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与预算分配研究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ji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管理存在绩效评价目标模糊、评价指标不准确、评价程序不规范、评价结果难应用等问题。以项目投入产出目标最大化为原则,构建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定量开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并以江苏省2017年的部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为例,进行绩效评价,得到投入产出效率,并据此判定了2018年度预算分配系数,以期达到激励优秀、鞭策落后的效果;此外,应避免评审决定一切、项目建设进度滞后和建设标准不高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投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预算分配;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C939;G31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09-0326-03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属于财政支出的公共投资项目。公共投资项目的绩效管理,在于科学评价政府对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是否最优化,项目的投资成本是否最低,建设效果是否最佳,项目管理和程序是否合理,以达到社会福利与公平最大化的目標。美国Standish Group集团1999年对世界500强企业失败项目的调查统计发现,只有4%的失败项目是技术原因导致的,而目标不清晰、人员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供应渠道不畅等管理相关问题是导致失败的最大原因[1]。因此,对项目进行科学的管理十分必要。
  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用于规范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管理。财政部于2009年下发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财预〔2009〕390号),2011年进一步发布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2016年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央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财办预〔2016〕123号)。在此基础上,农业部于2017年1月初下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6年中央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7〕1号)。但是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绩效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实践中也暴露出绩效评价目标模糊、评价指标不准确、评价程序不规范、评价结果难应用等问题[2-3]。
  国家农业建设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审批立项、监管等,省级管理部门负责各省相关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批、监管等。2014—2017年,国家已下达江苏省农业投资计划项目371个,累计投资19.28亿元,重点用于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种业工程等项目建设,对江苏省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研究以项目投入产出目标最大化为原则,构建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定量开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并以江苏省2017年的部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为例,进行绩效评价。
  1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
  1.1 评价原则
  (1)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定量定性相结合,从管理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2个层面开展评价,力求全面准确客观。(2)简便易行、稳步推进。选择易于获取、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核心指标,简化考核方法和程序,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3)统筹兼顾、综合评价。评估指标能量化的一律量化,不能量化的要明确评估标准,并对每个指标合理赋分,有效实现对政策项目绩效的综合评价。
  1.2 指标构建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形成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投入、过程、结果。
  (1)投入。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实施需要人力、资金、设备和信息等多要素投入,并将投入要素配置给相应的实施主体。在诸多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投入的要素中,财政资金投入是最重要的资源,应该以最小的资金成本完成农业建设目标。
  (2)过程。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主要由组织者、实施者、使用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实施,包括规划设计、组织管理、项目监管、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成果宣传等诸多环节,农业建设项目的实施是组织者、实施者、使用者这三大主体共同科学调配,使用投入要素,通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完成项目建设目标的过程。
  (3)结果。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最终是为了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建设目标的难易程度,可将总体目标分解为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考核多在项目建设关键期和项目完成时,因此,笔者认为项目建设结果应评价短期目标的实现程度。
  本研究在参照已有的公共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4-8]的基础上,构建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表1)。
  1.3 绩效评价模式
  绩效评价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平衡得分法、综合指数法、综合得分法、功效系数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层次分析法[9-10]。本研究利用SPSS 19.0中的主成分分析模块,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进行分析。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将多因素通过降维转化成少数的关键因素,即主成分。各主成分均可以反映因素的主要信息,且相关信息不存在交叉重复的情况。该方法可有效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所得结果也更加科学高效。
  1.3.1 主成分数学模型
  根据“成分矩阵”统计结果,确定主成分Zj的数学模型如下:
  Z1=a11x1 a21x2 … ai1xi;
  Z2=a12x1 a22x2 … ai2xi;
  
  Zj=aijxj a2jxj … aijxi。
  式中:xi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i=1,2,…,n;aij=第i个评价指标xi对应因子负荷对应特征值。
  1.3.2 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指标分值的计算
  根据主成分Zi对总方差的贡献率,得到主成分Zi在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中的系数,从而计算得到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指标分值,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V=β1Z1 β2Z2 … βiZiG。
  式中:Zi表示主成分的分值,i=1,2,…,n;βi表示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i=1,2,…,n;G表示n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
  令V投入表示投入绩效评价指标分值,V过程结果表示产出绩效评价指标分值。E=V过程结果V投入为投入产出效率,根据各农业项目投入产出效率大小,决定各项目下年度的绩效预算分配系数[11]。当E≥1.5时,绩效预算分配系数=1.5;当1.5>E≥1 时,绩效预算分配系数=1.25;当1>E≥0.5时,绩效预算分配系数=1;当E<0.5时,绩效预算分配系数=0.75。最后根据新的绩效预算分配系数与下年度原计划预算分配额度,确定下年度新的预算分配额度。
  2 案例分析
  将江苏省2017年实施中的部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年度绩效指标值代入模型进行运算,得到投入产出效率(表2)。
  根据表2的结果,得出江苏省部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2018年度预算分配系数(表3)。
  通过对江苏省部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2017年度投入、过程、结果分值进行绩效评价,得到投入产出效率,并据此判定2018年度预算分配系数,以达到激励优秀、驱动落后的效果,避免“一评定全程”产生项目建设精度滞后、建设标准不高的问题。
  3 讨论与结论
  3.1 通过“奖罚分明”的预算分配,提高农业项目资金使用效率
  传统的农业项目资金分配一直沿用按申报计划撥付项目资金的方法,干好干坏都不会影响项目资金拨付,缺乏相应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因此,项目承担单位重申报、轻管理问题突出,项目建设成果无法保障,成果应用价值大打折扣。本研究提出的加强项目绩效评价,并引入“奖优秀,罚落后”的预算分配方法,激励所有项目承担单位主动强化项目管理,提高项目产出,从而提高农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3.2 以定量分值为依据,提高项目绩效评价的决策水平
  近年来,农业项目绩效评价逐步展开,但更多的是采用专家现场走访与会议评审的方式,通过专家主观判别提出绩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影响因素多,无法保障结果的科学性和一致性。本研究得出,用主成分分析法科学测算项目投入产出效率,兼顾过程管理,以绩效评价综合分值为标准判定项目投入产出效率,可有效提高项目的绩效评价决策水平。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以农业项目投入产出效率为依据,确定项目下年度的预算分配额度,是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实施期仅1年的项目无法通过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达到调节预算的效果;项目预算分配调节与我国现行的财政制度存在矛盾,尤其是对优秀项目进行奖励无据可循。
  参考文献:
  [1]余 梅. 基于失败风险视角的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15.
  [2]程素杰,张国兴,张绪涛. 公共项目绩效管理考评指标体系模型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3,27(2):123-127.
  [3]吴建南,章 磊,阎 波,等. 公共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基于多维要素框架的应用[J]. 项目管理技术,2009,7(4):13-17.
  [4]毛建梁. 项目管理理论在高职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11,29(2):46-49.
  [5]陈颖姣,何 贤,王 忠,等. 借鉴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J]. 科学管理研究,2010(24):208-210.
  [6]武玉坤. 从碎片到整合:地方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研究——来自A区的案例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5-50.
  [7]卢海燕. 论政府绩效管理转型[J]. 中国行政管理,2014(12):25-29.
  [8]孙 军,何 明,蔡中华. 政府投资项目中环境投资分配决策分析[J]. 项目管理技术,2010,8(7):41-44.
  [9]陈 静,沈生元,谢庆春,等. 甜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0):48-51.
  [10]崔恺平. 高等院校绩效预算评价体系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2010.
  [11]夏 雪.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绩效预算分配实证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4):190-194.
其他文献
摘要:为选择合适的模型对干旱区典型植物梭梭和柽柳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较好地反映植株的光合特性,采用3种典型的光合-光响应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RH)、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MRH)]对梭梭和柽柳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出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E),并结合决定系数
摘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具有聚集资金、配置土地资源及分散风险等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拓宽农业经营资金的来源渠道,有效缓解了我国农民融资无有效抵押品的困境。然而,随着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在全国逐步展开,在实践过程中仍面临来自不同层面的风险且日益突出,如农村土地经营权处置风险、信用风险等,制约了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推广的步伐。因此,以农村土地经营权直接抵押融资模式为视角,对农村土地经营
摘要:为了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绵羊胚胎附植期和发情周期子宫内膜中mRNA的表达模式。采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别检测妊娠21 d母羊全身组织和妊娠9、13、17、21、25 d 的母羊子宫内膜组织TLR4基因的表达以及绵羊卵泡期与黄体期母羊子宫内膜组织TLR4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TLR4基因在肝脏、脾脏、卵巢、输卵管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栽培方式;营养成分;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率;总酚  马铃薯广泛分布于地中海地区、欧洲、南美洲、东亚(中国)和南亚。马铃薯适应性强、易种植,营养价值高,是我国五大主食之一。马铃薯脂肪含量低,富含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和优质蛋白质,并且含有大量的酚类、维生素等抗氧化物质[1]。抗氧化物质能与自由基反应,形成非反应性的稳定自由基,从而降低自由基造成损伤的能力,保护身体免受诸如
摘要:为创制矮牵牛三倍体种质并对其进行细胞学研究,以矮牵牛二倍体、四倍体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计数并与双亲进行农艺性状、解剖学比较,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三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以二倍体、四倍体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可获得三倍体矮牵牛,但结籽率均较低;(2)同源三倍体终变期大部分细胞内都出现单价体、二价体和三价体共存的现象,中期Ⅰ和中期Ⅱ出现游离在赤道板外的染色体
关键词:优质稻米;评定;生产;影响因素  随着新时代农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农产品,这加快了优质稻米发展。各地出现了诸多“XX好大米”“XX好稻米”等评比活动,推动稻米生产向着健康安全、品质品牌化方向发展。为更好地了解和熟悉优质稻米评比标准和方法,普及优质稻米主要生产技术要点,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新时代农业发展目标,谨以本文提供参考和帮助[1]。  1 优质稻米评定方法  优
关键词:生物炭;菌肥;基质性质;元宝枫;生理生长特性  生物炭(biochar)通常指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富碳产物,炭化后具有多微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施入土壤后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结构性,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提升肥料利用率[1-2]。相关研究表明,单施生物炭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或增产,而生物质炭与有机肥料配施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且不同配施方式生物质炭对土壤改
摘要:为探明赣南地区红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规律,采用野外取样法,研究赣南地区3种不同母质(花岗岩、红砂岩以及第四纪红土)在不同植被覆盖下的红壤总有机碳剖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红壤总有机碳含量基本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各土层下降幅度不同:在20 cm处,土样的下降幅度为41%~65%;在40 cm处,土样下降幅度为20%~36%。不同母质发育红壤有机碳比较结果显示,第四纪红土发育红壤总有机碳含量
摘要:以大肠杆菌O157 ∶ H7为指示菌,采用spot-on-lawn法从食源性乳酸菌菌种库中筛选获得2株高抑菌活性乳酸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戊糖片球菌和发酵乳杆菌。利用改良牛津杯法测定2株乳酸菌发酵浓缩液对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的抑菌谱,并分析蛋白酶K、pH值、温度对抑菌物质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2菌株均能显著抑制大肠杆菌和李斯特菌,其中戊糖片球菌发酵液具有更明显广谱抑菌效果
摘要: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花岗岩区最主要的侵蚀类型,造成该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农田沙化严重,土壤质量下降。开展崩岗侵蚀对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程度研究,能够拓宽对崩岗侵蚀对农田质量危害的认识以及为沙化农田质量的改良提供依据。以湖北省通城县不同崩岗侵蚀影响程度下(强影响区、弱影响区、无影响区)的水田、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其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等级评价方法评价不同崩岗侵蚀影响程度下农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