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类图书封面设计中的点线面应用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点、线、面是表达空间和实体的基本视觉要素,本文从点、线、面及综合应用的实际案例出发,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点、线、面在家装类图书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家装类图书;封面;设计
  【作者单位】常璐,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加勒特认为,“点、线、面是表达空间和实体的基本视觉要素,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或感知的一切形状都可以概括为这些要素。”而家装设计作为一门家庭空间与实体的造型艺术,也离不开点、线、面这三要素的有机应用,且这三要素的美学特征直接反映了室内空间的艺术形式。
  调查发现,人们在选择一本图书时,77.6%的人首先看封面,具有美感的图书封面不仅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艺术上的享受,更能向读者快速、准确地传递图书的主题和内容。因此,要想让一本家装图书在琳琅满目的同类书籍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青睐,优秀的图书封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封面的主要构成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三要素。点、线、面在家装图书封面设计中的应用会呈现出独特的视觉美感。
  一、点的设计应用
  点是构成所有形状的基本单元,是画面的最小构成单位。任何空间和实体都可以被看作点的有序集合。作为基本单元的点,其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灵活多样性,如表示形状的有圆点、方点和三角点;还有表示形态的空心点、实心点和半环形点。
  点在图书封面中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随着其位置和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变化。居于页面顶部的“点”,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居于页面底部的“点”,牢牢地支撑着封面所呈现出的整个画面; 居于页面左侧的“点”,犹如一个个闪烁的时间起点,开启读者探究的旅程;至于居于页面右侧的“点”,则犹如一个个通达知识海洋的启动按钮,引领读者开启思维的闸门。同样,不同形状的点也向读者传达出不同的感觉:圆点显得饱满、充实、完整、深厚;方点显得坚实、规矩、冷静、稳定;三角点则向读者传递出专注、向心、紧张的感觉。
  案例一:《与300位设计师对话简约时尚》一书的封面,就采用了点元素的设计方式。整个封面的上半部分一共14个点,其中有6个是纯色的圆点穿插其间。这6个点乍看仿佛是作者随意而设,但经仔细观察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这6个点是为其他8个隐含在本书内容的圆点进行有序分割而服务的。由此可见,此封面利用点的有序组合将各种家居空间进行合理搭配,通过点组成的具象和抽象的图形,把空间概念、空间透视表现得淋漓尽致。
  案例二:《MY HOME 100款》这本书的封面,采用了更多的点元素进行装饰。其每个方框内嵌图片的图形均可被看作一个个的点,且所有的点均匀整齐地排列于整个封面的中下部,左右两组对称设置,中间既留有空白,又能把两组图形联系起来,使整个版面显得既简练,又有根基,避免了沉闷呆板的版式。
  从整体上来看,将点缩小不仅起到点缀和丰富背景的作用,还能烘托书名,引出主要内容,而且这组点设置在封面的顶部,能吸引读者的视线向上移动并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遐想。
  二、线的设计应用
  线是点的运动轨迹,有方向的特性与力的运动感。线也是面的边界或面的转折,线是介于点和面之间的空间要素。一条线条是线,一行排列的形状也可以看作是线。
  线条可以通过不同的形态表示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就线的形态来讲,线分曲、直、弯和折等诸种形态;而从运动的轨迹来看,线有水平、垂直和斜向之分;就线的体态来讲,线还有长短、粗细、圆方、疏密和虚实等的不同。线的每一种形态都能传达出不同的信息,且每种形态都有独特的意义,都能让读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比如,水平线就有一种水平方向上的无限延伸感,动作上的匀速感和视觉上的平静感;垂直线则表现出一种竖向的坚毅感,空间上的下垂与延伸感等。
  案例三:《家居设计》的封面就是一个对线条应用的经典案例。其页面整体没有一幅图片,而是通过对文字的有序编排形成一条条粗细各异、长短不一的线条,再由线条组成了一幅错落有致、重点突出的图形。而且整个图形分布在页面的上方,每条线均竖直排列,向读者传递出一种思维上的延伸感。本书封面的设计师利用了线条的特点,创造了整体封面的协调与局部的对比,统一之中又蕴含着无尽的变化,有效地向读者传递了书名、作者和出版社等图书的必要信息。
  案例四:《家居装修设计图集》一书的封面很好地借用了斜线的特点,塑造了一幅富有动感、变化和灵动的图案。设计师摒弃了传统的天圆地方的规矩理念,转而通过多条斜线连接组合成折线的方式,并利用折线方向多变的特点,既展现了整个封面的运动态势,又巧妙地对图案进行了合理的区域划分。
  三、面的设计应用
  面是线的运动轨迹,它是由线的移动所产生的有长度、宽度而无厚度的形迹,一般可以分规则形态和不规则形态两类。其中,方形和圆形的面是最基本、应用最多的形态,而不规则的形态则多种多样。
  在一本书的封面中,面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它既可以是一个规则或者无规则的图形,又可以是一组整齐或凌乱的文字,当然也可以是一块空白的版面等等,而不同形式的面亦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案例五:在《台湾漂亮家居设计》封面中,设计师为凸显图书书名这个关键信息,将书名设计在一个方形面内,并通过置中、渲染黄色底色和弱化背景的方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另外,设计师还利用载有不同家装效果图的面有机组合成了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既通过拉开与黄色面的距离达到突出书名的目的,又起到了渲染图书内容的效果。
  案例六:《新概念家居设计禅意时光》一书的封面则整体上由两个面构成。设计师巧妙运用了面的形态特点,并通过色彩对比和层叠效果,以及虚化的八卦图上叠放的亮丽图案等艺术手法,展现了本书深邃而又玄妙高深的主旨意境。更难能可贵的是,设计师还运用了色相对比和明度及纯度对比的方式,把禅意时光的“印象”用色彩进行了完美的呈现。
  四、点、线、面的综合应用
  点、线、面之间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相互转化。但通常情况下,封面的设计师不会单独采用点、线、面中的一种元素构图,而多采用交织、融合和衬托等综合应用的方式。因为单独应用一种元素的封面设计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设计师不易设计出优秀的封面作品。
  案例七:《家居色彩设计指南》一书的封面,就是设计者在封面设计中对点、线、面三要素综合应用的一个成功案例。该书整幅封面呈现出点、线、面既独立存在,又互相衬托的特点。封面左侧不同颜色的圆点组成了不规则的图案,起到了吸引读者眼球的良好效果;而右侧以三行不同颜色的文字组成的题目则形成了规则的线条,突出了图书的主旨特点;位于封面底部的棕色面则凸显了主题。
  案例八:《风格餐厅设计》的封面也融合了点、线、面这三种要素。设计师使用了淡雅的绿色色块作为整个封面的背景,向读者传递出一种就餐时应有的安静、舒心的感觉;其面之上则镶嵌着由点和线构成的餐具并通过颜色的对比突出了餐具的存在,从而直观地向读者揭示了本书内容的关联。
  综上所述,封面设计不是对书稿的简单介绍,而是一种带有艺术内涵的再创造。点、线、面三要素的灵活应用和有机组合,不仅让图书的封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美感,更能对读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而,家装图书的封面设计应自始至终追求意境的创造,把设计者的情感倾注到封面中去,并结合书稿的内容,综合地应用点、线、面三要素,做到情景一体,意境交融。
  [1][日]视觉设计研究所编. 版面设计基础[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邓中和. 书籍装帧创意设计[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每当看到著名诗人流沙河为洛带古镇题写的“甑子场”这三个性格张扬的大字,我就一直追问“诗人”与“地方性”的历史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特殊关联。尤其是对地方性文化更为特殊的
以机翼前缘典型件为成型目标,研究了玻璃纤维-铝锂合金超混杂复合层板(NFMLs)大曲率构件的自成形工艺。研究发现,自成形工艺可实现NFMLs机翼前缘等大曲率构件的成型,贴膜度高
体育与旅游特殊的结合,是体育旅游文化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提高了体育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但想要让体育旅游文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就必须明白体育旅游文化的具体内涵和
针对三峡左岸电站VGS水轮发电机组推力轴承运行时瓦温偏高的现象,介绍了VGS水轮发电机组推力轴承的结构、运行及技术改造情况,重点分析了瓦温与推力轴承工作特性之间的关系,这对
见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新出的增订版《思痛录》,我又忍不住重读了一遍出版家、作家韦君宜这本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化石"的反思之书。与此前广为流传的"百年人生丛书"淡灰色的
近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着手开发新一代X飞机,准备使用绿色技术来驱动其发动机。NASA著名的X飞机在过去已创造了一些里程碑。
Chinese Cuisine  Learning Kungfu  Books
对TC4-DT材料高压电子束框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高压电子束焊接技术来实现复杂结构、大厚度难熔金属的热工艺成形,并对工艺、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2016年5月27日,中航国际航空制造工艺应用中心与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合作协议签字暨分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机电分院举行。
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且均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在当前每个人的工作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利用计算机可以很有效地将工作变得简单,间接地提高了使用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