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建党理论的发展脉络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理论是一种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是一种系统化的理性认识.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发展,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所谓思想建党理论,即对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理论主张或表达的统称,它是建党要求与目标的话语载体形式.
其他文献
人们常常喜欢理性地思考人的生活的意义,而这种理性的思考恰恰是在生活过程之外思考生活的价值,是把外在的价值加到生活之上.在阿多诺看来,我们不能离开人的肉体的体验来思考生活的价值.而肉体体验中的生活价值是不同的,不能按照同一性逻辑来表达.如果脱离了肉体的体验,那么生活就会被抽象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就会用抽象的标准来抽象地衡量生活的价值.虽然生活意义不能脱离肉体的体验,但是这并不是要否定生活意义中的形而上学维度.形而上学经验是人的幸福的基础.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压力恰恰是在把肉体和精神对立起来的
寂静主义实在论者认为,道德实在论无须应对规范领域之外的形而上学挑战,因为道德的客观性并不要求我们作出任何额外的本体论承诺.以斯坎伦的寂静主义实在论为讨论对象,在批判性地考察其论证细节的基础上,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个适用于所有寂静主义实在论者的挑战,即"对称性问题".为了维护道德的客观性,尤其是为了打破两套内部融贯的道德话语的对称性,道德实在论者必须承诺,在规范推理之外存在着客观的规范事实.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的巅峰鸿篇巨作,其内蕴的精深的伦理批判思想,既不是科学实证主义的逻辑化伦理批判,也不是抽象人道主义的表面化伦理批判,而是瓦解资本逻辑的现实伦理批判.在对商品拜物教的剖析中马克思伦理批判的这一特质得以彰显,因此,厘清商品拜物教批判的伦理向度的总体特质、基本环节和现实意义,有助于识破商品拜物教以"物"掩盖"人"的虚假伦理外观,从而更深层地理解马克思现实伦理批判所具有的社会效力.
中国古代自然观经历了上古—中古—近世的发展演进,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史.先秦上古时期,自然观体现为人“归与自然”,自然更侧重于实然的天道运行的含义,是人意效法依归的实体;魏晋中古时期,自然观体现为对人的“自然”状态的思考,反映了从宇宙论向本体论转变的哲学背景,表现为“名教”与“自然”之争;中唐两宋后的近世,自然观体现为人的“内在自然”,宋代道学完成的本体论与宇宙论、境界论的融合使得自然化入人文,最终形成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价值观与自然观、人生观的统一.上古时期的“观自然”转进为近世的“自然观”而最终
"心"是理解儒家成德成人思想的关键概念.承接商周以来对人的身体和礼仪(社会性)的基本认识,早期儒者在认识"性"进而论辩"心"的思想进程中不断探求人的道德本质,逐渐形成了孟子以"心"论"性"以及荀子"心"以知"道"的成德进路.传统关于孟荀性善-恶之论与他们各自论"心"的立场关系密切,并且由于对心的功能的定位不同,带来二人理论主体中成德路径的不同.从"心"及其与"性""德"三者交互的视角观看早期儒家在人性理论及成德路径上的差异,对于更加系统地把握儒家早期伦理思想及其对于儒家后学发展路向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268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国8200多万党员.胡锦涛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期刊
由于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淡化了对同情的刻画并强调仁爱在道德中的作用,因此他在后期是否以仁爱取代了《人性论》中的同情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并由此退回传统的道德感理论的问题,引起了学界的激烈争论.但通过考察可以发现,休谟始终将同情,尤其是广泛的同情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仁爱并未取代同情的这种基础作用.相反,无论是在《人性论》还是在《道德原则研究》中,仁爱都对同情具有依赖性.此外,休谟之所以在《道德原则研究》中对同情和仁爱做了部分调整,恰恰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同情对道德判断的基础作用.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中,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隆重举行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这对于弘扬湘鄂赣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湘鄂赣苏区各区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前行、再创辉煌,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特殊的意义.
期刊
学习贯彻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90周年座谈会精神,对于我们党史部门和党史干部有着重要而又特殊的意义.我们要以这次座谈会为契机,着力从“三个聚焦”上做好学习贯彻工作,推进党史事业发展和繁荣.
期刊
辽宁省交投集团党委自成立以来,紧紧筑牢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个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政治功能,团结带领党员干部职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深化国企改革、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担当,为助力辽宁经济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2020年集团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辽宁省文明单位标兵”“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21年,集团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