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妙语连珠,哲思无限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z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凭着天才般的想象力,他牛刀初试,锋芒毕现,掀起了IT界暴风骤雨,成为人们关注焦点;借着丰厚的阅历,他妙语连珠,哲思无限,吹皱了高校“一池春水”,成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超级辅导员”。他,就是李开复,Google全球副总裁,一个受东西方文化影响深刻的华人。背负责任,带着自信,温文儒雅的李开复,频频亮相于各高校的演讲台上,用口才演绎人生智慧,用智慧启迪成长中的大学生。
   2005年7月,李开复离开微软,正式加盟到Google。这场看似简单的跳槽,不仅引发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诉讼,还引来了一场针对他的声势浩大的质疑:个人诚信的丧失,因为李开复曾经作出“微软将是我服务的最后一个公司”的承诺。
   面对一些人的“口诛笔伐”,李开复并没有过多的辩白,而是给听众讲述了5岁时改变他一生的一个小故事:
  “当时我还在幼儿园读书,发觉课程都太简单,于是有一天回到家,郑重其事地向父母提出要去读小学。我从来没向父母提出这么重大的要求,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就跟父母说了自己想跳级的想法。本想父母要是反对的话,那也就算了。
   出乎意料的是,父母并没有一口回绝,而是问我为什么要去读小学。当我向父母说出自己的理由,父母告诉我,要真的想去读,就去参加考试,通过了考试就让我去。最终,我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提前读了小学。
   一个5岁的孩子,父母让他觉得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别人所控制,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追随自己的心,这对于我一生影响深远。
   我想当初我所说的是如果没有遇到更有影响力的公司,那微软可能将是我所最后服务的一个公司。微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公司,但Google更让我震撼。”
   商场如战场,诚信乃安身立足的根本。因而对手质疑的背后可能是另有目的,回答不好,将会带来更大的危机,影响到新加盟公司的发展。面对难题,李开复就好似一个功力深厚的太极高手,没有采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战术,而是采用迂回包抄的策略:讲述童年的一个故事。儿时的一次经历之所以刻骨铭心,是因为它让李开复懂得一个道理:“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别人所控制,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追随自己的心”,故事讲完之后,李开复话题一转,立马回到主题:“我想当初我所说的是如果没有遇到更有影响力的公司,那微软可能将是我所最后服务的一个公司。微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公司,但Google更让我震撼”。有了前面故事的铺垫,这句回答可谓合情合理,绵里藏针,有力回击了一些人不怀好意的猜测和对他个人诚信的质疑。举重若轻,化险为夷,李开复不仅用口才消除人们的误解,更用自身的经历生动演绎人生选择的智慧。
   就在两大IT业巨头为他而争得不可开交时,曾因给中国大学生的五封信而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的李开复,在全国高校作巡回演讲,受到年轻学生的热烈追捧。
   李开复的演讲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在“选择的智慧”的演讲中,如同一个睿智的长者,李开复这样谆谆教诲,引导青年如何以冷静掌控抉择: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抉择的游戏,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冷静的态度掌控每一次抉择的全过程:
   在抉择前“重重”思考,抉择后“轻轻”放下。
   所谓“重重”思考,就是要培养客观的、精准的判断力。每一个重要的抉择可能都与你自己的前途密切相关,但你在抉择和判断时,一定要避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避免自己的主观倾向影响判断的精准和客观。
   所谓“轻轻”放下,就是说我们在做出抉择后,应当坦然面对可能发生的任何结果,既不要因为抉择正确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为抉择失误而悔恨终生。
   抉择人生,是当代大学生无法绕过的重大话题。如何掌控抉择?李开复删繁就简,要言不烦,用形象化的语言阐释抽象的道理:“在抉择前‘重重’思考,抉择后‘轻轻’放下”,简短的一句话就点出了问题的要害,用“重重”修饰“思考”,突出抉择时冷静思考的重要,“要避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避免自己的主观倾向”,尽量慎之又慎,做到准确无误;用“轻轻”修饰“放下”,明确选择后“既不要因为抉择正确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为抉择失误而悔恨终生”,坦然面对一切。这样,在“重重”与“轻轻”形成鲜明的比照中,学生自然会印象深刻,心领神会。
   在大学演讲,李开复常常旁征博引,巧用一些无可辩驳的事实,来加大演说的力度。在“做最后的自己”,他是这样看待失败的:
  “在人生的尝试中,你可能会遭受千百次的失败,可能会在尝试中发现许多工作都不适合你,但是,千万不能因此放弃了你的勇气。亨利·福特在进军汽车业的前三年,破产过两次;美国大百货公司梅西百货曾经七次遭遇转折点——也就是一般人通称的‘失败’,终于取得成功;莱特兄弟在经历了数百次失败的实验以后才驾驶着人类第一架动力飞机飞上了蓝天——所以说,不能惧怕失败,只要冷静地分析失败的原因,说不定下一次就会有成功来敲门了。”
   这里一连串列举的亨利·福特、梅西百货、莱特兄弟等事例,虽然有的大家耳熟能详,有的鲜为人知,但都有力地论证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真理。李开复通过这些事实告诉学生,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正确面对,冷静分析,成功就会前来敲门。这样的演讲,无疑会增强了大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不仅如此,针对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李开复更注重理趣启迪学生、鼓舞学生: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是你自己惟一的司机,千万不要让别人驾驶你的生命之车。你要稳稳地坐在司机的位置上,决定自己何时要停、要倒车、要转弯、要加速、要刹车等等。人生的旅途十分短暂,你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选择和决策的权利,虽然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千万不要随波逐流。”
   避开枯燥的说教,李开复用生动的比喻表现自己对选择独到的见解。人生漫漫,生命如车。你是你的司机,你决定你前进的道路,你决定自己前行的方向。新奇的比喻蕴涵深刻的寓意,简洁的语句传达恳切的规劝。李开复的演讲,使人耳目一新,怦然心动。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这首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之路》,是李开复最喜欢的一首诗。其实,人生面临又何止两条路的选择?李开复铁肩担道义,睿语开智慧,用演讲点亮学生心灯,照亮他们通往成功之路。
其他文献
上大的BBS叫“上善若水,大德如云”,我觉得说“食堂如云”更贴切些。路边的黑暗料理店和小摊儿不算,光学校“官办”的食堂就有5个,每个食堂还三层,每层承包给不同的经销商,从而导致了上大很多学子患了“选择综合症”,一顿饭难死一个人。  食色男女,饮食跟爱情总是款款相连。我念的是文科,系里的异性只有“金陵十二钗”,使我和好友丽琴郁闷不已。有价无市,仅有的几个资源进校没多久就被系里的几大美女瓜分殆尽。我和
期刊
小型会话,每天都在进行。对你来说,这些小型的会话能顺利地进行下去而有一个愉快的结尾吗?不用担心。著名演讲家贝尔纳多·卡达基博士(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专家,演讲学者——编者注)给我们讲了5个小型会话的小窍门。即使碰上你们的CEO,它们也能用得上。  “关键是要让人听着你的话舒服,能引起他的兴趣,乐于与你交谈。”卡达基说,“你不一定要机智。”  1.开始交谈  难得有一个好天气,你可以说:“今天的天气真
期刊
伊能静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不是一个传统女人,我从没有想让自己这一生过得像个女人。”可事实上,她做了一个女人这一生应该做的所有事情:梦想成为公主、恋爱、结婚、生子、持续自己钟爱的事业,等等。  我们所看到的伊能静,就是这样传统。只是,在公主和贤妻良母两者之间,她到底该如何抉择呢?    关键词:性感  言论:“性感,是每个妻子应尽的责任”  关于性感,伊能静先后发表过两次“讲话”,一次是小露香
期刊
在传统中国社会做女人难。主流社会要求女人做贤妻良母,要严格按照三从四德办。但是女人的性情是五花八门的,如何能用一把尺子衡量?于是,性格轻浮些的被叫做“荡妇”,性格暴烈些的被叫做“悍妇”,叫做“泼妇”。谁要是沾上这三个名称的边,完了,就没你的好果子吃。  市井小巷让人在背后指指戳戳地议论,还是小事;有好事者还添油加醋地搬上舞台,明代传奇剧《狮吼记》,就是专门描写悍妒之妇的典型剧作。  古代女人可怜。
期刊
提起我的朋友杨丽,大家无不惊叹于她创造的升迁神话。高职毕业之后,在本科生云集研究生成群的大公司从前台接待做起,然后就以火箭般的速度,在三年内登上了部门经理的宝座。是突来的神力炼就了过人的聪慧?还是侥幸的好运?大家众说纷纭。但我知道,从前台到经理,她一直是公司里最“傻”的员工。    机会青睐最傻的求职者  杨丽毕业那年,就业形势已经严峻到连大学生都人人自危的程度。在撒下了几十份求职信后,好不容易有
期刊
严格来说,她算不上“漂亮”——至少,与大众公认的“漂亮”标准相去甚远:一头披散开的被风吹得看不出任何造型的长发、胖嘟嘟的似乎总带着“婴儿肥”的脸蛋、被娱乐记者镜头捕捉到的暴露出厚肚腩的身材……在好莱坞众多精心雕琢过的美女当中,她的外表显得太普通太平凡了。  然而,她就是她,之所以成为德鲁·巴里摩尔。  德鲁·巴里摩尔曾经有过非常混乱非常迷茫的青春成长期,这段漫长的日子差一点点就要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
期刊
口水看点  ◆大震过后,成都200年内很安全  ——中国著名地质科学家刘宝近日指出,成都所在的上扬子地块刚性十足,由于汶川地震使地壳聚集起来的能量得到释放,因此未来200年内成都不会再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  ◆奥运后油价由供求关系等因素决定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中国能源价格改革总方向是要按市场规律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仍低于国际价格,而奥运后油价的变化将由国内外能源状况及市场供
期刊
今天,中资企业同外国公司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当您跨入外企的门槛,究竟该如何与洋老板相处呢?是否会有一些特别的禁忌呢?  只有做到清楚各国文化的差别,了解不同国家的管理文化并理解对方的感觉和想法,才会使合作更加轻松、愉快,而且也关系着交际与事业的成功或失败。    与美国老板相处:  ——灵活、实用、挑战  两军相遇勇者胜。美国文化受一种很强的企业精神推动,它寻求挑战,而不是谨慎行事。美国人偏爱事
期刊
午饭后开始热起来,在阳光下呆久了就有些扛不住了,我躲进游泳池旁边的凉棚里看书,孩子们泡在游泳池里,和那条叫托斯卡的大狗疯。他们将一个网球扔得很远,那大狗很兴奋地疾驰过去用嘴叼住,然后颠颠地绕过游泳池来找我,将球放在我脚下,讨功一样,还呼呲呼呲地大喘着气。这样的游戏我们重复着,我的眼在孩子和狗之间忙着。  然后,看见维拉从房子里出来,她换了两件式的泳衣,手里挎了一个很大的篮子,藤编的。哼着歌拎着篮子
期刊
【案例】  培训期间,总经理来看望新招收的大学生,请大家谈谈对公司的印象。  文俊摇头晃脑地说:“首先鸣谢领导大驾莅临。公司业务如日中天,虽列强环伺,但经年以来我公司如中流砥柱,屹立不倒,实令我等感佩不已。”  总经理听得半懂不懂,于是换了一个话题:“年轻人要脚踏实地,培训中要好好学习。”  文俊继续发挥:“领导的教诲我时刻铭记!学府之理论深造固然获益良多,但培训之实战演练更让人受益匪浅。”  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