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为了称赞滕子京吗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版2013.12)刊登的陈小飞老师的《〈岳阳楼记〉对滕子京的赞扬》一文中,陈老师认为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为了称赞滕子京”,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认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赞扬人;二是认为滕子京心胸宽广,为人坦荡,“借写洞庭湖的阔大气势来暗示滕子京的胸怀如洞庭湖一样宽广博大”;三是赞扬他胸怀国家,心系苍生。对此观点,笔者颇不能认同。
  可以把以上内容归结到三个问题上进行思考:一是《岳阳楼记》写景的目的究竟何在?二是滕子京真是胸怀“如洞庭湖一样宽广博大”之人吗?三是范仲淹是个什么样的人?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就可以相对准确地解释此文的写作目的了。
  一.《岳阳楼记》写景的特色和用意究竟是什么?
  陈老师文章中认为《岳阳楼记》所写的“悲景”和“乐景”,是为了构成对比,体现其政绩显著有作为。范仲淹用看似写景,实则抒情的笔调把滕子京来到巴陵郡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目的在于展现他的政绩,大力夸赞他的作为。
  关于《岳阳楼记》的成文,在文学史上一直是有争论的。很长时间以来,有一种论调占据主流,即认为范仲淹是根据滕子京派人送来的《洞庭秋晚图》,并综合概括了他家乡(苏州吴县)太湖等江南湖泊的景色写成此文的,他一生并未到过洞庭湖和岳阳楼。也有人考证出范仲淹小时候曾经在洞庭湖东岸读过书。我们认为这些对文章的价值并无本质影响,倒是文章中写景的特色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大家势必都会注意到文章在写景上做了大范围的摄取,却从来没有细致入微的刻画某一处或者某一种景物。作者所写的一切并非岳阳楼上所能见到,而像是坐在飞机上低飞于洞庭湖上空,任目光扫视,无限山河尽入心中。似乎所有的景色尽收眼底,却也只是留下微云飞花,并没有一种景色被作者着意描摹。由此可见作者用意不在一草一花一石一树,而是纵横开阖,泼墨写意。如此气势博大的景物,引发的议论抒情也必然是情怀开阔,气象万千。如果写景的目的是为了赞扬滕子京这样一个具体的人,那么何不精心描绘、托物寓意?自屈原以来就有用香草美人喻君子的传统,课文中现成的“岸芷汀兰”何不生发演绎一下,却只是一笔带过呢?
  那么他写景的用意究竟何在?不妨做具体分析。本文有三段景物描写,一是开头的总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笔者认为写此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两种览物之情。
  然后就是接下来的对悲景和喜景的两段描写,这两段景物描写自是境界宏阔语言优美,但是这两段文章的主脑均在段落的最后有所揭示,为了由不同的景色写出不同心境的两种人,并且为下文埋下伏笔,引出下文集中的议论,和后面的“古仁人”进行对比。目的是体现“古仁人”和以上两种人的不同,从而在此基础上议论,并且亮出自己崇高的政治见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而慰勉和激励老友滕子京。在这里我们真的看不出有那个词语那个句子与赞扬滕子京有多少关联。
  二.滕子京的胸怀真的“如洞庭湖”一样宽广吗?
  陈老师文章中认为:《岳阳楼记》直笔曲写,借写洞庭湖的阔大气势来暗示滕子京的胸怀如洞庭湖一样宽广、博大。滕子京虽然一再遭贬谪,但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能容得下任何的不快、怨气……
  那么滕子京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他真的胸怀宽广,如同万顷碧波的洞庭湖吗?据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的记载,滕子京原为泾州知府,“用公使钱无度”,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滥用公款”,于是被人举报。朝廷把他贬到岳州(巴陵郡)为官,有留用察看以观后效的意思。而在重修岳阳楼的过程中,又故伎重演“近得万缗(一千文),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通过设个人金库的手段,支配财政。
  这段话显然对滕子京充满了不恭,但如果我们只凭这段话就对滕子京下定论是不科学的。要公正地评价他还需要多看看古人对他的评论。《闽书》称他“复知邵武军州事,自任好施予,喜建学,为人尚气倜傥,清廉无余财”。《宋史》评价:“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称“庆历中,滕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从这些评价中,我们可以对他进行一个比较公允的定位,滕子京是一个有才能、有政治抱负的人,重义轻财、为人豪放不拘小节。在政治上,有时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置自身安危不顾,常会采取极端冒进的做法。
  也许“受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古语影响,许多人误以为,不拘小节的人一定可以成大事,又进一步推演成不拘小节的人胸怀一定宽广。可是我们的这位滕子京长官真的“胸怀如洞庭湖一样宽广博大” 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倒是否定了这种说法:“滕子京守巴陵,修岳阳楼,或赞其落成,答以落甚成,只待凭栏大哭数场!”可见此时滕子京的内心并不平和,个人得失让他愤懑难平。说实话,“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确实是有利于民生的事,而重修岳阳楼,更多的是一个形象工程,“属予作文以记之”。找谁作文?他想借助“名人效应”树立自己在政坛上的良好形象。可见,滕子京并没有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他的胸怀也并不见得有多宽广。范仲淹纵然没有去过岳阳楼,没有在重修的工程结束后与滕子京把酒言欢,可他何尝不了解这个老友的性格,如果真有那封与图一起寄来的书信,他又如何不能从中体察老友抑郁的情怀。很显然,此时的范仲淹给予老友的应该是劝慰、勉励而不是无厘头的赞扬吧?
  三.走进范仲淹的内心世界,推究其真实的创作用意。
  范仲淹少有大志,大家都很熟悉《范仲淹苦学》那段文字,他少年时候,尽管家境贫寒清苦,却“慨然有志于天下”。及他成年后,为国为民做了不少好事。表现出崇高的人格风范。
  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在知杭州期间,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设立范氏义庄,用以资助范氏族人。而自己晚年时积蓄已尽。一家人贫病交困,仅借官屋暂栖,略避风雨。   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悚然醒悟,就让范仲淹前去赈灾。他归来时,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了仁宗和后苑宫眷。
  范仲淹晚年被贬为饶州知州,在附近做县令的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他,并告诉他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希望他从此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随意吃喝之外,只管翱翔。范仲淹立即应和了一篇赋,说,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事可以看出他的耿直和不计个人得失的秉性。
  王安石在《祭范颍州文》中称范仲淹“呜呼我公,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
  欧阳修为范仲淹刻墓碑曰:“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可见范公才是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风亮节的“仁人”。
  范仲淹是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人,他的光辉人性足以让很多人“高山仰止”,他怎么会连赞扬与勉励之间的差别都分不清楚!
  到这里有必要说说范仲淹跟滕子京之间的关系了。
  他们有相同的命运。范仲淹两岁而孤,母亲改嫁将他抚养成人;滕子京是幼年丧父,由母亲刁氏夫人抚育他与弟妹成人。
  他们是情谊深厚的同学。范仲淹和滕子京是同榜进士,做官后又同在御使台为谏官,滕子京心直口快,因此得罪仁宗,将其贬官出朝,庆历改革之际,滕子京又被人弹劾私自动用小金库的资金。范仲淹宁愿辞官不做来为滕子京辩护,好不容易保住了滕子京,但滕子京还是再次被贬,到岳阳为知州。
  他们是患难与共的“战友”。滕子京任兴化县令,范仲淹率领来自四个州的数万民夫,奔赴海滨。但治堰工程进展非常艰巨,范仲淹和滕子京努力坚持,捍海治堰全面复工。盐场和农田的生产,从此有了保障。
  现在我们该说说本文的写作目的了。范仲淹深知滕子京是一个“尚气,倜傥自任”的人。遭遇贬谪,心里本来就忿忿不平。现在,滕子京凭借着自己的才能,把巴陵郡治理得很好,范仲淹很担心他高调得忘乎所以,遭人嫉恨,又闯出祸来,就借着这篇记规劝朋友,他希望滕子京放下个人得失,像古仁人学习,同时相似的经历(直言进谏的性格和被贬谪的现状)也使他借助本文的写景抒情议论,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抱负。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胸怀。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范仲淹对滕子京深深的关怀与勉励!
  不由想起了他在《严先生祠堂记》中的一句话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句话用于对范仲淹自己的评价不也恰如其分吗?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王蓓,语文教师,现居江苏睢宁。责任编校:王 玲
其他文献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退却是沙洲。在江苏省的东南端,在万里长江入海口,在东海和黄海交界处,有个美丽的小城——启东。万里长江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了大片的沙洲和滩涂。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就坐落在这片号称“东方第一”的南黄海滩涂上。潮来烟波浩淼,潮退碧野纵横,优美的自然环境赋予了这所全国绿色学校特有的灵韵。如果说启东市汇龙中学是一只美丽的贝壳,那汇中语文组就是贝壳里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一.概述: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结束或过程中,为了学生能正确、完整且深刻地理解课文,对其进一步提问的互动措施。有效地追问是激趣、质疑、探究的很好途径,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提高课堂效率。精彩的追问建立在教师自身对文本潜心钻研的基础上,体现着教师的智慧和学识。那么,怎样进行有效地追问呢?我认为一定要把握住追问的恰当时机。  一.因势利导 寻根追问  “课堂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是师生智慧火花的闪现与
浩浩长江水,巍巍葛洲坝。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伴随着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的即将建成,宜昌市葛洲坝中学(原名葛洲坝第六中学、葛洲坝高级中学)站立在了它的身旁。葛洲坝,带给宜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给葛洲坝中学以至高的起点和无数的光荣。这所创建于1981年的学校,历史不长,但成长迅速,作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学校,一直都是优秀学子向往仰慕的学校。  葛洲坝中学的校园,不大,但曲折有致;不
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文学作品中的想象。“想象”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词汇。还有什么词汇比“想象”更加迷人?我很难找到。这个词汇表达了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和绚丽多彩等等。  今天有关想象的话题将从天空开始,人类对于天空的想象由来已久,而且生生不息。我想也许是天空无边无际的广阔和深远,让我们忍不住想入非非;湛蓝的晴天,灰暗的阴天,霞光照耀的天空,满天星辰的天空,云彩飘浮的天空,雨雪纷飞的天空……天空的变幻莫测也让
中国古代散文和诗歌一样,同是中国古代文学最主要、最具特色的文体形式,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瑰丽的文化宝库。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学生继承古代散文优良传统,培养与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水平与审美能力,高中课本收录了上至先秦下到晚清的优秀散文。如何提高中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呢?笔者以为,应该由文到人,除了学会品赏散文的文品,还应从文品中品味作者的人品,以便陶冶性灵,获取审美享受,加深他们对中国古代优秀
本应该趣味盎然、让人怡情养性的语文课,几十年来一直在“少慢差费”的批评声中艰难度日,课改和些许“语文教育家”创新带来的波澜在一番冲击后又因中高考的指挥棒棒打而近乎归于平静。课堂上,台上老师依旧是激情洋溢而滔滔不绝,台下学子依旧勉强听课而昏昏欲睡,课堂教学效果依旧徘徊不前而令人扼腕。可否“给我一个惊喜”,是每个学生语文课的盼望。笔者在与学生共同学习苏教版必修四第一专题时,略施小计,未走寻常路,记录如
关关雎鸠,传承房州千年优秀传统;琅琅书声,品味中华百代经典韵味。在诗祖(《诗经》创作者:尹吉甫)故里湖北房县这个山清水碧、英杰代兴的神奇沃土上,有一群诗意栖居的人,他们撑起了房县一中文学教育的天空。  房县一中语文组是一个由30人组成的“德艺双馨”的团队,有湖北省特级教师杨锦全掌舵,有湖北省骨干教师陈兆刚领航,有十大名师、学科带头人郜国旗(学科组长)在前面呐喊冲锋;有湖北省高考阅卷专家郜国旗、吴崇
教学的受众是学生,但事实上,我们的很多课堂令人昏昏欲睡,这是一个事实。作为教师,我们经常如九斤老太般抱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但是有必要扪心自问: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心里到底有没有学生?上一届学生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偏向虎山行”还是“旧貌变新颜”,这一届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是视而不见还是如获至宝……如果医生是根据病人开方子,搞室内装饰的是根据房子主人的要求画图纸,那么,教师为什么不是根据学情写教案?
早在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针对当时语文教学的现状,指出:“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依然造就的是大量词句不通的学生”(《写作整体化教改宣言(讨论稿)》,《语文学习》1992第5期),而今时过境迁,中学语文教改已过30年。中学写作教学在艰难探索了30多个春秋之后,光景如何?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写作素质是否
短篇小说《品质》是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创作于1911年的一篇佳作。小说塑造了一位诚信善良、把制靴当作一种事业并且做到极致的小人物——靴匠格斯拉。他面对着竞争日趋激烈的工业化文明进程,始终恪守职业道德、做人底线,最后却因失业,贫困,饥饿而死。   这篇小说在我国,除了使用苏教版的师生,其他身份的受众似乎不多。对这篇小说的重视与赏析,自然也就做得还不够,有限的分析也往往着眼于小说的主题。而我以为,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