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l87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思维的学习状态之中。在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的方法,可以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但要设计得精美、符合学生的实际。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关键词:问题设计 物理 运用
  
  物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思维的学习状态之中。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是建构于精心设计的问题解决之上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一般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的动力,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凭借发问和激励,促使学生自主地、自由地活动,发表他们的疑问、见解。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只是知识技能的应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则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此方法要运用得精美,关键在于教师提问的水平。因此,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
  
  一、用问题引入物理课题
  
  1、从生活素材着手,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如在讲授光的传播一节中,提出:当我们在阳光下奔跑的时候,我们的影子为何总是紧紧地跟着我们?汽车无论跑得多么快,它的影子为什么总是紧跟着它,真是形影不离?针对相关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同时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
  2、从课堂实验着手,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学生观察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轻的纸片能托住杯里的水不流下来?这就能让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使他们对本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实践证明,创造条件演示好实验,并针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延长。
  3、从科学史料着手,提出问题引入课题。新课的引入最主要在于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以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课题引入必须做到新颖别致、贴近学生、紧扣课题。如在讲授密度一节时,讲述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为什么阿基米德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能确定王冠是真是假?适时适当地运用史料,生动讲述物理学家的“有趣故事”,是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二、用问题建立物理概念
  
  1、利用问答式提问的方法。如,在学习速度概念时,我设计了如下一连串问题以帮助学生建立速度概念:①汽车和自行车,哪个跑得快? ②你是如何判断的?③停在车库里的汽车不动和在马路上运动的自行车哪个跑得快? ④那么该如何判断汽车和自行车哪个跑得快?接着组织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探究:⑤百米赛跑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⑥能具体说明你是如何比较谁跑得快的吗? ⑦甲乙两同学,1分钟内,甲跑了400米,乙跑了350米,谁跑得快? ⑧那我们又是如何比较谁跑的快的?⑨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通过上面的探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了结论。
  2、利用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实验:推动桌上的木块,观察木块的运动状况。推木块,木块就运动;撤去推力,木块停止运动。推动桌上的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状况。推小车,小车运动;撤去外力,小车逐渐停下来。根据实验提问:①生活中还见过类似的例子吗? ②上述事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③提出问题:此实验过程中,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哪些条件在发生变化? ④提出问题:实验时使用毛巾、棉布的作用是什么? ⑤通过分析与论证,比较数据,你能找出上述现象中变化的共同规律是什么?这些问题是从教材中挖掘出来的,有的虽然不是直接取自教材,但也是教材内容的合理拓展。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和探讨,能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之形成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三、用问题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是新思想诞生的摇篮,是创新的萌芽。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如果不会提问题,也就不会去创新。如何把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引入学习物理的大课堂,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轻松地提出问题去思考、去探讨,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存在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物理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如学习摩擦力时可以提出:人靠什么走路?学习浮力时可以提出:死海为何不死?学习大气压时可以提出:我们吸汽水是“吸”上来的吗?……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转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切身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用物理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 问题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问题设计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不能仅仅理解成是一种教学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观念问题,它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和谐统一的最有效途径。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其他文献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他认为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产业的人;儿童生活是创造、生产,不是继承、享福、做少爷。所以他特别重视创造力的培养。陶行知认为,首先应当注意发现儿童、了解儿童、相信儿童,认识到儿童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否则,即使有创造力,也会枯萎而得不到发展。因此,他提出“六大解放”思想(解放脑、手、嘴、眼、时间、空间)。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实施呢?我们认为幼儿园应根据不同的
期刊
数学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科学地实施数学习题的教学,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习题教学是将学生应掌握的数学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通过课题答问和练习、课外作业和测试等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它以信息反馈为特点,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具有及时了解教师教学效果的功能。    一、注意例题的解决和精选    例题教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就是要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是更全面、更科学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究科学真谛的能力的一门学科。在进行《科学》的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大胆猜测、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一、观察     在教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让学生在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所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策略,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促进
期刊
一直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一般都要经过主动探索、小组讨论、主动建构等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要让学生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真正做初中数学的小主人,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主动地、独立自主地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例举的这些媒介和载体无一不来自生活实际。   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正如刘国
期刊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可行的方法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实施发展性评价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发展过程化评价。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而且要更关注在学习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确定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说明了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低年级口语交际必须做到: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重复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
期刊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的能力,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为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初中学生获取信息、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环节,还是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良好平台。阅读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特别是初中学生,应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特别重要的
期刊
中学物理教学要进一步加强物理实验,不仅要做验证性实验,还要加强探索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通过物理实验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更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实验的过程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实验能力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实验教学浅议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对实验现象和结论作出初步猜想    某一物理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