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渣活性炭的制备及其活化剂的回收利用

来源 :材料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_9715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甘蔗渣为原料、H3PO4为活化剂制备甘蔗渣活性炭。采用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甘蔗渣/H3PO4的热解过程,运用正交试验对甘蔗渣活性炭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制备过程中回收的活化剂对样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制备甘蔗渣活性炭的适宜温度为460~770K;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H3PO4体积分数17%、添加剂X含量5%、活化温度773K、活化时间0.33h,在该条件下所制得的活性炭样品的碘吸附值为1040.13mg/g,得率为43.18%;活化剂H3PO4经10次循环回收利用后,样品的碘吸附值为94
其他文献
语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它在个体素质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最快时期。因此,必须注重幼儿期语言能力的培养。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钱梦龙语)。但作为古代文学中的重要瑰宝,须要传承发展,须要传承创新。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们应该转变教学思维方式,创设多元化的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主动识记运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模式运用,让文言文教学不再枯燥无味,不再变得死气沉沉,而是在动感十足的过程中找到相应的学习策略方法。  一、讲述故事,补充新鲜背景知识  文言文教学倘若以常
从我们现在对语文学习的总的指导方向上来看,我们应该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学生们在语文的世界里,释放自己,浸润内心,重塑自我,提升涵养,再反过来发之于外。那么,我们的语文就从影响人,拓展到了影响整个社会的精气神。语文教育也就得到了了不起的提升。这也就是语文这门学科的真谛,是我们真正教好语文,让学生们学好语文所需要明晰于心的。把这一点再具体转化为教学的行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为学生营造
宋代词人苏轼所创作的《水调歌头》,毫无疑问属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作者用他那超现实的浪漫想象,给读者呈现出一个既虚无缥缈又瑰丽多姿的奇幻世界,其中的主角“明月”,一方面表达出作者对俗世的眷恋,另一方面表达出作者对超凡脱俗的渴求。  这种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情感在字里行间缠绵,使得文学语言呈现出陌生化的特征。对于这样的特征,初次接触本诗的学生会感觉到理解障碍,教师如何破除这种障碍,把学生有效引入到本词
本文以湖南城市学院交通工程专业为例,结合作者在该专业五年的建设实践,从交通学科的发展特点及应用型人才要求、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地方高校新专业建设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文笔秀美、节奏和谐、写景雅致、布局考究。笔者把文中诸多美点整合后,发现这是一篇首尾圆合的极精致的美文,游踪的圆合、情感的圆合、文章内涵的圆合,达到了景、情、人三者的高度融合。  一、一“来”一“去”品景致  柳宗元来小石潭的目的和又归去的原因,形成“一来一去”行为上的圆合。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乃是“来”。与文本浅层对话,“伐竹取到”,理应认定柳宗元是来寻找美丽的小潭。从作
校园文化管理将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管理相互融合,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校园管理模式。学校文化管理更加具有人文性与可操作性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理论
都说40岁以前不会喜欢杜甫,学生时代的我学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也只不过觉得能够推己及人拥有"安得广厦千万间"的理想的诗人不愧为"诗圣"。如今身份变换站上讲台,于备课
在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技师学院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突出技能培养。学校基本建设,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加强等都应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个目标来进行,唯有如此,
患者 :男 ,6 5岁。因全身皮肤肿胀变硬 10个月、活动后呼吸困难 2个月于 1998年 11月 2 4日入院。患者自 1998年 1月无诱因渐出现双手对称性指、背、腕皮肤肿胀变硬 ,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