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的心路历程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897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一位年老的癌症患者自杀身亡。一个人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自然有不得已的原因,而其中常见的原因便是身患不治之症,感到生无可恋。
  的确,一般人听到医生的诊断证实是癌,第一个感觉、感受就是惊愕,像一个炸弹在面前爆炸,那声音、光度,那冲击,令整个人麻木了,不知道痛,不知道慌张,也未能估计、来不及估计自己受伤有多重,事实上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受了伤,只知道炸弹炸了,不知生死。
  希望只是一个梦
  有些病人这样形容:“知道有乳癌之后,一片空白,什么也不能想,医生说了什么也记不起……”“彷徨地在街上行了一小时,无目的、无感觉,只是不断移动双腿……”这个阶段是惊愕。
  跟着来的是逃避现实,否认,质疑。“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思想、脑筋才逐渐苏醒,有点思维,心想一定是医生弄错了,一向觉得身体很好,不吸烟不喝酒,这一次只是鼻涕带点血,医生胡乱拿了一个什么钳子弄了一通,就说是鼻咽癌,太儿戏了,我根本没事。”
  在此阶段,病人心中所想的多是不能接受,不能相信,不能正视现实,他们会反复地想及自己的病状,想及各种借口、各种解释来找一个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自己并未患上癌症,甚至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就像做梦一样,也希望是做梦,不是真的。这是第二阶段。接下来是愈来愈清醒了,知道不是做梦了,自己的各种症状,医生说的话,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全部都是真事,活生生地摆在眼前,可是“为什么是我?”“怎么偏偏选中我?”“上天真太不公平了!”
  事实摆在眼前,这一切的不幸已经发生在自己身上,那感觉不是悲哀,而是愤怒。这是愤怒的阶段。
  病人会觉得一切都不是自己应得的。病人怨恨命运,怨恨上天的不公平,自问没有做什么坏事,一切都是循规蹈矩,不做亏心事,自以为生活幸福,有好的工作、美满家庭,前途本来一片光明,就是这突然而来的癌魔,把一切都破坏了,夺去了。这个时候,病人能感觉的就是愤怒、怨恨,埋怨这个世界的一切。
  常幻想转机突现
  心态继续改变,随着愤怒而来的,是讨价还价的阶段。与谁讨价还价呢?这时候病人会希望、会幻想事情还未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可能还有一线转机,可以回复到病发前的地步。
  病人心中会与上天、与命运讨价还价。“这一切都可能是因我工作过劳所致,我以前太拼搏了,我以后要改变自己,一切放松,那就行了。”“我吸烟太多,得了肺癌,从今以后我要戒烟,戒烟以后,病情一定会减轻,说不定不用做手术,吃点药便行了。”“现代人的食物太人工化了,我要吃天然食品,不吃肉类,同时用大量维生素……”
  面对现实考虑应对
  讨价还价后,似乎未能改变现状,未能打消残酷的恶梦,下了那么多的功夫,依然要面对癌症这恶魔,与其不能将它打发、不能将它埋藏,倒不如正视这个恶魔,与它拼个死活;与其从前只有招架的道儿,倒不如还击,激烈地搏斗,也比不还手好—点。
  到了这个阶段,病人接受了现实,认命了。病人肯面对现实,面对恶疾带来的一切,他要想办法如何应付,如何减少损失,如何为自己的将来、为自己的家人打算。
  病人已经完全清醒过来,已经晓得向前看,晓得如何再建立自己。这是接受的阶段,也是这一段心路历程的最后阶段。
  这一段心路历程,是每一个癌症病人必经之路,但是每一个人走的路都会不同,路有长短,有平坦,有弯曲,有崎岖,也有兜兜转转,怎样的路,怎样的历程,会因人而异。基于每个人性格,每个人的人生经验、每个人的取向不同,决定了每个人要走的路。
  这一段历程的时间,有长有短,可以是几天,也可以是几年,可以与现实的经历脱节,可以是在治疗期间仍处于讨价还价或是愤怒的阶段,甚至治疗告一段落了,还处于不接受的阶段。
  医护人员需要明白病人都要走过这一段路,才能重新建立自己。医疗人员、病人家属如能了解这是病人必经之路,明白每个人的历程、每个人所需的时间都不尽相同,就不会操之过急,迫使病人接受事实。病人需要的是支持、爱护及了解,而不是鞭策。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来被视为生命杀手的许多不治之症,如今都被一一攻克。再加上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远离饥饿、病痛、战争等灾害的人们,如今更关心的是饮食的营养和心情的愉悦,这无疑为长寿提供了先决条件。  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使许多年轻人望尘莫及。然而,在人生最后的旅途中,有一些老人却陷人了孤寂郁闷的泥沼。其实,只要开阔眼界,放开胸怀,便不难发现,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只有
期刊
信鸽,是一种美丽的鸟,也是一种神奇的小精灵。它有着优美的体形,披着白、灰、褐色的丽装,扇动着有力的翅膀,在蓝天白云之间自由翱翔,令人神往。同时,更令人惊奇的是它辨别方位的本领。  信鸽放飞以后,会迅速起飞,先在空中绕圈飞一会,以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随后就直向自己的鸽巢飞去。尽管起飞地常常离鸽巢达数百公里、上千公里之遥,它仍然能准确地飞到目的地。  鸽子,你是如何在遥远的地方就标定出正确的方位的呢?
期刊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健康才能发挥你的智慧、知识及才干,才能服务于人类,生命才是宝贵而有价值的。许多人认为,只要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得好,喝得好,玩得好,就能健康长寿。我从自己的经历体会到,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10年前,我是一个身患多种疾病的老人。我曾得过肺结核、药物过敏、肾盂肾炎,腿肿了25年之久,尿频每夜起床十多次,骨质疏松、双膝髌骨软化、骨质增生、颈椎病、动脉硬化从头到四肢麻木,严重失眠,常
期刊
许多人喜欢吃一点宵夜,垫垫肚子,有些食物有助于睡眠,而有的食物则会让你整夜睡不好。美国最新研究提醒,要想睡得好,那么睡前最好别吃以下几种食物,下面一起来看看。   1、酒水   酒精具有镇定作用,但奇怪是却会让你夜间更清醒。帕斯奎拉博士表示,很多人饮酒放松解乏,其实酒精会妨碍身体进入REM(快速眼动)深睡阶段。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酒后呼呼大睡,次日却仍然感觉昏昏沉沉。事实上相当于降低了睡眠质量。
期刊
说到实处,香蕉的确是一种不错的水果,作为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一种水果,它的长相很诱人,它的口感很软糯,加之丰富的营养,一直以来被大家所称赞。当然,提到香蕉对于人体起到的良好作用,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促进消化和排便”。对于香蕉而言,健康食用的确对于消化有着促进的作用,当然对待这个问题,您应该靠谱作为、健康食用香蕉。   吃香蕉,为何可以促进消化?   香蕉,一种吃起来很软糯的水果,外表皮诱人的
期刊
老人自杀现象,近年来常屡见报端,社会上也时有传闻。我不久前走访了一些曾经试图自杀的老人和已经自杀身亡的老人家属,从中了解到一些情况,并对这些老人作了心理透视,发现导致老人自杀的心理因素有以下七种:  一、自悲心理或厌世心理。有些老人好胜心强,总认为自己在世上应该处处高人一头。他们往往以自己的家庭条件优越,子女、晚辈有身份、工作有地位为参照值,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凡事都应“与众不同”,当他们
期刊
人生不能事事都一帆风顺,也不能总是心想事成。苏轼有诗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梁启超说:“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遇有这种或那种困扰时,应采取宽宏大度的态度。  要宽宏大度,必须能客人。北京潭柘寺有一副题弥勒佛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此联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作者用“移情”法,既在说大肚
期刊
有首歌唱道:“我们努力地工作是为了幸福的生活。”那么,什么是幸福生活呢?笔者最近看到赵鑫珊的一篇文章,文中说:“人生幸福或快乐,有个古老公式:人生幸福:物质消费/欲望。”  根 据这个公式,回想我66年来的生活,幸福是个动态的变数。记得我念中专的时候,由于早年丧父,家里很穷,我是光着脚丫上完三年课程的。虽然物质消费很低很低,但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最大的欲望(念书)实现了。1954年我分配到北方工
期刊
古人说:“君子细 嚼 慢咽”,“从小人狼吞虎咽”。这指的是人的一种吃相,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有关。富人仓廪殷实,时间有闲,当然视那些家无隔夜粮、顿顿饥不择食的穷人为小人。但时代不同了,当今老百姓已无衣食之忧,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与旧中国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可一些人仍有狼吞虎咽吃饭习惯,认为这样吃饭香,其实差矣。狼吞虎咽不仅不能真正品味食物之鲜美,更主要的是它有害人的健康,甚至酿成意外悲剧。 
期刊
山药,又叫薯蓣,是薯蓣科多年生缠绕植物山药的块状根茎。山药富含黏液质、精氨酸、淀粉酶、维生素及铁、锌、钙等微量元素。中医认为,山药甘、平,无毒,入肺、肾经,有补脾胃、益肺肾的功效。  山药营养丰富,是居家保健的上品,其食法也很多,现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食用方法,您不妨也试一试。  山药粥 用生山药50克切成片状,粳米100克,文火煮成稀粥,经常食用可以健脾益胃,对脾虚泻泄、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