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扬州市急性农药中毒的现状、原因和规律,为防治扬州市居民急性农药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提供的2006-2020年间扬州市居民急性农药中毒上报数据,分析扬州市急性农药中毒的发生和死亡规律。结果 2006-2020年扬州市急性农药中毒共报告病例725例,死亡36例,病死率为5.0%;其中2007年急性农药中毒人数最多,2011年
【基金项目】
:
扬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YZ2020094);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医学科研项目(N2020178); 扬州市第四期“英才培育计划”;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扬州市急性农药中毒的现状、原因和规律,为防治扬州市居民急性农药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提供的2006-2020年间扬州市居民急性农药中毒上报数据,分析扬州市急性农药中毒的发生和死亡规律。结果 2006-2020年扬州市急性农药中毒共报告病例725例,死亡36例,病死率为5.0%;其中2007年急性农药中毒人数最多,2011年之后急性农药中毒人数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中毒病例中男性308例、女性417例,男女比例为0.7∶1;以30~44岁中毒人数占比最高,为30.1%;中毒方式以口服自杀人数占比最高,为73.1%;急性农药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以第三、第四季度居多,其中生产性急性农药中毒报告病例128例,占17.7%,病死率0%,有区域集中性和季节集中性,以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人数最多;非生产性农药中毒597例,占82.3%,死亡36例,病死率为6.0%,无区域集中性和季节集中性,以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人数最多。结论 非生产性急性农药中毒是扬州市居民农药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口服中毒,各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药生产及使用的安全管理和控制。
其他文献
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为唯一碳源,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河流污泥等样品中分离获得一株高效降解DON的微生物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德沃斯氏菌(Devosia limi),命名为德沃斯氏菌D-8。该菌株在MSM培养基中3 d内可将10μg DON完全降解。研究表明,德沃斯氏菌D-8产生的活性物质可将DON转化为质荷比为297.134
<正>2019年11月13—16日,在海南岛兴隆举办的"2019年中国芳香植物研讨会"上,我向代表们分发了《生命世界》2019年第6期的以"草木芳香采撷精华"为题的芳香植物专刊,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这一期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石雷研究团队在芳香植物领
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全面、快速、准确等优势。以白鹤滩水电站工程为例,对其2017-2019年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占地、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模数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开发提供一定的思路。
研究旨在探讨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应用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将2020年度5月到2022年度5月期间咸宁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接受饮食护理的实验组和接受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将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综合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
效价是控制疫苗有效性和批间一致性的关键指标,依据是否使用实验动物分为体内法和体外法。体内法存在动物需求量大、操作费时及检测结果变异大等缺陷,体外替代方法因操作简便、符合3R原则、变异小等优势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但因替代实验设计和操作复杂并缺少相应指南进展较慢。近年《欧洲药典》10.0版通则增加了“用于疫苗质量控制的体外方法替代体内方法”章节,明确了开展方法替代的考虑要点。本文在《中国药典》和《欧
截至2021年5月,西方国家每百万人口中新冠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往往超过东方国家的100倍。本文中提及的西方国家是以美国和西欧地区5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为代表,东方国家是以作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的东亚和大洋洲的15个国家(澳大利亚、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王国、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西兰、菲律宾、新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健康教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术后ICU入住时间(术毕后进入ICU至转至
目的 基于数字化弹性触诊仪监测红外偏振光结合推拿治疗中青年慢性下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 CLBP)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中青年CLBP的治疗提供新方法和科学依据。方法 69例中青年CLB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推拿,研究组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肌肉硬度和肌张力、疼痛及日常生活功能障碍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