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西川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16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接机口三三二二地出来一些旅客,我定睛寻找着西川的踪影,一拨人过去了,又过来一拨人,有一位提着黄色公文包,我上前探寻道:是西川老师吗?
  西川, 生于1963年,眼镜男,长发,壮实,个头略高,简历为: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曾任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附属访问教授和美国艾奥瓦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自上世纪80年代起投身于全国性的青年诗歌运动,当时风起云涌的思想解放热潮和实验诗派,让他和青年诗人海子、骆一禾,共同被我国诗坛誉为“北大三剑客”。然而,海子和骆一禾在那诗情澎湃的年代,在不到而立之年,于1989年上半年先后离我们而去,当年的“三剑客”也就留下了一位——西川……
  灯火通明的接机大厅显得有些静谧,零时悄然而过,这散发式思绪在车辆进入机场时戛然而止。从接机口三三两两地出来一些旅客,我定睛寻找着西川的踪影,一拨人过去了,又过来一拨人,有一位提着黄色公文包,我上前探寻道:是西川老师吗?对方马上回答是的!我俩随即握手,就差拥抱了,喜悦之情自不待言。
  上车,就坐。在座位上,我递给西川一份为纪念镇江历史文化名城命名30周年、推进镇江书香建设的“诗文大家进镇江”诗歌创作采风活动手册,并交待了一些相关事宜后,我将自己过去出版的一本文学评论集赠给他,接着我们天南海北地聊起来。西川问到了镇江的城市历史,问到了与镇江有关的文化名人,我们谈到了反映镇江历史的西周青铜器“宜侯夨簋”,聊到了当天正好是“二月二龙抬头”的镇江民间习俗,说到了家喻户晓的发生在镇江的《白蛇传传说》和《刘备甘露寺招亲》,讲到了萧统在镇江组织编选的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以及京口(今镇江)人刘勰创作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和晚年居住在润州(今镇江)的沈括撰写的有着“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意义”的《梦溪笔谈》等。
  西川说到了自己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工作,他讲到了当代国内诗坛,我们还说到了出生在镇江的现代诗人闻捷,说到了倍受诗坛瞩目的1999年在广州创刊的“中国第一民间诗刊”——《诗歌与人》杂志,以及该刊设立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国际诗歌奖”。交谈中我得知在去年由该刊颁发的“第十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中,西川和美国诗人丽塔·达夫女士共同摘取了该桂冠,这也是《诗歌与人》杂志自2005年至今在已设立的十届诗歌奖中,西川成为我国第五位获此殊荣者……
  车辆驶入镇江书香世家酒店,在朦胧夜色中灯光凸显的酒店标识和店名,让西川觉得很有意味,因为它和这次镇江书香建设活动的本意紧密结合在了一块。办理了住宿手续后,西川从包内拿出一本由他创作的诗文集《鉴史四十章及其他》赠与我,这书是《诗歌与人》杂志出版的第十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专号,书中收有西川数十首(篇)诗文,内容从远古神话传说夸父逐日,到六朝时期的鬼魅滋生;从秦朝左丞相李斯,到安史之乱中的安禄山;从唐朝道教的一代宗师吕洞宾,到北宋的范宽等诸位名画家;从现代词语的剖解,到埃及和日本的纪事以及“曼哈顿乱想”等,总之,从古至今,包罗万象,正如第十届国际诗歌奖在授奖词中对西川的评语:“他具有非同寻常的创造活力,他拒绝用一般性讲述世界,他所有的才华和冒险都是在为汉语诗歌不断发生衍变添加新的可能。”
  阅读他的诗文,你可以感受到这种写作范式所表现出来的出人意料的思维形态,和他对社会的独立价值观,这包括了创作上的诗歌散文化、戏剧化和长句化,以及他把社会生活和精神梦想组成的寓言,在现实的键盘上交汇融合,在文体中肆意纵横,其忧伤与快乐、诚实与虚伪、有限与无限、构建与消解、讽刺与赞美等,一览无余,激情澎湃。
  西川在采风活动后,要飞回北京。因时间较紧,我们匆忙吃了晚餐就从镇江驱车赶往常州奔牛机场。下午他们是在“镇江三山”之一的北固山采风的,在车上我们谈到了北固山上的“祭江亭”,它是由三国时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在该亭遥祭丈夫刘备后投江自尽而得名,它建于山上的面江石壁之巅,因上接蓝天,又称“凌云亭”。而北固山之所以闻名遐迩,其原因既有老少皆知的刘备在北固山的“甘露寺招亲”故事,还由于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镇江做知府时,登临北固山触景生情写下的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再有就是六朝时梁武帝萧衍游览此山时挥笔书写的“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而无论怎样,北固山留下的文化遗迹处处可见,让人不胜感慨,浮想联翩。
  作为当代诗人,西川的诗有着高度凝炼的思想情感和信念,他的作品手法宏大、沉潜奇崛,在诗意抒发的同时,他“有时会感到自己被自己的写作变成了陌生人”,这无疑是西川在解读与阐释纷繁的大千世界时所形成的一种敏锐的语言机锋所致。
  西川出版过十多部诗文集和翻译等作品,代表性作品有《虚构的家谱》《大意如此》《西川的诗》《深浅》等。长诗《远游》曾被具有国际声誉的作曲家郭文景谱写为管弦乐作品,组诗《镜花水月》被改编为由著名导演孟京辉执导的实验戏剧。他翻译过庞德、博尔赫斯、米沃什等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的作品,参加过德、法、美、荷兰等国的国际诗歌节和文学艺术节,作品被翻译成英、法、美、意、日、西班牙等多国语言,其中《蚊子志:西川诗选》在2012年由纽约新方向出版社出版,并入围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和卢西恩·斯泰克亚洲翻译奖,同时该书也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英文写作专业学生在2013年十二本必读书之一。《蚊子志》体现了西川诗歌语言的多样性和其对残酷而迷人的人间喜剧的犀利洞察,里面既包含了他早期的抒情诗,也蕴蓄着后期充满思辨力的散文诗式写作。
  这位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与友人创办过民间诗歌刊物《倾向》的诗人,西川的创作形态和审美风格在当代诗坛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说“有意义的写作需要真正的创造力”,而在他的创作足迹和探索之路上,我们已感受到了这一点。
其他文献
应用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有创新能力的人,而目前应用型地方高校的课程考试却存在许多与这一目标不相符的地方。现阶段课程考试所存在的问
树林子里有一棵老树和一棵小树长在一起,它们根连着根,枝叶相偎相依,常常在风中絮絮交谈。  一日,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只小鸟落在小树的身上。小树从未见过小鸟,感到很惊奇。小树问老树:爷爷,这是什么?  老树说:这是小鸟。  小树问:什么叫小鸟?  老树说:小鸟吗,就是鸟。它身上长着羽毛,有两个翅膀,会飞,会唱歌。  小树问:爷爷,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老树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林子里鸟可多啦,它们成天
期刊
于局长听了心头一凉,感觉吴明就是条吃饱了的鱼,又一想,自己不也是条鱼吗?  于局长打电话,那个事安排好了吗?那边回话,好了。于局长一听,舒了口气。  退下来,闲了钓钓鱼,这是于局长早就想好的。作为单位一把手,大小事都经自己手,找自己办事的几乎踏破门槛,成天忙,于局长解嘲,哪一天才无官一身轻啊?不过忙归忙,于局长的原则性很强,做事不含糊,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外界都笑他“迂”。他听了一笑,“迂”就“迂”
期刊
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递文化知识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要媒介。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个部分,读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材上的阅读篇章
期刊
鲍勃·迪伦只是一言不发,沉默,沉默,再沉默。颁奖方熬不住了,也不顾绅士形象了,开始指责鲍勃·迪伦“傲慢无礼”。而鲍勃·迪伦还是沉默。这回,轮到瑞典学院悲切了。  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入眠?  炮弹要飞多少次,才能将其永远禁缚?  一座山峰能屹立多久,才会被冲刷入海?  一个人要多少次仰头,才能望见苍天?  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  这是一首诗。作者是一个美国黑人。  一个黑人,抱着
期刊
一群人围攻一个人,这个社会一定是恐怖的。一群人点赞、点评一个人呢?如果是追悼会,多半是真情;如果是表彰会,可能有感动。而如果事情发生在微信群,大约也许会恶心。  你的手机上有多少微信群?同事群、家庭群、同乡群、同行群、闺蜜群、同学群、战友群、文友群、钓友群……家长群。众群之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幼儿家长群”,绝对是奇葩。  幼儿们的表达,正处在初级阶段,好多事情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直接沟通,以前是字条
期刊
21世纪的今天,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日渐融合,其中主要的方式就是当代大学生除了在学校上课以外,还要深入到学校以外的企业中实习、锻炼,校企之间的合作,促进了校企文化的融合。订单
“幼儿园是我家,老师爱我,我爱他”,这是一句以前经常在幼儿园里听到的歌谣。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四者的关系正在逐步恶化,尤其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从以前的胜似
(一)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陷了民国首都南京,并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国300000名军人和百姓惨遭杀害。  在此前五天,也就是12月8日,江苏省的省会镇江被从淞沪战场一路向西的日军占领,镇江沦陷。  日寇占领镇江后,疯狂地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无恶不作,“十万余人口的镇江,家家户户无家不破,无室不空;毁坏财物,不计其数;杀戮生命,无从统计……”面对这惨状,一位已经五十多岁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