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律动教学法的运用效果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30798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律动教学法被放在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新教材在编排上也充分体现了律动教学法在音乐实践中的重要性。但由于许多教师对律动的教学原理没有正确地认识,没有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用个体的体态动作反应内心的听觉感受,从而使课堂教学中的律动形式化,导致律动教学无效。因此,笔者提出必须遵循律动教学原理,从教材着手,紧抓音乐要素,巧用律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要让律动真正走进音乐课堂。
  关键词:律动;有效性;策略
  在音乐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音乐实践成为音乐教师共同关注的一个课题。律动教学法,让学生用听觉感受音乐的同时,能用身心去体会音乐的情绪、旋律和节奏节拍的规律。律动教学法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对强调音乐实践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合理有效地运用律动教学法,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一、巧用律动,多角度渗透音乐要素
  律动教学可以将教材中静态的音乐要素转化为动态的学习内容,进行形象的直观教学。对低段的学生来说,律动最符合他们的天性,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也最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所以重视律动要从低段开始,在低段学生中多角度渗透律动,才能逐步增进学生对音乐知识、技能的把握。
  1.在律动中体验节拍
  节拍用强弱规律组织音乐,它决定了音乐的不同风格。低段常见的节拍有2/4、3/4拍。通过律动体验节拍,可以形象地表现强拍、弱拍的特点,带学生走进节拍。
  例如,人音版第一册教材中第三课《祖国您好》当中的演唱歌曲《同唱一首歌》,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根据三拍子强弱弱的规律,教师边唱歌曲边借助弹力小球进行律动,强拍时将球往地上拍并弹起,弱拍两拍时球拿在手上。律动的动作充分体现强拍,教师让学生“看”到强弱的对比。因此,在律动中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一目了然。
  2.在律動中体验乐句
  乐句构成了歌曲的结构,单单聆听后划分乐句,会让学生难以把握,而用律动的方式进行乐句划分,会更加清晰明了,让学生更容易明白乐句。
  例如二年级下册欣赏的乐曲《加伏特舞曲》,这是首4/4的乐曲,乐曲的每个乐句有两个小节组成,每一乐句都以长音二分音符收尾,很有规律性。教师可以借助小球进行律动,在老师敲击小鼓的鼓点中,学生走成一个圆圈,选一名学生抱球站在圆圈内,音乐响起时,圆内的学生随着音乐绕圈行走,在乐句长音处,将球传给第二位学生,并交换两生的位置,其他学生站在原地拍节奏。以此类推,直到音乐结束。当音乐结束后,请学生说一说共有多少人有出来律动,此时,教师再介绍乐句和人数的关系,学生很快就会明白了。
  二、巧用律动,全方位体验多声部
  新教材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创设的空间,立足于教材,笔者提出可以为歌曲加声势律动,以感受多声音乐;可以为歌曲前奏加多声部律动,体验多声音乐;可以为歌曲加体态律动,来体验轮唱的效果,感受音乐的丰富性。
  1.为歌曲加声势律动,感受多声音乐
  声势律动将身体当做乐器,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与音乐相融合,声势律动常用拍手、拍腿、捻指、跺脚的动作发出声响组成固定音型为音乐伴奏,听觉上形成了多声部的效果。
  人音版第八册《白桦林好地方》,是2/2一首拍的歌曲,旋律优美,每一乐都由4小节组成,且节奏大同小异。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典型节奏设计声势律动。
  加上声势律动后,不仅让歌曲更加饱满有趣,还增添了多声部的效果,使学生准确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型,更是增加了感受多声音乐的经验。
  2.为前奏加多声部律动,体验多声音乐
  歌曲的前奏是音乐的第一印象,学生能从前奏中听出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在前奏加入多声部律动,可以使歌曲主题更加形象。深入挖掘教材,会发现教材中就有比较多的素材可以为前奏进行进行二度创作。
  如第一册第六课《爱劳动》,这个单元的活动与编创中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练习,是一组生活中的劳动动作,有扫地、擦桌子、修椅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为这三个动作填上拟声词。
  扫地:刷-
  擦桌:擦 擦
  修椅:咚咚咚
  在熟练的基础上,请学生一边律动一边发出声响,并且加大难度,什么时候进入,需要看老师指令。
  三、巧用律动,多层面绽放创意
  音乐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律动感知、体验、享受音乐之外,还应指引学生在律动实践中创新。让律动进行一次突破,使学生的音乐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1.探索律动,激发创造力
  经过律动训练后,提高了学生音乐感知的能力,促进学生从初步尝试律动到自觉运用,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如四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巴赫的《小步舞曲》,这是一首三拍子的乐曲,舞曲韵律很强,教师播放主题音乐,引导学生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行走。
  教师提醒学生探索出不同的走路方式,可以用脚跟走路、脚尖踮起走、螃蟹走、大步迈开走、小步前进、碎步后退、内八、外八字走路等方式表现听到的音乐。
  教师用强弱弱的力度弹奏音乐,学生根据听到的音乐力度进行不同的走路方式。
  按照乐句,教师即兴停顿,学生停止走动并做出有个性的造型。
  时间久了,还可以提出更多的探索方式。学生的创意无限放大,让课堂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样的律动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得到了与同伴合作的心灵愉悦,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每一次的律动实践都是一次新的创造,常创常新。
  2.联系生活,创新更简单
  生活经历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联系生活实际,打开学生的记忆储备,为律动的创新,输入更新鲜的素材。
  例如,第三册第七课中的歌曲《大海》,这是一首3拍子歌曲,优美动听,表现了大海的波浪起伏。教师指导律动时,可以先让学生感受3拍子的律动,再请学生想象大海、海边都由些什么?用“XXX”或者“X--”表现你想象的大海。
  接着教师播放歌曲前奏,请学生随着音乐按照节奏完成律动组合。课堂上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收获着律动带来的欢悦。给学生一个平台,他们就还你一个精彩纷呈的课堂。
  总之,只要教师遵循律动教学法原理,对教材分析透彻,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有效的律动教学策略。律动教学一定是音乐课堂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什么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律动也是如此,必须将律动教学贯穿于每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地累积下去,才能提高律动教学的质量,才能让律动真正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音乐律动园地》程煜主编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王耀华、王安国、吴斌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作者简介:许海瓯(1982.02-),女,汉族,瓯海,一级教师,女,大专,郭溪第三小学,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教学过程当中,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课后作业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加深理解,还能起到很好的温习效果,是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一个途径。本文将通过对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后作业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出更加高效的课后作业设计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后作业  引言  课后作业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尤为关键的一项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好语文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都会有很大帮助,理解能力的加强离不开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努力。根据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般语文学习不错的学生他们的情商非常高,而且,语文学习对于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广大的教师群体应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使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中进行高效学习,不断提升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作业布置过程当中存在着作业难度较大、数量较多的问题,致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只能进行重复的机械劳动,导致作业的重要作用无法在语文学科当中体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作业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就需要采取更加多样化的作业布置形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完成作业的乐趣,爱上语文学科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多样化  一、抓住课堂,及时进行随堂练习  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的学科
期刊
摘要:初中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班级管理策略,提高日常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文中以初中班主任日常管理为着手点,分析整合情感教育与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日常管理;情感教育;整合措施  新课改背景下愈发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情感教育,这也是初中班主任日常管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的内容,通过渗透情感教育,可以
期刊
摘要:保育教育活动常规是幼儿园以幼儿发展特征和教育规律为根据,基于幼儿一日活动对保育和教育工作提出标准要求。它不仅关系到幼儿园整体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影响着其他教学工作的实施和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所以当前采取精细化管理手段对于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来说具有现实意义,这要求幼儿园要注重精细化管理的运用,将其渗透在保育教育活动常规中,从而有效规范幼儿园一日活动,为幼儿创建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身体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对现有的体育教育进行改革,以全民健康视角为指导,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特别是在现阶段的青少年成长中,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不管是在力量、速度,还是爆发力方面,甚至出现了不如中学生的情况。因此,在现阶段的高职体育教育改革中,必须要对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采取有效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核心素养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也能有效提升我国的教育竞争力。在英语学科中,阅读教学是主要的内容之一。因此,课堂中就需要作出改革,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改进相关的教学方式,有效指导学生英语课堂的阅读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方式和途径  引言  在现阶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学的重要改革之一,也
期刊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更不能止步不前,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把新手段新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尤其是让学生参与实践锻炼,让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去验证知识,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艺术设计;专业比赛  新时代的快速发展,智能化产品时代的来临,社
期刊
摘要:随着融合教育的兴起,特殊教育教师在听障儿童融合教育中的角色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综合运用了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及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等理论,通过对徐州SY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现状的了解分析,发现特殊教育教师在听障儿童融合教育中主要扮演了教师、家长代理人、心理工作者以及同伴四个角色。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听障儿童;融合教育;角色  一、研究背景  (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产生量大且传播速度快,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传递正能量,同时也不有不少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与正确价值观形成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新媒体时代需要强化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让其内化与践行核心价值观。本文分析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双重影响,针对这个时代背景下如何培育核心价值观,促使其在生活中践行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育;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