平。《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一书共有七个章节,从化学实验就学研究概述入手,详细介绍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方法、创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