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沙洲地区大型取水工程设计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ashe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池州市供排水责任有限公司江口水厂取水工程设计取水规模为30×104m3/d,为近年来长江流域沙洲地区大型取水工程。工程取水头部采用了两根DN1 400桩架式取水头部,伸入江中达29 m,较好地避免了取水水质受岸边泥沙的影响;针对取水点岸边水流急、岸线冲刷严重的特点,取水头部管道入岸处采取了软连接、桩基大体积镇墩、大面积抛石、上下游护岸及设置浮标等多项防护措施,确保取水工程顺利施工及安全运行;针对取水管道埋设深度深、长度较长、沿线地质条件差及地形复杂、常规开挖基坑支护费用且施工风险高等特点,设计通过多
其他文献
针对核相关滤波算法(Kernel Correlation Filter,KCF)对快速运动目标跟踪精度较低、实时性较差的问题,提出多策略融合的快速核相关滤波(Multistrategy KCF,MSKCF)算法。该算法基于KCF框架,融合多个策略,将Faster Regin-CNN网络结构、特征极差、滤波尺度因子引入目标图像识别窗口标定和尺寸自适应更新,解决了识别窗口与目标大小不适应的问题,实现了
期刊
为探索实现数字图像相关法对岩土材料CT图像的分析计算,借助可进行原位单轴压缩的CT扫描实验系统,实时记录了石膏试样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CT图像,比较了采用不同相关系数、不同子区大小进行图像相关计算时的搜索匹配精度.针对子区线性小变形特点,利用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位移场表达式,求导得到应变场,提高了应变计算的精度.分析结果反映了岩土材料内部非均匀变形的特征,揭示了单轴压缩下张拉破坏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采
期刊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5月5日18时0分,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8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期刊
5月8日13时49分,三朵巨大的红白"伞花"在酒泉东风回收着陆场上空盛放。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仿佛按下了慢放键,摇曳着向地面降落。新一代载人飞船是面向中国载人月球探测、空间站运营等任务需求而论证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试验船于5月5日18时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在轨飞行67个小时,完成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
期刊
对于轨道交通和智能监控而言,主要是通过射频识别和无线传感来实现的,在当前轨道交通智能监控上加以运用,能够让轨道交通有着更加透彻的感知,提升其信息处理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在轨道交通智能监控背景下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
期刊
As the role of missions and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in outer space becomes more and more essential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many earthly problems,such as resource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problems,and
期刊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对电池的需求也随之升高,人们习惯地去购买不同型号的电池,以满足不同物联网设备的需要。据统计,每年全球消耗的电池达数十亿。而废旧电池除了造成环境污染,频繁更换电池造成的成本问题也不容忽视,该如何在无需担心电池续航的前提下,更好地实现物联网应用的发展?
期刊
为探明色季拉山迎风坡土壤物理性质垂直地带性空间差异,对色季拉山不同海拔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分析,以期更为精确地了解该区域的水土流失潜在发生危险性。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总均值、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68~1.02 g·cm~(-3)、60.86%~68.52%、51.26%~59.45%和9.07%~11.19%。饱和含水率和毛管含水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二者从大到小均依
期刊
In this paper, the temporal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arget and background pixels are used to detect dim moving targets in the slow-evolving complex background. A local and global varianc
期刊
树木对雨水径流产流过程具有直接的影响,然而我国在城市雨水管理或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研究和实践中对树冠的截留作用关注较少,城市范围内已有或可种植的树木所具有的雨水控制潜力未得到足够重视和挖掘。在美国,树木作为一种雨水控制设施已被纳入雨水规划和技术手册中,在削减城市雨水径流、降低工程投资等方面发挥作用。基于美国部分雨水规划、设计手册及相关技术报告,对树木雨水控制功能方面的研究概况、实际应用以及设计要求等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