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冬季路亚黑鱼的技巧

来源 :垂钓·路亚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的确,黑鱼到了冬季是有一段摄食休眠期的,也就是所谓的冬眠。但是,大家千万别忘了黑鱼本身的身体构造特点:第一,黑鱼有几套呼吸系统,鳃是最差的,基本不起作用,估计也就是冬眠时用用。鳔是黑鱼的另一个重要的呼吸系统。它们的鳔很发达,几乎是从腹部延伸到尾部,而且它们的口腔上面还布满了毛细血管,所以我们经常能见到黑鱼浮出水面换气,含一口新鲜空气又潜下去,半小时之后再上来一次。这就说明黑鱼还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第二,黑鱼在冬季的摄食休眠期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当冬季气温上升到一定温度时,水温也随之上升,而黑鱼是冷血动物,对水温的变化感知非常敏锐。一旦它们感知到水温的变化,就会从水底泥土中钻出,朝着水温高的地方游去,这正是南方钓友常看到的黑鱼晒太陽的现象。当黑鱼的体温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又开始活跃,这个时候如果把食物丢到它们嘴边,你说它们会不会咬?
  一、冬路黑鱼的成功案例
  本人每年的第一条黑鱼都是在1月成功路获,今年也不例外。1月末的一个晚上,我到之前经常中鱼的一个钓点——铁塔作钓。这座铁塔原来建在水中,突出于岸。当初建塔时,为防止水浪冲击塔基,工人们用沙袋一圈一圈地将塔基防护起来,防护堤一直深入水底。但经过多年的风吹浪打,塔基还是受到严重的损坏,几乎要被掏空了。于是,到了2016年,电力部门为了防患于未然,重新在岸上建了座塔,老塔便不再使用了,直接推倒入水。这个倒在水中的铁架子成为了一个绝佳的“人工鱼礁”。那天晚上,我转到这个钓点时,使用铅头钩卷尾钓组作钓探得水下有咬口,但是总刺不中。我估计是因为晚上气温低,鱼咬口太轻,所以放弃了当晚的作钓计划。冬季作钓,如果标点内有鱼,一般不会很快游走,于是我查了查第二天中午的气温,一看气温上升到9℃左右,猜想那个点的鱼如果没走的话,有可能还能路获它。于是,我在第二天中午接着到此点作钓。
  我于中午12点半到达钓点,挂上铅头钩卷尾钓组后直接搜底。此钓点的远侧倒是不挂饵,就是脚下的沙袋很容易挂饵,但正是这些呈梯状延伸入水的沙袋下方最容易藏鱼。若想有理想的收获,就必须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果不其然,我作钓不到5分钟,就挂丢了两个铅头钩。损失两套钓组之后,我接着用余下的铅头钩卷尾作钓,在一次拖饵至脚下但还未出水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一个轻微的咬口,但是扬竿未中。因为我当时担心挂饵,所以当我将饵收至脚下时本能地加快了收线速度,这可能是导致跑口的直接原因。有鱼上来咬钩是好事,说明这里的鱼还没走。于是我改变作钓方法,转攻铁架子中间的水域。我伸长手臂将钓竿伸直,然后将饵垂直放入水中让其沉底。感觉钓组到底后,我将其提起一点,然后左右缓慢移动竿子。移着移着,我突然移不动了,当时还以为又挂底了,我直接抽了一下竿子,没想到有顿感传来。难道是中鱼了?我快速摇动纺车轮,紧接着猛一抬竿将钓组迅速拉离铁架区。拉起来一看,嘿嘿——2017年的第一条黑鱼成功上岸!我最开始还以为是红尾在水下作案,因为只有红尾才会对拟饵紧追不放。但在中鱼之后,鱼在水下挣扎的力道明显和红尾不一样。这条黑鱼没有爆发力,也不到处乱窜,那是一种左右扭曲且带有翻滚的拉力。
  2017年的第一条黑鱼带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我接着用“平移钓法”在铁塔中间的水域展开作钓,大胆钓底并增大平移范围,没想到被水底的沙袋狠狠教训了一番。当饵盒中的铅头钩都挂完了,我便不敢在铁塔中间作钓了。而事实上挂丢几个钩之后,我大概知道这里已经没鱼了,于是收工结束了此次作钓。
  到了第三天,我一看中午的气温已经上升到12℃,于是再次出击,直奔铁塔这个点。到达点位后,我还是挂上铅头卷尾钓组展开作钓,手法上接着采用昨天的“平移钓法”,但还是挂丢了几个钩。看来铁架子里没有藏鱼,所以我转攻铁架子左侧。我将饵抛出10多米,待其沉底,然后缓慢收线拖饵在水底行进,还不时穿插几次小挑的动作。钓了10多分钟之后,由于起了点风,将我的PE线吹得挂到了铁架子上,我只好轻轻抖动竿尖,试图将线解脱出来。经过小小翼翼地挑动,线总算是解脱了,当我刚恢复收饵挑动的动作,突然又感觉收不动了。我习惯性地扬竿,没想到水下有拉力传来,又是那种左右扭曲的手感。我猜测中钩的又是一条黑鱼,而且手感相当重。此时我手中的竿子已经大弯,我一边往左侧撤,一边快速摇轮收线。因为中鱼点离铁架子太近了,所以我必须第一时间将鱼拖出来。好在冬天的鱼普遍没什么力气,这条鱼只挣扎了两下就被我拖出水面。我定睛一看,好大一条黑鱼!只见它的身体又粗又圆,足有半米多长,重量能有三四斤。
  经过两天中午的作钓,我成功路获两条黑鱼。记得我在2016年路获第一条黑鱼也是在1月,回想自己的多次路亚经历,我终于相信在冬季路亚黑鱼不是不可能,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只要善于观察,就完全可以在冬季路获黑鱼。
  二、冬季路黑体会
  我个人觉得在冬季路亚黑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如何找黑鱼。
  前面所说,冬季黑鱼都钻泥巴了,怎么能找到黑鱼呢?这确实是让不少钓友费解的事。我已经分析过了两点原因,那么要找到黑鱼大可以从这两点着手:一是黑鱼晒太阳。这是变温动物的一个特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久雨之后的大晴天,特别是中午时分到以前战斗过的雷场专门去找那些晒太阳的黑鱼。此时有的黑鱼甚至就躲在近岸处的枯水草边,有的干脆就大胆地暴露在浅水区的石头边。一般都是在向阳背风且水温上升比较快的水域中比较容易找到它们,而且这个时候它们会一动不动,完全陶醉在吸收阳光热量的快感当中,就算你把饵丢到它们嘴边,它们也无动于衷。第二点是黑鱼会换气。但是换气点没有第一点那么容易找,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冬天要找到换气的黑鱼,我一般会在连续几天大晴天的中午出去找。受气温和水温的影响,黑鱼渐渐有了活性之后会再次潜入水底,但它们终究是要起来换气。我们可以站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比如桥上)长时间观察水面。一方面我们自己也可以晒晒太阳,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有很好的视角看到黑鱼带着一身泥土上来换气。   当然,找黑鱼还有其他的办法。我们可以问问正在钓鱼的手竿钓友,这也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一般在南方冬季的晴好天气里,大家都会出来钓钓鱼,晒晒太阳。你只要拿着路亚竿一路走来,一路问过,如果有某位热心的钓友说看到黑鱼起来换气了,你大可在这里跟他闲聊一阵,同时细心地观察此处的水面。如果真有黑鱼,用不了半个小时就能看见。
  2.在什么时候出钓。
  找到黑鱼是前提,能找到黑鱼也是一种本事。但是找到黑鱼了,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能钓起来。冬季的黑鱼可不像夏秋两季那么猛。前文说了,即使你把饵丢到它们嘴边,它们也不一定会咬,有时干脆转个身就游走了,理都不理你的拟饵。这是什么原因呢?很简单,此时的黑鱼并不想捕食,而是在热身。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最佳出钓时机呢?我个人觉得大环境必须是久雨之后连续几天的大晴天,而且在大晴天的下午3点至5点这一时段出钓效果最佳。理由是冬季的气温变化较大,温度跨越10℃也很正常。可能前一段時间连续几天都是阴雨天,气温下降,黑鱼都钻进泥里保温去了;而后来如果出现大晴天,一天当中只有中午和下午的气温相对最高,选择在下午3点至5点出钓,黑鱼经过一上午的热身,活性会达到最高,加之久未进食,这个时候你再把食物丢到它们嘴边,我想钓获率要大得多。当然,我曾在冬天的晚上也路获过黑鱼,这更加能证明南方的黑鱼在冬季还是要进食的。
  3.用什么样的装备。
  提到打黑,很多人都会想到雷强装备,尤其是当今比较时髦的轻雷装备。因为国内大部分钓场都或多或少受到“电工”及环境的影响,所以轻雷装备的适用性就显得更为广泛。但是,雷强钓法在冬季的江南可是行不通的,最明显的结果就是黑鱼只跟不咬或转头走掉,而且这还是面对生口鱼的结果,在这之后任你各种挑逗,它们都不会上来追咬雷蛙。在冬季路亚黑鱼,我一般都是用普通的路亚竿,采用常规的路亚钓法。打过黑的钓友都知道,能看得见的黑鱼是比较难钓的,原因很简单,这个时候的黑鱼根本就不在捕食状态,所以才会出现把饵丢到它们嘴边都不咬的情况。真正处于捕食状态的黑鱼不可能让你看到它的身影,这是由黑鱼的本性决定的:黑鱼是一种伏击型鱼种,它们的捕食方式是典型的守株待兔。黑鱼喜欢躲在障碍区来隐藏自己,伺机攻击途经的小鱼、蛙类、虫类、鸟类甚至蛇类等一切活物。只要它们吞得下,就一定不会放过。但是在冬季,虽然黑鱼已经暖过身子,但其活性并不可能达到夏秋时那般旺盛。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用普通的路亚竿进行精细作钓。钓竿可以选择2.1米长的ML硬度中快调竿子,钓线可以采用1.2号8编PE线。我常用的装备是1.89米的独节直柄竿搭配1.5号的8编PE线,这也是根据自身的身高和个人喜好来搭配的。独节ML调路亚竿的竿身轻,腰力足,信号传递快,我个人使用起来极为顺手。另外,我比较看重钓线的质量,也就是说钓线的传导性一定要灵敏,要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对象鱼的攻击。当然,线体的强度也要过硬,要能对抗轻草区。因为冬季大部分浮草已经腐烂,所以很多重草区此时都变成了轻草区。其实钓具的选用不必太拘泥于理论,只要是自己用得顺手的装备就是好装备。
  4.用什么拟饵。
  拟饵是冬季路亚黑鱼的重中之重,在夏秋两季,由于黑鱼的活性极高,所以各种拟饵只要是抛到了标点,就有可能受到攻击。但是在冬季,黑鱼的活性并不高,所以我们在选饵时就要非常挑剔了。活饵是肯定有优势的,但那不属于路亚的范畴。在众多的拟饵当中,我最常用的就是铅头钩卷尾钓组或T尾钓组,再者就是曲柄钩无铅卷尾钓组或T尾钓组。这些钓组的入选理由是:基本适用于各种环境的钓场,只要将铅头钩用于亮水作钓,曲柄钩用于障碍区作钓即可。而卷尾和T尾软饵在冬季的适口性则尤为突出,因为卷尾和T尾在水中会呈现出轻柔的小幅摆动,逼真自然活似一条小泥鳅,特别适合鱼口小的时候使用。
  至于如何挑选合适的钩子及卷尾、T尾软饵,我个人觉得要把握好一个要点,那就是要轻。轻饵在水中的动作会更加柔和逼真,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轻饵抛不远。事实上,我在冬季多次路获黑鱼的标点都是在近岸处的结构区或障碍区中,所以饵的重量不是问题。铅头钩可以选择3.5克的(只要钩子重量在5克以下即可),钩长2.5厘米,钩门宽1厘米;曲柄钩也一样,可以选择钩长2.5厘米且钩门宽度在1厘米以下的。钩尖要锋利,用手摸钩尖时要有刮手的感觉,而且钩子的强度一定要过硬,经得起拉扯。卷尾或T尾软饵的长度要在5厘米以下,软饵的直径最好和筷子一般细,尾巴宽度要适中,当然饵体有诱鱼剂的软饵效果会更好。
  5.作钓的手法。
  在钓场内发现了黑鱼,出钓的时间点也选好了,装备也准备好了,可谓万事俱备了,接下来我们就要研究钓法了。
  俗话说:“用饵是关键,操作是灵魂。”只有人为精细地操作才能让拟饵活起来。只有准确地将饵抛到黑鱼嘴边,一次次都在黑鱼面前反复挑逗,才有可能诱发黑鱼的攻击欲望。我在作钓时常用的手法有以下几种:
  ①离底反复缓拖法。采用这种手法的前提是亮水区有黑鱼起来换气,然后又潜回水底。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条黑鱼就在换气点的下方,不会超出直径2米的圆周范围。此时我们应将拟饵抛过换气点三四米远,待饵沉底之后收紧余线并压低竿尖,然后再向上小抖一下。将竿尖慢慢抬到指向斜上方45°的位置时,我们就要慢慢摇轮收线。此时拟饵在水中的状态就是离底缓慢游动。由于铅头钩卷尾钓组本身的优势,我们在一次控饵过程中基本上可以不加其他手法。这种手法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操作手法,其优点是上手简单,只需要慢慢收线即可,而且鱼咬钩的信号十分清晰直观;其缺点是在不知道水下地形的情况下,很容易挂底。
  ②左右平移法。采用这种手法的前提是知道鱼就藏身在近岸处的障碍区里。黑鱼的习性决定了它们很多时候都藏身在近岸处的水草区或结构区里。当你经过此处时,水下突然传来“哗啦”一声,有时会把你吓上一跳。冬天也一样,黑鱼选准了位置起来晒太阳时,基本会一动不动。当它们的体温上升之后,便有了活性,此时它们不会离开这一片水域,而是就地藏起来对过往的猎物发动攻击。这时我们就可以轻手轻脚地靠过来,伸长手臂送出路亚竿,再把拟饵悄无声息地放入水底,然后提起来一点使其离开底部,再反复采用左移一下、右移一下的平移手法来回引逗。此钓法的优点是不用做抛投动作,不易惊鱼。但在作钓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安静,如果黑鱼的警惕性稍有提高就不那么容易上钩了。
  ③跳底法。这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法,其操作要领是将饵抛过标点四五米远,待饵沉底后,收紧余线,将竿尖上扬指向斜上方45°,然后向上挑竿尖。每次挑动的幅度不宜过大,挑动之后要静待拟饵重新沉底,如此反复操作即可。这样拟饵会在水底呈“N”字跳跃运动,通常咬口会出现在上挑的一瞬间或拟饵下落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咬口,我们必须大力抽竿以求钩子能顺利刺中鱼嘴。此手法的优势在于能把拟饵活化,刺激黑鱼的攻击欲望;缺点和离底缓拖法一样,在不知水下结构的情况下,很容易挂丢拟饵。
  正所谓钓无定法,路亚黑鱼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手法,我认为每一种手法都不是绝对的,都要根据当时的环境和鱼情去灵活应变。在冬季路亚黑鱼必须要有耐心,毕竟黑鱼的活性不是太高,所以在知道水下有鱼的情况下必须要慢慢磨,还有两个重点必须掌握:一是一定要钓底,二是一定要反复挑逗。
  我喜欢路亚,更为之疯狂。其实路亚就跟长跑一样,贵在坚持。在我国南方的冬季路亚黑鱼极具挑战性,收获也更加刺激。所以在南方的暖冬时节,我们大可到水边去转转,看看水情,问问鱼讯,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冬日里的那一份渔趣。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