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在的静默与忧伤:读杜涯诗集《落日与朝霞》

来源 :扬子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bm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落日与朝霞:杜涯诗选(2007—2015)》是杜涯于2016年出版的诗集,主要收录的是2007—2015年的作品,另外也收有前期代表作和未曾收入以前诗集的短歌。《落日与朝霞》延续了杜涯一贯的诗风:以沉郁的情感书写生命的悲凉、永在的忧伤。在对生命、时空、回忆、苦难的追问中,寻找和思考自我乃至全部生命存在的意義。“惆怅”“忧伤”“哀愁”“彷徨”常常是杜涯诗歌的关键词。
  一
  那么,对于认为“‘写诗’,是一个诗人对抗内心黑暗的工具,也是对抗必将到来的死亡的一种方式”①的杜涯来说,是什么构成了其诗歌“永在的忧伤”的底色?她又该如何对此进行言说?
  其一,书写一个“只能远眺、思念,无法回去,也无法触摸”的故乡往往使得杜涯的诗是一首“忧歌”。对故乡、童年的回忆是杜涯诗歌的重要主题。童年经验是杜涯写作的永不枯竭的资源,也是她反复诉说的对象,而她的童年经验又是与故乡联系在一起的。杜涯诗歌中对故乡的书写既不是田园牧歌式的,也不是启蒙批判式的,而往往是以抒情的姿态对故乡进行回望和观照。杜涯自述“无论我在哪里/在光阴还是在山水,在这里还是在远地/我都在他们中间”(《秋天之花》),可以从中看出她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对故乡强烈的归属感。也正因如此,诗集《落日与朝霞》中的故乡的旧日过往是一段充满白云、蓝天、星辰、麦田等自然意象的“澄澈的时光”,而这段“澄澈的时光”有时又是在对母亲的回忆中构建的:“妈妈,我又想起了那片麦田/就是我十二岁时你带着我走过的/那片已成熟的六月的麦田/它是那么的金黄,天空也多么蔚蓝/六月的熏风每日都在麦田上来来去去/黄鹭又是藏在什么地方,叫声那么空灵悠远”(《麦田》)。杜涯以一种回忆式的感知方式抒发对母亲的深切的思念,也传达出对有着“无限光明和温暖”的故乡的寻找。尤其当杜涯面对着无法融入的“满城的欢乐”和拥挤的人群时,她对故乡温情的找寻更显义无反顾。
  杜涯常常如此深情地诉说:“那么让我回到儿时吧,那里只有/父慈母爱,一片白云,头顶纯洁的星星”(《忧郁》),可以从中读出杜涯对乡村传统伦理道德、对亲情、对和谐自然的尝试性回归。然而,真实的乡村图景却是村民努力进入城市寻找生存出路,作为现代化象征的城市正在打破乡村的宁静甚至榨取乡村的价值。因而,杜涯诗歌中的故乡可以说是她为在大地上漂泊、游荡、无所皈依的灵魂所虚构的“精神之乡”,在这里,灵魂可以诗意地栖居,“不再回首,不再悲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温暖的源头的故乡并非实指,更多是被赋予了美学的意义,因它是“一场永不再回来的云烟”,所以说,快乐是短暂的,忧郁是永恒的。
  其次,时间的流逝和人世的无常使得杜涯诗歌有一种“千山望断的永伤”。敏感的心灵以及多年的医护经历使杜涯既对时间的流逝有异于常人的感受和共情的能力,也使她对生命的脆弱以及生命逝去的悲凉有更刻骨铭心的体验,因而她的诗中常含有一种因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而产生的“旷世的哀愁”。对逝去的旧日时光的无可把握使杜涯常常发出如此感慨:“时光的长河带走了爱、温暖、欢乐”(《空旷》),“过往的日子、温暖/都成了昨日/往日的一切,存在/不会再回来了”(《鸟啼》),“过往的日子、温暖、星空,都成了昨日/而昨日,是一场永不再回来的云烟”(《悲叹》)。生命的消散与人世的无常往往让杜涯陷入空茫感:“岁月,却不因我对它的关注/而改变什么:生命终是/如东风无常”(《岁末诗》),“一切皆是过往,飘逝,云烟,远路。/而我也是一场终将飘逝的云烟”(《云烟》)。然而,时间的无情流逝与人世的反复无常并没有让杜涯深陷虚无,相反,她开始思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年年开在树上的繁花/究竟为了什么事情/要来到这寂寞人间——开在寂寞的庭院,寂寞的路边/寂寞的山坡,寂寞的河岸”(《问为何事来人间》),“在秦岭,我看到无名的花开了/又落了。我站在繁花下,想它们/一定是为着什么事情/才来到这寂寞人间”(《无限》)。在此,杜涯重复言说着感伤记忆、往日往事,进而通过独特的生命经验激发出对生命痛楚记忆的回溯,最终传达对生命存在的深沉的发问。面对有限的回忆与生命、无尽的苦难与虚无,杜涯的写作虽充满忧伤的气息,但并没有陷入绝望的情绪,而是以反抗虚无、“反抗绝望”的姿态书写着有限与永恒、此在与永在。
  再次,杜涯对自己“农民的女儿”身份的强烈认同感使得她常常将观照的目光转向乡民,然而面对无助的乡民和他们的苦难,诗人深感自己的无力与语言的苍白。诗歌只能记录却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让诗人只能忍住泪水,低头,沉默。在叙述乡民的遭际时,杜涯往往以一种质朴平和、宁静内敛的笔法不动声色地将底层的苦难融入充满温情而又露出隐隐忧伤的氛围之中。杜涯写挖煤工:“他不知道,在雄厚煤层啃吃多年/他的双肺、肝和胃肠已变为煤炭”(《挖煤工》),写乡民:“他们都是春灌秋收的乡村农民/每天都为粮食、年景和雨水操心”(《秋天之花》),写深受病痛苦扰却只含泪祈祷的乡村女人,写吃最简单廉价的食物干最辛苦活计的进城民工……可以看出,尽管杜涯对乡村乡民怀有细腻的温情,但她并没有在对乡民黯淡的命运进行书写时遮蔽掉他们身上的怯懦与无知,她以一种节制的抒情为读者呈现了客观真实的乡村生活图景。
  更可贵的是,杜涯并没有停留在对此刻此在的书写,她将笔触伸向了乡民的世代命运,书写普通人乃至人类的全部情感:“人们依旧在日月里劳作、生活/沉默,和平,忍耐,世代不息”(《落日》),“这些世俗的事情,苦乐的气息/使得他们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时代延续,生生不息”(《秋天之花》),“你们的身后,是世代的命运、凄凉、苍茫”(《漫步》)。乡民的寂寞的命运似乎从来如此,他们世代如此:默默耕耘,静静承受,满身劳绩,悄然生存。正如杜涯自述:“春来秋往, 在穷乡僻壤, 在不为人知的地方, 他们默默地无望地活着, 然后生病, 老去, 一代一代就这样过去了。”①同样面对生活在广阔的“厚土”之上的人们,李锐亦有类似的感慨:“他们就像黄土高原上默默的黄土山脉,在岁月中默默地剥蚀,默默地流失……”在无穷无尽的时空中,任凭岁月辗转,斗转星移,他们的善良或宽容、沉默或无奈、坚硬与软弱都将继续。从具体的个人的苦难经历上升至人类普遍的永恒的苦难,从具体的日常经验出发,指向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因此,杜涯对生命的洞彻和对底层的书写都更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   杜涯的诗歌往往在回忆中展开,缓缓道出对故乡的眷恋、对时光流逝的哀叹、对乡民生活和精神困境的无奈,自然流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哀愁。其中,杜涯又常常以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手法进行抒情的叙事或描写,从而使得这种哀愁挥之不去,久久萦绕。
  二
  然而,不知节制的抒情容易流于感伤主义,而流于滥情则会伤害到诗歌的真与美。杜涯应是深谙此理,她诗歌中的抒情是节制的,又常以叙事、玄思等因素冲淡忧伤的情绪,使得诗歌“哀而不伤”。
  首先,杜涯的诗歌是向内的,似乎她不为倾诉或宣泄,只为叩问或寻找,所以她的诗歌世界是自足自为的。诗人将读者带到河流岸边、树林深处、带到麦田、溪涧、谷地、高冈,给予读者的是沉默或宁静。在那里,诗人和读者都是静默的感受者和倾听者,生命被理解为一种声音、一种倾听。“听见风从头顶的树木上呼呼吹过/听见四周树木的微微摇动/几片去年的枯叶擦过树干,掉落地上/发出了春天唯一的声响”(《空旷》),“我听见夏日天空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晴朗地高悬/熏风年年地从那片麦田上悠悠吹过/消失于远方的沉寂”(《麦田》)……杜涯在诗中反复书写“我听见”“我听见”,这便是将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化的过程,这也是其诗歌抒情性浓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杜涯的感受中,一棵山楂树、一场春雨、一次落日、一树的紫楝花、春夜的晚风、高悬的星空、积雪覆盖的原野……都能在她的世界中唤起沉思和遐想。声音、色彩以及对事物的整体感受,使得杜涯的诗歌富于生命感。对万事万物的倾听和感受基于诗人杜涯所选择的“沉默”:“诗歌的最高境界是沉默……沉默是一种完成后的状态,是一种终极的高度,非经历深厚的生命不能抵达”①。正是由于杜涯丰富而曲折的生命经历,才使得她选择“沉默”以获得倾听和感受世界的可能性,所以她才想“告别我的浮泛,名声,语言/告别修辞,事物的准确或谬误”(《偏远》)。诗歌正是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的表达,而这样的“沉默”的姿态或许正如鲁迅先生在《野草·题辞》中所言:“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即使面对无可把握的流逝的时间、无力左右的消散的生命,杜涯也没有陷入虚无,我想是她诗歌中那些恒常的乡村风物以及永恒的自然意象使得她能够对抗无力感和虚无感。杜涯在提到自己诗歌中的“永恒”时说,在经历了毁灭性的打击之后,“我把关注的目光从早年的时光、生命、流逝等上面转向了更为深远开阔的地方:无限、永恒、终极意义、宇宙的思想和精神以及生命的归宿等”②,所以她的诗歌多是“永恒的自然”的意象。《永在》一诗集中了象征着永恒和无限的自然意象:“向蔚蓝的天空说高远、浩阔/向辽阔的大地说承载、宽广/向西沉的落日说完美、温暖、忧愁、庄严/向黄昏说广在、信赖、辉光/然后向星空说恒久、崇高/向朝霞含泪,轻轻呼唤‘爱友/向永恒的自然、永恒的存在/缓缓注视’。”永恒闪烁的星辰、永在的辽阔大地、常在的深邃天空、恒久的温暖落日,有力地消解了因事物或生命流逝帶来的伤感,同样也使诗歌的境界上升到对“终极意义”的追问上面。日升日落、云卷云舒、人来人往:“日月运行,年节更替,人们的生活继续”(《北方之星》)。正是这循环往复而又生生不息的时空、万物,让诗人感受到人之力量的有限,也让她感悟到宇宙的宽广和慈悲。也正是由于诗人从永恒时空中得到的领悟和理解,她内心也慢慢趋于平静,诗歌表达也不再执拗,趋向明朗和澄澈。而诗人对永恒的彼在的询问和寻找使得她的诗歌不再仅仅是个人生命痛楚的反复诉说,而具有一种哲思的意味,显示出宽阔深邃和宁静和谐的一面。
  其次,杜涯从有限入笔,涉及对自然和生命的伦理思考,也在自然中感受着“常”与“变”。诗人对无限、宇宙的思考便涉及到与日常乡村风物不同的意象群——星空、山林、云霞、日月,这些意象都浸透着某种精神意蕴,承载着诗人对“纯粹之乡”的寻找。这些自然意象在杜涯的诗歌世界中似乎是神谕或者神性的象征,它们或让诗人理解有限:“在日月升降里,我也不过是岁月的芳草”(《秋景》);或让诗人领悟永恒:“一切走在落日里永留/一切也都在落日里苍茫、凋谢、永恒、温良……”(《落日》);或让诗人完成某种转向:“朝霞和落日教育我,充盈我/我敏察并清澈”(《远方之光》)。在这里,自然风景已经不再是具体的此时此景,而是诗人精神世界深处的神性体验对自然的投射和外化。此外,诗人还常常用“你”来指称她所寻找的永恒的光明存在:“我将在人世间阅尽沧海/而你是我的守护、光辉、神圣的恒在/有时我在大地上坐下来,有时我站在河边/或者当我站在旷野上,人世的春秋在风雨里代谢/那至爱者从天空中垂下慈爱的眼睛/问我这飘零者在人世是否安好”(《致星空》);“命运,让我怎能怀疑你的光芒/——当你在我的前边出现/当你夜夜升起在深蓝的夜空”(《四段诗》)。宇宙深处的“至爱者”以善意和怜爱关注着人世间的每一个个体,以宽容和慈悲接纳并安慰着人世的每一个灵魂。诗人用“你”这一指称,让那“至爱者”不再是一个遥远而无法亲近的对象,也不仅是一个承载诗人情感寄托的客体,而是可以和诗人或所有人亲近并交谈的形象。
  三
  可以说,杜涯的部分诗歌都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泛神论色彩,尤其是在《落日与朝霞》这部诗集中。自然融于神之中,自然是神或神性的体现,自然是“神体之庄严相”,所以诗人肯定自然,相信自然,依赖自然并以自然为“爱友”。然而,太阳升起终会落下,花开终会花落,沧海亦会变为桑田,所以诗人在自然之上找到了一个更为永恒的存在,那就是不会消逝的宇宙的光亮,也就是诗人所谓的“至爱者”,即“无边无际的慈悲/无边无际的爱、荣光,以及永恒、完整、宽广……”(《北方之星》)。杜涯在诗集《落日与朝霞》中依托自然表达的是对生命、时空、永恒的思考。对于永恒存在的呼唤与寻找实则包含着诗人对生命归宿的不停追问:人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寻找无限的意义?倘若人世已然艰难,人又该如何安放漂泊无依的灵魂?人终将归于何处?生命的归宿是虚空还是永恒?杜涯也曾在《致星空》一诗中如此追问:“在过往的年月里我曾想:我将归向何处?/我曾想:你在哪里啊,哪里是你的路途、方向?”“是否我再也回不去,是否一切一切都已晚?”“为何还没有一条归途,一个可向着永恒至粹的方向?”诗人一边追问,一边在星空之下思索,终于,诗人感悟到:“星空依旧在头顶高悬,万年的无声里仿佛有/耐心的等待,我知道在它的天心青茫的深处/有一双慈祥的眼睛,有一座光明的城/当我抬头看到星空的浩瀚、深邃、温暖/我知道:漫漫的回去永远不晚。”在诗歌的前半部分,诗人还在为归途的方向感到迷茫,后面就在对浩瀚星空的领悟中得到答案,而后又以“我知道”“我知道”表达对希望和信仰的坚定信心。但事实上,杜涯追问的最后指向是“纯粹之乡”“万有的精神”“永恒的存在之光”“万有的光明”等具有神性的抽象词汇,也就是说寻找和追问的结果不一定是一个确定的答案,仅仅知晓远方某处有永恒的存在这一事实就足以支撑诗人对抗黑暗和死亡,也能够让诗人重新寻找到希望和信仰,重建生活和写作的信心。正如汪政老师所言,“宗教般的领悟与启示是永远没有终极的,它不似尘世间具体事情的解决方案,因此,宗教式的追求便永远呈现为过程,而不是结果”①。   也正是在对“无限、永恒、终极意义”的追问和思考的过程中,诗人才意识到无论是“光辉”“荣耀”,或是“忧郁”“惆怅”,还是“动荡”“漂泊”,在无边无际的时空中都会成为过眼云烟。既然如此,何必执着于曾经的痛楚和记忆?因此,杜涯以往诗歌中往往以死亡或黑暗为主题的童年在诗集《落日与朝霞》中却常常是“爱、温暖、欢乐”的象征,虽然杜涯也写村民对她指指点点,但她还是说“善良和宽容使她们接纳了我的归来”(《北方之星》)。可以说,对永恒的思考、对宽广的理解不仅让诗人与他者、过往取得了谅解,也让诗人和自己曾经的苦难得到了和解。杜涯曾在《自述》一诗中写到她与生活、与命运越来越难以弥补的决裂:“世界上无人能够帮助我/‘这是命运’,我曾这样想。它冰冷的目光/望向以后的岁月:在省城,我抓取生活/却迅速抓住了疾病、背叛、卑污、诋毁/春天里的门窗一扇扇关闭了起来。”诗人曾遭受到被背叛、被诋毁的致命打击,也曾因此沉浸于无法言说的巨大哀愁之中,但也就是在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永恒存在的追问的过程中,诗人开始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宽容的胸怀理解并谅解曾经的苦难:“苦难/以前它是我身体里的障碍物/如今它是一颗珍珠”(《漫步》);“这苦难的不离不弃终究给了我礦藏,/内心的足够的力量,/镇定的火焰,/和面对凛冽寒风的人群中的/光辉的尊严”(《心绞痛》)。并且,苦难将成为诗人前行的支撑和力量的来源:“于是我将活下去:成为精神/带着身体中可以抚摸的孤独、刚硬/和内心闪闪发亮的风景般的温柔的疼痛”(《忧郁》)。诗人与生活的裂缝渐渐被广阔自然所象征的宽容与慈悲所填补,诗人充满对命运的忧伤和凄怆的心渐渐被永恒而温宁的明亮所在所抚慰。杜涯在诗集《落日与朝霞》中不再重复诉说个人生命的痛楚,而是回到精神和内心深处,通过对生命的洞彻和感悟建构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诗歌世界。
  杜涯的《落日与朝霞》是一部在过往回忆里思考生命的伦理、在有限的生命里思考永恒的诗集,既有其一以贯之的“感时伤怀”的沉郁诗风,又有形而上的哲思意味。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时间流逝和人世无常的无奈以及由乡民的苦难经历而产生的无力感都使得敏感的诗人把诗歌谱成一首首“忧歌”。杜涯在经历许多苦难之后,开始尝试以形而上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生命、永恒、无限、终极意义等,而这样的玄思使得杜涯诗歌不至于流于简单的伤感。在《认识》一诗中,杜涯先是回忆了小时候仅仅将蝉视为玩耍对象,而后写成年认识到蝉作为一个弱小生命体对光明的热爱、赞美和颂唱,最后写到夏日天空的庄严、神圣和“世界之光”的炽烈。在这首诗中,诗意是不断向上的:由具体物象——“蝉”入手,最后完成对生命、自然、永恒的思考。我想这不仅仅是杜涯对蝉认识的改变,也是她对整个世界认识的转变。可以说,杜涯的诗歌创作以及其诗歌中对生命哲学的思考都将是这样一个不断否定与重建、不断靠近与远离的状态,也正因为这样的未完成的状态,杜涯的诗歌世界才更丰富与深邃。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期待之物常不肯如约应许。  选择一个适当的节日,  降温,结冰,关照我的浅薄如海。  为何明明切中蜉蝣的命运  却不能清晨敲钟,落日醍醐  或立身平稳于水面。  醉心于几个耳热酒酣的夜晚  却不能叫出名字,说真心话  用冒险游戏的方式。唯一失重的感觉  是我的心脏,试图标刻永恒的  全貌,却悬而未决。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都还不够快?  不够完整?所以无法在邮戳的截面,  令时间满意。昨日冷意乍现
期刊
你应该知道,这玻璃窃取了  不该外露的交谈  以及你的面色  每一场风雨,都是季节的一次感冒  它的体弱是令人担忧的  我从掉落的头发本身  探究蓄养阳光之法  因为在试图扦插失败之后  只能另辟蹊径  我种下的时日,始终没能发芽  我只好  在瓶中养上母亲爱的花  陽光主动来看它  母亲啊  我终寻得  收集阳光之法  你看那阳光与花交谈得  如此和睦  他的安静犹如雷鸣  他白天有夜里的安静 
期刊
峰顶之上的风来自神的吐气,  在气流中滑翔的都是他的幼子。  吞吐山气的鹰隼毫不顾忌,  我们被繁复曲线惊异的乡下面孔。  有那么一瞬,草海上的云层被它搅散了,  降下数根带着宗教意味的光柱。神迹  向我们展示了高于自我的部分。  坚硬的喙,有时啄食我们落脚的松子树,  振动会传达心口,为你送来外交的請柬。  短暂的停歇后,它是怎样脱身于羽翅,  沿着你对造物贪婪的视线回到空中  借助一意孤行的倒
期刊
每当凌晨,我都会再一次  爱上写诗  坐在静谧中  我至少写了十五行  重新爱上楼下那棵梧桐  十五次。  窗外,新落的叶借助我的想象  重新变绿,变得充满  无限可能,仿佛  我的手指轻轻一碰  它就能发出清脆的琴声  可想象终究是想象  叶子一夜就盈满了灰黄  是因为寒夜漫长  还是秋风萧瑟?  清晨醒来,世间的一切  重新与我有关  晨光陷在掌心  梧桐叶铺满窗台  飞翔带着小鸟轻轻离开  
期刊
山中的事物  我的愧疚令我看到了乌云  乌云中,山巅是溪涧边踏春的人头  恍惚间,他们是清癯的羊群  沉默于一场山雨之前的天色  一扇窗  我的偏见是暴雨中  安静下来的一扇窗  窗外,有青山,有绿水  也有我,这一生割舍不下的事物  一束光  夏日清晨的微凉  是一束光  忽远忽近的  几声鸟鸣是一束光  石壁上恣意生长的蒲公英  是一束光  醒来又睡去的腕表  是一束光  书中那些被伤害与侮辱
期刊
我们相隔甚远。  每一天,我踱步到窗前  ——那开败了的花,如火球滚落。  你可能听不见我的自语。  我们相隔甚远。  我把旧棉鞋缝了又缝,像古时那样。  我们相隔甚远。黄昏到了,你就  遥望窗外,你看那  秋天的麥秸秆,大片大片燃烧起来  ——是我在爱你。  颜色  一直到黄昏。竹楼里,或者  群山外的一切。都与你  毫无关联。  你坐在石凳上。看着  烛台下。老妇人补衣裳  也补一场雨过后,水
期刊
这首先是一条河  汹涌,绵延,绿中杂着内河水的黄  扬子江  非是它从南京穿流而过  而是南京城浮在江面上  宛若一叶系在山边的古筏  青绿的江水  分支、汇聚、交错,滋生出  长云如蛇,漫天湿润  遍笼在人类的所有造物之上  还有城里的每个居民  每一个男人、女人、孩子  都属于这条河流,  属于这一廊烟波。  别忘了距今一千四百年前  诗人李白的漫长漂泊  记得他来到南京城  于凤凰台拾级而上
期刊
每周六次,少年在负一层的仓库里  搬运行李。要留一次,把自行车骑到  十里之外,与一周思念七次的姑娘  练习接吻。白杨叶片,彩绘彼时的  青葱之心,他将它们折叠成船,放还  堤坝以外——长裙,每每蓬松骑行时  风的醉态。离别时他才拿出所有糖果  “一天兩粒”,以待甜味将尽,他再从城北  骑行而来,将自己摊平在她的手上  夏日绵绵,浅滩的鹭随少年飞了一会儿便进入  余下篇章……  飞凤街南,钟楼将发
期刊
李栋梁,1995年生于江苏徐州,现居湖南长沙。  争 吵  骤然起,他与她把身体里的钉子摔出来  那些年的风花遇到这些年的雨云,钉子就砰砰砰砰落了一地。围观的人踮着脚  小心地盘旋于尖锐的小号与低沉的大号之间  这两把号也曾一起追过朝霞:那时松间鸟鸣清风  如今柴米酱醋茶鹽。油烟的乌云淡去了皎皎月光  雨停后,彼此的愧疚顺着屋檐滴滴答答,浣洗着火药留下的黑渍  这黑渍下,有一只唱机断断续续地吐着他
期刊
星芽,本名饶佳,1995年生于皖南,现居北京。  老虎与猫  老虎不因这棵树而丧失了身份  反倒成了猫的徒弟  从小 祖母就跟我重述虎与猫的故事  现在看来它们各自的威严只有体态上的那点差距  猫披着老虎的皮毛常活动在铺满月光的瓦檐上  它们正扩大的影子像极了老虎  所以 祖母频频在夜深人静的时刻突然坐起来  后背僵直  好像是猫的灵魂一下子钻进了她年迈的脊骨  谁也无法预测老虎是否会破门而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