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效唑粉剂在杂交中稻广两优5号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10%多效唑粉剂在杂交中稻广两优5号生产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广两优5号于返青分蘖期施10%多效唑粉剂750~2 250 g/hm2,对产量影响不大;但能够显著增加有效穗数、降低株高,对于优化产量结构、提高品种抗倒伏能力、提高稳产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杂交中稻;广两优5号;10%多效唑粉剂;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177-02
  杂交中稻广两优5号[1]具有穗大粒多的特点,穗总粒数可达到约211粒,但植株的高度较高、分蘖力偏弱,若不采取合适的栽培管理,后期发生倒伏的几率较大。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具有延缓型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的栽培中,可以有效地达到控高、促分蘖的效果。为了提高广两优5号对倒伏的抵抗能力,增加其分蘖数,同时探索10%多效唑粉剂的合适用量,特开展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材料包括10%多效唑粉剂、尿素、氯化钾等。供试水稻品种为广两优5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10%多效唑粉剂用量0(CK)、750、1 500、2 250 g/hm2。10%多效唑粉剂于返青分蘖期拌分蘖肥尿素和氯化钾一起撒施。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种植320穴,每穴播2粒,小区之间做埂隔离[1-3]。
  1.3 试验实施
  4月27日播种,秧田播种量150 kg/hm2,5月27日移栽,株行距16.67 cm×26.67 cm。本田施用广两优5号经济施肥量纯N 193.7 kg/hm2、P2O5 91.7 kg/hm2、K2O 121.7 kg/hm2[2],其中,磷肥作底肥,氮和钾肥分别作底肥和分蘖肥各占50%。5月25日施底肥,6月5日施分蘖肥。6月20日晒田,7月9日复水。病虫害防治分4次进行[3],分别在6月3日、6月18日、7月9日和7月30日。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对分蘖情况、株高等情况进行调查,在水稻成熟后随机取样进行考种,收割时分小区进行[4-6]。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由表1可知,各10%多效唑粉剂用量处理之间的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本试验的条件下10%多效唑粉剂用量对广两优5号的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2.2 产量构成因素
  由表2可知,单株有效穗数随着10%多效唑粉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多,用量为750 g/hm2的处理比CK增加6.1%,用量为1 500 g/hm2的处理比CK增加15.2%,差异未达到显著的水平;用量为2 250 g/hm2的处理比CK增加24.2%,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但穗总粒数的变化则相反,随着10%多效唑粉剂用量增加而减少,CK穗总粒数最多为211.0粒,用量为750 g/hm2的处理为196.5粒,比CK减少6.9%,差异不显著;用量为1 500、2 250 g/hm2的处理穗粒数分别比CK减少19.1%、25.7%,达极显著水平。不同10%多效唑粉剂用量处理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之间差异不显著。
  由此说明,10%多效唑粉剂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广两优5号的有效穗数,但是随之也降低了穗总粒数,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
  2.3 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3可知,株高随着10%多效唑粉剂处理剂量的提高而降低,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CK的株高为128.2 cm,用量为750 g/hm2的处理株高为124.0 cm,较CK显著降低;用量为1 500 g/hm2的处理株高117.5 cm,用量为2 250 g/hm2的处理株高为116.6 cm,均与CK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穗长也随着10%多效唑粉剂处理剂量的提高而降低,其差異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CK穗长为27.4 cm,用量为750 g/hm2的处理穗长为27.0 cm,用量为1 500 g/hm2处理穗长26.3 cm,较CK降低较为明显;用量为2 250 g/hm2处理穗长为26.0 cm,较CK降低,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2.4 回归和相关分析
  对处理和表现显著的某些性状进行了回归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0%多效唑粉剂的用量与单株有效穗数的关系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株高、单穗长和穗总粒数之间的关系为负极显著。10%多效唑粉剂用量与有效穗数的回归方程为y=9.816 0.001 1x,与穗总粒数的回归方程为y=212.04-0.025 1x,与株高和单穗长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27.78-0.005 5x和y=27.41-0.000 7x。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广两优5号于返青分蘖期施用10%多效唑粉剂,可显著增加有效穗数和降低株高,但同时降低了穗总粒数和穗长。施用多效唑对单株有效穗数、株高、穗总粒数和穗长的影响都随着剂量增大而增大,以施用2 250 g/hm2为最大。施用2 250 g/hm2的处理与对照不施10%多效唑粉剂相比,单株有效穗数增加24.2%,穗总粒数减少25.7%;株高降低9.0%;穗长降低5.1%。10%多效唑粉剂用量在2 250 g/hm2以内对产量、结实率和千粒重没有明显影响,最适宜的用量为1 500 g/hm2。因此,在广两优5号的栽培中,适当地施用多效唑,可以达到降低株高、优化产量、增强抗性等目的,有助于达到高产、稳产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10%多效唑粉剂的用量不可过大,且一季不宜多次施用。
  4 参考文献
  [1] 樊继伟,秦德荣,方兆伟.多效唑对不同类型水稻秧苗素质及其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09(5):37-38.
  [2] 张启舟.多效唑在三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上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47-3848.
  [3] 房增国,赵秀芬,高祖明,等.施用多效唑对小麦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5(3):18.
  [4] 徐秋曼,陈宏,高虹,等.多效唑提高水稻幼苗抗低温能力的机理初探[J].西北植物学报,2002(5):1236-1241.
  [5] 周行,许鸿源.多效唑浸种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1997(2):65-67.
  [6] 王熹,陶龙兴.赤霉酸和多效唑对水稻“粒间顶端优势”的调节及对产量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1999(4):217-222.
其他文献
在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状况下,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也在积极探索利用各种手段有效治理和保护环境,2003年出现的赤道原则便是采用金融手段来达到保
学位
中小企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繁荣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融资。中小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寻求资金的过程中通常会被要求提供担保物,但是,大多数
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一直困扰着多民族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印尼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本文以巴布亚分离主义运动为例,探析哈比比执政时期(1998年5月-1999年10月)的族际政治整合
随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市场的繁荣,雇佣劳动日益普遍化,雇主责任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侵权类型,一种迫切需要明确的法律责任,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接受并确立了雇主责任的法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基层分类研究的重点是通过选择分异特性和恰当地划分分异特性区间来建立分类指标体系 .分异特性应是易于鉴别的对土壤生产力有重要影响的相对稳定的土壤
对于现代公司治理而言,完善公司控制权设计架构,使股东权利充分行使和利用是一个重要议题。获得控制权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行使表决权。在商事法律的发展历史上,诞生了许多为配合公司治理和维系控制权而产生的表决权行使制度。本文主要研究表决权信托。信托制度起源于13世纪的英国,而表决权信托则起源于同为普通法系国家的美国,其最初产生时的主要价值在于通过信托获得单独公司乃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控制权。表决权信托制度在英
学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口膨胀的加剧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地表可利用资源的急剧减少使得人们对空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需要日益迫切。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人们对土地的开发
村民的市民化,不仅关注村民合法权利的实现,更关注从社会、文化层面转变村民。党和政府提出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积极促进“人的城镇化”,《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