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en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而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合理渗透儒家文化,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及爱国情怀。儒家文化在中职語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能够使中职语文教学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又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优秀品格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语文;儒家文化;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儒家文化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最早由孔子创立,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儒家文化主张崇尚仁与礼,是多种传统美德的总称,需要人们用心研究与发掘,才能真正做到将儒家文化继承与发扬光大。中职阶段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学生性格各异,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家文化,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及各种渗透渠道,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深入体会儒家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情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从而促进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以达到中职语文教学最终目的。
  一、儒家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一)儒家文化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核心,教学内容往往以考试内容为主,通过反复练习以达到使学生理解与掌握的目的,这种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由于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大部分学生容易产生叛逆的思想及行为,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会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厌恶甚至抵触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习惯。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相关教学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家文化,通过丰富的儒家文化教材材料,使学生深入了解孔子所提出的“首孝悌,次谨信”理念,合理的教学材料及儒家经典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及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感知儒家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中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具备良好道德思想及专业能力人才的重任。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儒家文化,通过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内容合理拓展儒家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学习儒家思想文化,深入体会儒家文化的丰富内涵及情感,引导学生做一个“仁义”的人,培养学生尊重国家、政府、团体及个人,真诚相待而不是互相欺骗。通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家文化,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提高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成为拥有高尚思想品德的优秀人才。
  (三)儒家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中职语文教学不仅需要使学生掌握相关教学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思想情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儒家文化,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儒家文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儒家思想情感,激励学生热爱学习、力求上进。儒家文化还能够培养学生敬养父母、义利和合、诚信守正等思想道德情感,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儒家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措施
  (一)合理选择国学材料
  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传统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重点主要在于考试内容及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忽略儒家文化对中职语文教学及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中即使涉及儒家文化知识也通常是一带而过地进行教学,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产生可有可无的思想,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及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儒家文化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选择国学材料,拓展教材中的儒家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儒家文化的重视程度,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例如在学习《论语》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孔子生平及思想学说,拓展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知,再由《论语》教学延伸到《孟子》这一经典儒家国学著作进行阅读与学习。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合理选择国学材料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渗透教学,如《礼记》《老子》《庄子》等国学材料,使学生深入体会儒家文化的思想情感,以经典诠释智慧,将儒家文化有效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及生活态度,提高学生道德品性,使学生的情感智慧得到升华。
  (二)采用循序渐进的渗透方式
  以往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在进行儒家文化渗透过程中,同样采取这种教学方式,通过使学生反复练习以达到在短时间内背诵及掌握的目的。这种教学理念忽略了学生个体学习的差异性,学生无法充分理解与消化儒家文化真正的思想情感,打消了学生学习儒家文化的信心,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形成被动的学习模式,机械地进行儒家文化的记忆,无法真正发挥儒家文化渗透的教学意义。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采取循序渐进的儒家文化渗透方式,使儒家文化思想情感能够逐渐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能够充分领会儒家文化内涵,并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达到儒家文化渗透教学的真正目的。例如在学习《好雪片片》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儒家文化拓展,引导学生理解儒家“仁以处人,有序和谐”的思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合理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儒家文化的认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目标,逐渐掌握教学内容及儒家文化,树立学生学习信心,通过循序渐进的渗透方式,使儒家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中职语文教学进行儒家文化渗透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性合理选择教学方式,要摒弃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理解与掌握儒家文化思想内涵。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儒家文化教学情境,可以组织学生围绕特定的儒家文化内容进行讨论与题辩,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直观生动地为学生展示儒家文化的思想情境,从而提高中职语文教学中儒家文化渗透水平。例如在学习《论语》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短片,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儒家文化思想情境,组织学生对“仁”“智”哪个才是人才培养的重点进行讨论题辩,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对儒家文化的掌握程度,找出不同的论据,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进行有效讲解,使学生了解“仁”是最普遍的道德标准,使学生充分理解与掌握儒家“仁”的思想。
  三、总结
  中职院校教育宗旨在于培养具备良好道德情感及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儒家文化渗透对于中职语文教学及学生发展的重要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乐.儒家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8(10).
  [2]孙佳.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赤子(上中旬),2016(17).
  [3]张啸宇. 试论儒家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4]张永乐.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课题结题报告[J].文教资料,2013(28).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摘要】试卷的讲评是升华学生知识水平、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探讨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使讲评课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益。  【关键词】试卷讲评;有效性;方法策略;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考试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种手段,而试卷讲评是升华学生知识水平、提高学
【摘要】议论文写作教学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关系到整个高考的成败,然而学生议论文写作现状却不容乐观。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教学大纲和教育前辈的优秀经验,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以期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写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议论文写作教学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
【摘要】师范院校需要培养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学生,他们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准。当前的高职语文教育中,教师沿用了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准难以获得提升,这是当前师范院校语文教育的重要问题,通过引入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研究。  【关键词】师范院校;体验式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中,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成长的特点下,结合有效的学习指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开展小组学习的同时应用“小组捆绑式评价”,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意识,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之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为此,本文针对“小组捆绑式评价”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展开了相关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小组;捆绑式;评价;小学语文 
【摘要】自制玩教具对于幼儿教学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自制玩教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真正使得幼儿对于事物的认识具有良好的体会,也能够让幼儿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及思考所带给他们的快乐。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自制玩教具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作用和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关键词】幼儿;大班;自制玩教具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对幼儿教学过程中自制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进,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学生能力的提升,而并非单一知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单元教学中,围绕同一主题进行教学活动,这一单元的内容、问题都是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的,便于学生开展举一反三的教学思考,从而获得更好的成长。而“活动探究”是基于这一单元的主题进行具有实践性的思考,将课本上知识点和学生生活相结合,回归到实践中。本文主要从部编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的重要性、部编初中语
【摘要】小学语文生成性资源具有人文性、开放性、生活性、审美性等特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推动课堂生成。要从语文教学的实践出发,努力搭建平等对话的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推动生成性课堂建构,让课堂生成如约而至。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成性资源;生成利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推进了教学理念的转
【摘要】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聋生的听力缺陷使得其对语言的感知、掌握等学习能力受到限制。在教学实践中聋生的课外阅读只能以目代耳,七年级聋生作为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课外阅读的基本条件,但是聋生因自身的缺陷容易丧失对阅读的兴趣,存在阅读范围狭窄、阅读时间短暂的现象。要培养聋生的阅读兴趣,需要结合聋生的特点,通过创新培养的手段,如丰富课外阅读教材、积极利用网络资源、鼓励阅读练笔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