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盘瑶妇女头饰特点分析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地区,大多依山而居,民风朴实,服装较有特色,头饰也是其灿烂的服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亮点。瑶族根据头饰或服装色彩的不同来区分各个族群的名称,比如白裤瑶、红瑶、尖头瑶等。盘瑶头饰造型各异,所在地区不同头饰也有所区别,盘瑶是瑶族传统文化的主干支系,它包含了瑶族的大部分人口。盘瑶妇女的头饰可划分为三种,即尖头、平头和红头。 本文主要介绍盘瑶的其中一个支系尖头瑶的头饰特点,分析其结构、色彩、造型等内容。
  关键词:贺州瑶族;尖头瑶;头饰;民族服饰
  据传盘王--盘瓠为盘瑶的祖先,因此盘瑶自称为盘王的子孙,盘瑶由此而来。盘瑶主要分布在广西百色、桂平、来宾、贺州、龙胜等地,其中尖头瑶主要分布在贺州。瑶族历史悠久,支系众多,服饰各具特色,盘瑶服饰更为多姿多彩,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瑶族其头饰也各具特色,盘瑶是瑶族非常重要的一个支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服饰丰富多彩,极具研究价值。
  一 、盘瑶介绍
  盘瑶是瑶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支系,居住地的差异使其服饰也不尽相同,但服饰色彩趋于一致,服装的底色大多是以蓝靛染成的青黑色,再绣以不同的图案纹样,服饰结构差异性较小。在《后汉书》中记载,瑶族先人“好五色衣服”,由此可以看出瑶族服饰色彩多变,服饰图案较鲜艳。盘瑶头巾或头饰多以红黄色调为主黑青色为辅,选取暖色调的织锦面料包裹缠绕。其中尖头瑶的头饰非常具有代表性,塔形尖头服饰是贺州瑶族的标志性服饰,也是中国瑶族的代表性服饰之一。
  二 、盘瑶妇女头饰介绍
  盘瑶头饰种类繁多,以妇女头饰为例,有尖头形、平头形和包帕3类。尖头当中又分为塔形(如图2-1)、斜形(如图2-2)、小尖头3种(如图2-3),其中小尖头主要分布在荔浦。贺州尖头瑶服装样式、服饰图案、织锦工艺等都基本一致。
  
  图2-1塔形(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2-2斜形(图片来源于网络)图2-3小尖头(图片来源于网络)
  平头形头饰主要分布在桂平、金秀等地,这些地区的盘瑶头饰都是以平头形为主要特色,头饰较简洁,色彩较鲜艳,相比于尖头瑶更显精干。包帕形盘瑶头饰主要分布在龙胜、阳朔等地,龙胜盘瑶包帕头饰色彩较单调,多以蓝黑色的素布包头。
  三 、尖头瑶頭饰特点
  尖头瑶,可从其称谓看出,头饰呈尖头状,被称为“尖头瑶”。在广西贺州市境内的尖头瑶,有塔式和斜形之分。在广西荔浦分布着“小尖头”瑶族。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头饰的大小。
  戴斜形头饰的尖头瑶主要聚居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布头、贺街、鹅塘等地。斜形大尖头造型从下往上看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织锦累加起来,需要十几块规格约为80×50厘米的方布条相缝嵌,非常厚重,上部分是数条长约2米的挑花瑶锦装饰而成。一顶头饰最重的可达十余公斤。相传戴上这种尖帽进密林可“打草惊蛇”,免受其害。
  塔式尖头瑶主要聚居在贺州八步区黄洞、贺街、大宁、布头等地。塔式尖头头饰从体量上看比斜形头饰更轻便,结构是用一根小木棍做龙骨,多层方布包裹,外层再用长一米多的瑶绣装饰。 尖头瑶头饰特点主要从一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尖头瑶头饰结构
  贺州地区尖头瑶头饰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斜形和塔型,造型结构趋于圆锥形。塔型头饰有两部分组成,中间一个小圆锥形,外围半圈用三角形包围着,形成塔型;斜形头饰上半部分由织锦缠绕成圆锥形,下半部分有一层层的织锦进行堆叠,非常的厚重及有层次感。现代社会尖头瑶族只有在特殊的时间及重要的节庆日才会佩戴传统头饰,发髻的扎法也有所简略,而是将提前制作好的头饰直接戴在头上,按照前传统,尖头瑶女帽的帽心和帽皮是分离的,但现在人们为了方便戴摘,都将头巾缠出的帽心与外面的帽皮用针线缝在一起。
  (2)尖头瑶头饰图案装饰艺术
  瑶族的服饰图案区别并不明显,各个支系之间色彩和图案都有所联系,图案作为服饰最为重要的装饰语言,多来源于他们的族群历史、图腾崇拜和生活环境。头饰上所缠绕堆叠的织锦面料图案大多是几何排列的色彩组合。瑶族服饰上体现的图案有太阳纹、生命树纹、蜘蛛纹、龙犬纹、蛙纹、人形纹等。图案在装饰服装的同时也体现着瑶族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世界,服饰图案是传承民族文化和族群历史的重要载体。瑶族服饰的装饰图案以抽象纹样和几何纹样为主,具有主次分明、规律有序、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特点。
  (3)尖头瑶头饰色彩
  尖头瑶头饰色彩是其民族服饰较为醒目的视觉特征,直观的体现了瑶族人民的色彩审美观念。尖头瑶头饰的色彩以红黄色调为主,偏暖色系,色调主次分明、对比强烈、排列有序,每种色彩的面积、位置都有着固定的程式。尖头瑶以青黑色为底色采用纯度和明度较高的红、黄、蓝作为主要的装饰色彩,在低调的基础色调上注重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体现出凝重沉稳又不失热烈奔放的民族性格。
  四 、总结
  盘瑶作为瑶族重要的支系,其服饰文化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尖头瑶不仅是贺州瑶族的标志性服饰,也是中国瑶族的代表性服饰之一。其民族头饰造型线条流畅,层次分明,造型独特,色彩对比协调,简约美观,为现代服饰设计及历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戈.贺州瑶族服饰图案的构成要素及文化内涵[J].中国民族博览,2016(02):152-153.
  [2]孔涛. 贺州黄石西山瑶服饰艺术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8.
  [3]黄戈.刍议贺州过山瑶服饰的装饰特性[J].大众文艺,2015(15):136-137.
  基金项目:基于民俗文化的游憩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 项目编号:19YQKF0102,项目分类:地市级  项目分类: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开放基金作者简介:王雅娟(1989--)女、汉族、河南郑州市人,硕士研究生,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艺术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我不是潘金莲》是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经上映就引发了强烈反响。除了在故事的本身切合这个社会时代的一个矛盾冲突点之外,电影运用的独特的叙事方式及叙事结构也是在中国其他电影中不常见的,也是引发了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更多的解读。叙事是一部电影的根本,电影故事框架的搭建、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通过叙事所建立起的与观众的对话关系是基础。冯小刚表示"我只是一个执行导演,我负责把他的剧本拍好",尽管如此但是电
期刊
摘要:民间舞蹈表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我国人民抒发情感和展现社会现实的主要表达方式。舞蹈表演中的情绪和情感表达包含了大量的生活元素,可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为观众带去良好的观感体验。为此,本文对民间舞蹈表演中的情绪与情感表达进行了分析,希望将民间舞蹈进行广泛的传播与推广。  关键词:民间舞蹈;情绪表达;情感表达  引言:  民间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凭借其肢体语言的优美和情
期刊
采写:夏君璐  时间:2018年8月  地点:成都市  口述人:格桑洛布,1952年生于四川省巴塘县。现居成都市武侯区。1966年进入甘孜州歌舞团学习,1971年调任至巴塘县文化馆,巴塘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传承人口述史是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的有效途径,传承人作为田野调查中最主要的载体,向众人呈现他们所承载的民间文化记忆与传承经典文化的经历。  夏君璐:格桑老师您好!感谢
期刊
摘要:凤翔木版门神年画寓意深刻,风格古朴,造型夸张而不失严谨,色彩对比强烈,充满着浓郁的陕西艺术风格。秦腔脸谱艺术,以其源远流长的传承历史和鲜明的秦地民间艺术特色,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脸谱文化中的优秀代表。凤翔秦腔脸谱图式类门神年画融合了两种艺术形式,其中蕴涵的秦文化具有深刻的艺术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陕西凤翔年画;秦腔脸谱;秦文化  一、凤翔木版年画和秦腔脸谱概述  凤翔木版年画起源南肖里邰姓,至
期刊
摘要:“妙”是中国文化和哲学中所涉及的重要范畴,也是道家文化精神的产物, “妙 ”所代表的事物和“道”的某些特征相似,“妙”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的精神。  关键词:妙;美学;道家  在中国的哲学史上,“妙”和“道”有着紧密的联系。老子便是道家学说的开山鼻祖,他的学说中“道”是其最核心关键的观念,他将“道”标立为哲学最高范畴。在道家哲学里,谈论“妙”是离不开“道”的,既因为老子选定“妙”来描述“道”的真
期刊
余少好曲,常坐于戏台之前,侧目倾听,赏其神韵如飞。而今之怜人皆鲜有之,余唯于村中社日方可一睹风采。是故余常叹曰:“古艺之路已渐泥泞于今,不甚好走而问津之人亦少矣。”  是日,余踏雪而游,寻长松修竹,老梅片月,怪石峻增,深林窈窕。途遇雪骤而避于野寺,恰逢一老翁,鹤发苍颜,衣着褴褛,肤如谷皮。此翁仅携一木偶于身,做工极精,面若娇女,身姿婀娜。余甚奇,乃借以观之,竟绘有珠泪盈眶,惹人怜之。  吾二人比肩
期刊
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与其他东盟国家交流的窗口位置,区内艺术类高校教学中不仅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还彰显了国别间多姿多彩的文艺交流特色,较好的诠释了新时期加强东盟国家间人文交流的美好愿景。就目前东盟各国家的外交环境分析,文化交流的确是一种增进国家了解,拉近国家关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东盟;中泰;古典舞;合作创编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古典舞文化交流,既是立体的也是平面的,既是舞艺的切磋,也
期刊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文化,不仅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呈现出人民的思想及智慧,长期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更是给人们带来了完美的视觉及听觉体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舞蹈音乐作为舞蹈艺术文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从而提高舞蹈表演的美感及感染力,所以舞蹈音乐结构直接关系到舞蹈表演的美感,如舞蹈音乐的段落、旋律及情感结构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舞蹈表演,使得舞蹈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形成相辅
期刊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藏传佛教建筑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之一,更是作为漠南蒙古历史地域的主体区域,藏传佛教建筑装饰纹样的资源十分丰富,但如何将这些建筑装饰纹样进行合理保护与传承成为了突出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装饰纹样数字化保护为研究的出发点,对如何将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装饰纹样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搜集内蒙古召庙遗存的建筑装饰纹样,对之进行图像数据采集,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及中国传统绘制方式
期刊
亲爱的麦地啊!  我看见麦苗钻出了泥土………  我在阳光下,  在午后的阳光下,  安静的行走着………  麦地啊,我看得出来,  你已十分的疲惫。  亲爱的麦地啊!  我看见麦苗茁壮的生长………  村庄中成长的公鸡,水牛,还有人类,  期盼着丰收的季节。  发光吧!生长的麦苗!  发光吧!亲爱的麦地!  一切的一切,都在安静的生长着。  野兔,飞鸟,白桦树………  它们都在凝望着你,  也凝望着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