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_m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分为档案的收集整理、档案的保管、档案的鉴定和统计以及档案的编辑和检索、研究,并且在需要查阅时提供帮助这几个部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成了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档案管理工作也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促进单位的经济发展。本文从档案管理的工作管理体系和运行体系以及新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 管理机制 档案管理工作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275.2 文献标识码:A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档案的管理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档案的管理:将所有档案分门别类,按照单位的要求或者规章制度进行档案管理,依据存档的时间、来源和内容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类别,并且根据分类的依据进行档案卷宗的目录编制;第二,档案的保管工作,单位应该设立专门的档案库进行文件档案的管理,并且做好安全措施;第三,档案的鉴定和统计,从档案文档的来源、内容和时间、形式等进行鉴别,对档案的名称、价值和保管期限进行鉴定。统计好档案的时间、来源、内容和形式,编制成册;第四,对于超过保管期限的或者应该予以销毁的文档,要办理好销毁档案的名单名册,办理销毁的手续,并且经过单位负责人的批准、签字,由专人监督,监督人员和销毁人员签字后,进行档案的销毁。
  二、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对档案管理的忽视。
  单位的领导和负责人对档案工作管理的不够重视,导致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不重视本质工作,忽视了档案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的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效率低下,分类、鉴定和统计时不够详细,部分档案甚至在归类中与其他档案混淆,统计统计中存有遗漏,登记在册时出现重复和漏记等行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低下,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档案管理制度的欠缺。
  单位对档案管理的不重视以及档案管理不能与新的经济制度相适应,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健全,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在档案的收集、鉴定和统计过程中,没有规章制度可循或者不能按照已有的要求进行操作。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不能做好保密、保管等工作,遗失了很多重要的文件,在查阅时难以寻找或者找不到需要的文件。现在很多单位档案管理的制度缺失,并且没有完善的监管能力,因为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出现各种问题。实际操作中,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文件堆积,整理不善,档案收集不全,出现丢失、遗漏等问题。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的工作中不能做好本职工作,在借阅的过程中不能按流程办理,出现有借无还、篡改档案资料等现象,档案资料缺乏本身的真实性和经济价值。
  (三)新技术难以得到利用。
  新的经济体制下,出现了新的设备、新的技术,而新兴技术设备的运用则会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现在大部分企業仍运用原有的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有些企业单位仍用原有的技术和手工进行档案的收集管理,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三、档案工作管理的分析和原则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和微观分析。
  档案管理工作可以细分为收集、鉴定、统计等内容,同时也可以划分为整体管理的体制部分和微观管理体制部分。整体和微观是两个相互统一,互相促进的一个有机整体。不同的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单位的性质和实际经营等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发展的档案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使档案工作有据可循,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有力的监督。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各模块之间,要做好衔接工作,并且每个模块必须遵循单位的管理机制。只有做好档案管理的整体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微观部分的完善,才能确保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责任制度。
  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档案管理的首要条件。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第二,培养档案管理者的责任感,重视本职工作并且对本职位尽忠职守;第三,培养档案管理者学习新型知识,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来管理档案。单位要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宣传专业知识,并且鼓励工作人员接触新型技术和新兴设备。
  不仅要制定好档案管理的制度,同时也要做好档案管理的监督机制。单位应该建立好完善的监督机制,从档案资料的收集、鉴定到档案的统计再到查阅、借阅过程,为了防止个别人员不遵守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必须做好监督管理的工作,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性举措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原则性。
  档案管理的工作必须遵循既定的规章制度,并且无条件的执行管理制度中的各项条款。首先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以及道德素养,使每个模块的工作相互配合,协调统一,进行良性的运行。
  (二)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
  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不仅要制定好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也要做好监督管理,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
  (三)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性。
  档案管理的工作本质上是为单位服务的,因此工作人员要有服务于单位的心态。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确保档案在流通的过程中安全、齐全,做好查阅、借阅的准备,随时服务于单位。
  本文通过对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的介绍以及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探讨出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企事业单位必须从档案管理的制度、工作人员、新技术和新设备以及监督管理几个方面加强档案管理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相信档案管理工作也会不断发展,更好的服务于政府、企事业等单位。
  (作者单位: 咸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胡佳.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J];华章;2011年15期
  [2]刘文卿.点面结合:温州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新主题[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高俊,李雅莉.以人为本创新社保档案管理机制[J];广东档案;2008年05期
其他文献
期刊
一、知识产权战略应融入经济发展之中rn知识产权作为国家通过法定的程序授予智力成果的完成者在一定时期内的排他或专用的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标记名称权、制
随着企业管理人员越来越重视项目管理,而财务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财务成本控制,可以进一步优化项目资金的配置,提高资金的安全性.本文主要阐述了财务成本控制
摘 要 根据新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指的是“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本文重点讨论一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善治的分析。  关键词 特种设备 安全监管善治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由于特种设备安全事关国民经济和公民人身财产健康
党的十六大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党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和重要奋斗目标明确提了出来,这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最高宗旨的充分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
摘要:交易成本的节约是家族企业存在的理性选择。家族企业产权的集中性使之节省了很多潜在的交易费用,但是也存在交易费用的损失。本文结合HuaSheng Technology Company Ltd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家族企业的交易费用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家族企业;交易费用;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2-0041-03    当代社会,家族
期刊
税理是税法、税收的基础,为它们提供依据并为它们所遵从。税理的核心是税的可持续性,而税的可持续性在于税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从本质上说,税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是依赖国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