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缺席”到“在场”--《孩子的愤怒》中布莱德的场域构建

来源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g3114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里森小说中的空间不仅仅是一种重要叙事策略,在“空间转向”的背景下已前景化并具备了本体论意义。《孩子的愤怒》中莫里森的场域书写正是这种前景化的表征之一。女主人公布莱德场域创制的过程,一方面凸显出场域“缺席”到“在场”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展示出自我连贯身份的实现。与此同时,布莱德的寻路认知、环境认知和社会认知的能力也在场域创制中得以提升。
其他文献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女主人公爱米丽,并不仅仅是一个传达作家意图或寄寓某种观念的符号甚至人物,而应该被视为可能世界中一个活生生的、同时罹患了心理障碍的个体。小说
维果斯基是一位前苏联心理学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180多种著作。其中,他对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论述更是独具一格。本文以维果斯基教学思想为核心,从最近发展区理论、支
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这使得电力企业从原来的电力工业垄断者,逐渐转变为电力市场竞争的参与者。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作为独立
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投资决策涉及到从勘探开始到生产结束的全过程,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传统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则惧怕不确定性,从而低估了项目价值。实物期权方法证明:不确定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予以传统针刺,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根据脑肠轴理论选
中国传统美学于生死反思中,显现出美的智慧之光,并突出体现了重“生”的生命美学特征。植根于原始生殖崇拜的中国文化与哲学,十分重视人的现世生存,汉字“美”的初形也体现出以生
2015年11月6日至7日,由中国国家能源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联合主办,苏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能源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家发改委能
<正>近年来,风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十分迅速,风电齿轮箱也作为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被广泛应用。但目前指导风电齿轮箱生产制造的相关标准甚少,现有标准中对风电齿轮
在日渐成熟的欧洲风能市场,风电设备的长期维护是值得考虑的关键问题。越来越多的风电开发商与投资者开始关注整机制造商(OEM)维护服务协议中提供的安全保障问题。然而在激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