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
【简释】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2.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元史·郝经传》)
【简释】(用兵之道在出奇制胜,)聚集时如同山丘般无法撼动,分散时如风雨般无处不在,像闪电一样迅速,像鹰鹘一样敏捷。
3.学校者,士之所受教,以至于成德达材者也。(《元史·虞集传》)
【简释】学校是士人受教育,修身养德,成为人才的地方。
4.力无所用与无力同,勇无所施与不勇同,计不能行与无计同。(《元史·郝经传》)
【简释】有力量却派不上用场,这就和没有力气一样;真勇敢却无处可施展,这就和不勇敢一样,有计策却不能得到施行,这就和没有计策一样。
5.为国之道,在立法、任人二者而已。法不徒立,须人而行;人不滥用,惟贤是择。(《元史·商挺传》)
【简释】管理国家的方法,在于立法和用人两方面罢了。法不能白立,需要有人去执行;人也不能滥用,要选择贤才。
6.天下未尝乏才,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理势然耳。(《元史·李冶传》)
【简释】世上不缺乏人才,寻求就能得到人才,放弃就会失掉人才,这是事理发展的趋势。
7.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元史·李德辉传》)
【简释】天地之间,人才能活多少岁啊?怎么能够像草木一般慢慢腐烂而默默无闻呢?
8.白首穷经,诲人不倦。(《元史·张特立传》)
【简释】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活到老,学到老),教导学生而不知疲倦。
9.身不怀币,口不论钱。(《元史·刘敏中传》)
【简释】身上不揣錢,口中不谈钱。
10.嫌疑之际,君子所慎。(《元史·拜住传》)
【简释】在可能产生嫌疑的时候,君子应该小心对待。
11.睦亲之义,但当资以金帛。若使从政而违法,吾不能徇私恩也。(《元史·耶律楚材传》)
【简释】使亲族和睦的道理,只应是用财物资助他们。假如他们做官犯法,我不能为了私情而放弃原则。
12.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元史·许衡传》)
【简释】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去拿,这是绝对不可以做的。
小链接 朱元璋的语言原则
朱元璋提倡语言浅显通俗,因而宋濂修《元史》时,强调“文词勿致于艰深,事迹务令于明白”,所以《元史》叙事明白易懂,还保留了当时的不少方言土语。
【简释】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2.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元史·郝经传》)
【简释】(用兵之道在出奇制胜,)聚集时如同山丘般无法撼动,分散时如风雨般无处不在,像闪电一样迅速,像鹰鹘一样敏捷。
3.学校者,士之所受教,以至于成德达材者也。(《元史·虞集传》)
【简释】学校是士人受教育,修身养德,成为人才的地方。
4.力无所用与无力同,勇无所施与不勇同,计不能行与无计同。(《元史·郝经传》)
【简释】有力量却派不上用场,这就和没有力气一样;真勇敢却无处可施展,这就和不勇敢一样,有计策却不能得到施行,这就和没有计策一样。
5.为国之道,在立法、任人二者而已。法不徒立,须人而行;人不滥用,惟贤是择。(《元史·商挺传》)
【简释】管理国家的方法,在于立法和用人两方面罢了。法不能白立,需要有人去执行;人也不能滥用,要选择贤才。
6.天下未尝乏才,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理势然耳。(《元史·李冶传》)
【简释】世上不缺乏人才,寻求就能得到人才,放弃就会失掉人才,这是事理发展的趋势。
7.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元史·李德辉传》)
【简释】天地之间,人才能活多少岁啊?怎么能够像草木一般慢慢腐烂而默默无闻呢?
8.白首穷经,诲人不倦。(《元史·张特立传》)
【简释】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活到老,学到老),教导学生而不知疲倦。
9.身不怀币,口不论钱。(《元史·刘敏中传》)
【简释】身上不揣錢,口中不谈钱。
10.嫌疑之际,君子所慎。(《元史·拜住传》)
【简释】在可能产生嫌疑的时候,君子应该小心对待。
11.睦亲之义,但当资以金帛。若使从政而违法,吾不能徇私恩也。(《元史·耶律楚材传》)
【简释】使亲族和睦的道理,只应是用财物资助他们。假如他们做官犯法,我不能为了私情而放弃原则。
12.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元史·许衡传》)
【简释】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去拿,这是绝对不可以做的。
小链接 朱元璋的语言原则
朱元璋提倡语言浅显通俗,因而宋濂修《元史》时,强调“文词勿致于艰深,事迹务令于明白”,所以《元史》叙事明白易懂,还保留了当时的不少方言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