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索马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来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rmer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有效药物。GLP-1 RA可诱导葡萄糖依赖性刺激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释放、减少肝葡萄糖输出、延迟胃排空和增加饱腹感,从而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和收缩压适度降低,同时低血糖发生风险较低[1-2]。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GLP-1 RA作为已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的首选二线药物[3],
其他文献
信贷业务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开展信贷业务时,往往面临各种信用风险,影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期刊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给予利培酮片和九味肝泰胶囊联用治疗3个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PANSS)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以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价患者恢复情况,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
痖弦,原名王庆麟,1932年出生于河南南阳,1949年8月随军赴台,与张默、洛夫并称"创世纪三驾马车",现居加拿大。2015年6月25至28日,台北"国家图书馆"以"向痖弦致敬"为主题,举行包括讲座、诗歌演出、电影播放等内容的系列诗歌展演活动。痖弦从温哥华飞回台北,参加活动,接受采访。南京大学交换生林颖慧从学戏、演戏与"以戏入诗"三个方面展开访问,对于进一步理解痖弦的人生与诗歌观念大有帮益。虽然距
期刊
<正>一从近百年来的中国美术现象来看,以现实主义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是贯穿于现代中国画坛的重要命题,也是现代的美术语境状态中最为广泛的表现方式之一。广东地区的地域文化与现实主义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岭南"二字的地理名词,引申至美学上的概念,在绘画与诗学上,近现代的"岭南画派"与历代形成的"岭南诗派"之间的审美传统有很多共同之处,自唐开始,岭南诗风所呈现雄直一路的主要风格特征与"岭南画派"总体的刚正
期刊
目的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融合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改善患者的社会融合状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融合自评问卷、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家庭功能评估表等对患者的社会融合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融合总得分为(49.08±4.86)分;单因素
林丰俗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岭南地区重要的中国画家之一。他立足传统,对中国山水画进行转化和发展,传达出现代人对山水画的新理解,富有诗情画意。对林丰俗山水画的画境诗意进行研究,探讨其中的具体表现,并追溯渊源,分析林氏山水画的流变、特色和对当代中国画坛的影响,可以发现林丰俗的山水绘画是岭南山水自觉意识逐步苏醒的重要见证,也是东亚桃花源意象的现代版本。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青壮年人群,可能引起感知觉、思维、行为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异常,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以及病情呈渐进性加重的特点,病情严重患者甚至可能发生精神残疾,极大程度上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便可痊愈,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精神发育障碍或(和)精神残疾,从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日益深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开
“有X没X”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类反义词共现构式。本文基于语料库考察该构式演变过程中的构式层级网络,并分析其构式层级在构式化和构式变化中的动态范畴化过程。研究发现:(1)在构式化前的构式变化阶段,“有X没X”的原图式范畴经过次范畴化,语义分化为五类子构式;在构式化阶段,该构式从一个形式松散、表“存现义”的原图式范畴逐步发展为一个形式凝固、表“频度义”的新图式范畴,经再范畴化形成了新的形义配对体;在构式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中共中央中原局承担“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中原局驻竹沟期间,刘少奇领导中原局成员,积极宣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统一发展华中的思想认识,确立党中央方针政策的权威性,指引华中地区抗战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迅速调整华中豫鄂皖苏四省的党组织,重组发展华中工作的领导机构,建立落实“发展华中”战略的坚强组织保障;积极协助并大力支持豫皖苏边彭雪枫部的发展,部署领导豫鄂边李先念部的创建与发展,
利用细菌作为一种癌症治疗手段已有较长的历史。随着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机制等相关问题的不断探究,细菌疗法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平台技术,为肿瘤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策略、新潜能。某些细菌依靠其自身特性,能够特异性靶向肿瘤组织,不仅对肿瘤生长产生直接抑制作用,还能刺激机体产生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显著提升抗肿瘤治疗的疗效,甚至有助于解决转移性肿瘤等难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从基因水平上调控细菌的分子机制来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