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精彩演绎“名牌的故事”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x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牌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高度发展的标志,也是展示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名片。在青岛,服务名牌已经成为这个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个服务名牌就是一张张亮丽的城市名片,让青岛这个品牌之都煜煜生辉。
  1999年,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施意见中,正式提出了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名牌战略的要求,在全市各行各业中组织开展了“创服务名牌,树青岛形象”活动,从此,青岛市的创建服务名牌活动,由最初的一种模糊的、自发的意识上升为一种理性的自觉行动。时光荏苒,服务名牌的活动转眼间已经开展了整整十年。回顾这十年走过的道路,青岛市的服务名牌创建活动,硕果累累、可圈可点,服务名牌在青岛遍地开花,香飘海内外。服务名牌从发掘、培育到形成,再到如今雨后春笋般涌现,反映了青岛这座城市文明程度从不断积淀到全面展现的过程。
  
  品牌经济启蒙了品牌服务意识
  
  青岛是中国实施品牌战略较早的城市,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具有推动名牌生长发展的丰富历史资源和文化积淀,还具有一片适合名牌生长发展的土壤。青岛文化是一种基于传统的齐鲁文化、又混合了殖民文化、海派文化等诸多文化基因的多元文化,在城市文化的积淀上,带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因此,青岛人在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方面的速度和能力,特别是在学习和借鉴先进文明成果、创新发展等方面,与文化传统比较单一的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就是推动名牌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意识。同时,青岛作为最早在中国提出经济发展“名牌战略”的城市之一,在经济领域大力开展创名优产品活动,不断做大做强现有品牌,恢复和挖掘历史品牌,推动了品牌建设向更宽的领域和更高的境界迈进,不仅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品牌战略”向经济领域延伸、辐射提供了借鉴。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实施了名牌发展战略,提出“争取用5至10年的时间再发展一批像青岛啤酒那样的拳头产品”。经过近10年的努力,到上世纪90年代,青岛市在全国推出的20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已有5个,占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1/4。
  进入21世纪,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又提出新一轮经济发展名牌战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成为支撑青岛市经济发展的骨干。经济发展名牌战略的成功实施,不仅为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推动了精神文明名牌战略的实施。
  
  “服务品牌”的崛起
  
  青岛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创建服务名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3年,青岛市在全市窗口行业开展了以“创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做文明市民”为主要内容的“三优一做”活动,各基层单位结合实际设计开展了一些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名牌项目”和“名牌活动”,海尔集团的“真诚到永远”就是将产品名牌延伸到了售后服务,将企业优秀的管理经验延伸到了市场服务领域;1995年,青岛交运集团在青岛长途汽车站发起了“情满旅途联手大行动”,打造的“情满旅途”服务品牌在短时问内由青岛一地一企扩展到全国50余家客运站,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交运品牌;青岛客运段“青京”列车打出了“海之情”服务品牌,成为从青岛到北京之间的一个传播青岛文明的流动窗口……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争先进、创一流的品牌意识在青岛蔚然成风,为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战略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随着青岛市窗口行业为提高服务质量而开展的“名牌”创建活动的深入和普及,青岛市文明委在总结了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有形的产品可以创名牌,无形的服务也可以创名牌”的超前理念,并将其称之为“服务名牌”,以区别于产品名牌。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在1999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施意见中正式提出了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名牌战略的要求。同年,在全市各行各业中组织开展了“创服务名牌,树青岛形象”活动,激励各个行业为群众提供文明、真诚、优质的服务。至此,服务名牌的创建活动,由最初模糊的、自发的意识上升为一种理性的自觉的行动,实现了一种质的飞跃。
  
  注册服务商标开创全国先河
  
  青岛市是全国实施名牌战略较早的城市之一,而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青岛的名牌战略更是开了全国先河。
  1995年7月11日,青岛交运集团长途汽车站创意发起了“情满旅途联手大行动”,并迅速扩展至全国50余家客运站,引领了全国公路客运行业的文明风尚。1998年,青岛交运集团将经过3年市场锻造和考验的“情满旅途”作为自己的服务名牌,到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当时,注册服务名牌在中国没有先例,也没有相关的规定。经过一番努力,“情满旅途”成功地注册为青岛交运集团服务商标,也成为中国道路运输行业第一个服务名牌。
  2000年,青岛客运段青京列车车队在全国铁路系统率先注册了第一个列车商标——“海之情”,也是铁路系统全国第一个服务商标,成为中国铁路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晶,城管、公交、燃气、建筑、商业等行业也纷纷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注册服务商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随着“情满旅途”、“海之情”、“海滨小金”等一批服务名牌的涌现,青岛市在短期内迅速掀起了创服务名牌的热潮。
  2000年,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在广泛开展创建活动的基础上,评选出海尔“真诚到永远”、交运集团“情满旅途”、青岛客运段“海之情”、海滨食品有限公司“海滨小金”、公交集团“公交张锋”、市政公用局“98111”(今12319)服务热线等第一批6个青岛市服务名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这些服务名牌的带动下,青岛市“创服务名牌,树青岛形象”活动日益高涨,不断深化和延伸。2002年、2004年、2006年,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又相继评选出第二批5个、第三批12个、第四批17个服务名牌。这些服务名牌都是各行各业服务中的佼佼者,在全国同行业中也同样出色,为推动青岛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青岛在国内外的形象和城市核心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规范服务名牌的管理工作,保证创服务名牌活动持续健康发展,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一方面指导各单位运用市场化手段,打造、培育和保护自己的名牌,及时总结推广优秀的创建典型,引导创服务名牌活动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对服务名牌的指导和管理工作。2002年即制定出《青岛市服务名牌创建暂行管理办法》,从创建服务名牌的方法、标准、评审程序及管理要求等方面规范 服务名牌创建工作,这在全国电是首创。青岛市文明委还建立了服务名牌测评体系,成立了专家评审组,制订名牌测评细则,进一步规范、完善了服务名牌测评、命名工作,并建立起服务名牌动态管理机制,重在创建过程和创建命名后的保持,确保服务名牌的先进性。
  服务名牌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各基层单位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创建意识和创建氛围日益浓厚,创建活动从最初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车等窗口行业逐步延伸到了全市各个层面各个部门,现在拓展到包括党政机关在内的所有窗口行业和社区农村等。
  
  服务名牌创造经济效益
  
  青岛市各企业在创服务名牌的活动中,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及综合竞争力,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青岛航务二公司凭借自己在中国建筑业第一个服务品牌——“浇注明天”,赢得了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海南等省市的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司产值从2001年的6.6亿元到2004、2005连续两年突破20亿元,2008年一举突破55亿元大关。海滨食品有限公司自实施“海滨小金”名牌经营战略以来,公司的年收入由1999年的1900万元上升到2008年的6000多万元,其中,海参单品的收入就增长了近20倍。青岛热电集团“暖到家”服务名牌已经成为拓展市场的“名片”和‘通行证”,供热市场辐射城阳、莱西、平度、即墨、青州等地。世界500强企业ABB公司、西门子公司和加拿大益嘉公司也是看中了“暖到家”这个服务名牌,相继与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实现了以名牌品质为基础的增长模式。
  
  服务名牌提升城市文明
  
  名牌是一个企业、一个城市的形象,是文化、技术、管理和素质的凝聚,也是一个企业、一个城市品位与买力的象征。
  青岛市通过服务名牌的创建,不仅实现了各创建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更带来了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行驶在全国各地的“情满旅途”客运车和“海之情”列车,将青岛的文明形象持续不断地传播到全国各个角落:“12319”、“海滨小金”、“温馨巴士”、“文档连心桥”等服务名牌,让青岛市民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享受到名牌服务的同时,提高了生活品质,提升了自身素质,通信、电业以及水、热、气等垄断胜行业和党政机关,通过创建服务名牌,进一步加大了服务工作的透明度,强化了社会监督的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了市民的满意度,改善了城市发展软环境,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创服务名牌带动青岛全面发展
  
  青岛市创服务名牌所走过的十年路程证明,创服务名牌活动既是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又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的增长点。通过创服务名牌活动,使得青岛市各行各业的工作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实现了一个大的跨越。人们干工作的精品意识大大增强,人人都在努力“赶超先进,争创一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一些品牌活动不断出现,城市文明交通“三让”、机关建设“双学三创”等;社会文化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企业文化、机关文化、社区文化以及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的建设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加强,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城市文明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积淀和促进作用。
  十年来,青岛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最具风情的城市”、“宜居城市”、“中国品牌之都”等等数不清的荣誉称号。
  青岛创造品牌,品牌提升青岛。青岛用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的“名牌的故事”,为自己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赞誉。
其他文献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开始被重视和应用,但总感觉仍然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主要表现在,老师提的问题设计不
那是上学期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翻阅着学生刚交上来的周记。突然,一个女生的周记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中写道:“中秋节快到了,我却不能和家人团聚。想到别的同学都可以在家里度
一些经销商已经经历了质的蜕变,那些动辄要“教育”经销商的,却被经销商“教育”了。  公司四楼会议室,华北大区经理张强颇有几分自豪。10个新入职的办事处经理,实习3个月后,总经理王总今天指定张强给他们做入职培训。这是领导给以的极大肯定!  虽然都是新人,但从谈吐举止上,张强看得出来他们的素质不错,看着他们,张强内心也涌出一丝“前浪”的压力。  人力资源部崔总将张强向各位经理做了介绍,张强的培训也就顺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收治的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93例,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7)。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汾酒集团荣获“中国企业五星品牌”和“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单位”的荣誉称号。今天,全国企业文化论坛暨星级企业品牌评价发布会在此隆重举行。此次活动对于推动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和企业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强有力的中国自主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各位专家和企业家一起探讨、交流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汾酒集团,向一直以
逻辑推理问题能反映一个人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有较强的思维训练效能.这类问题的主要特点是题目给出的条件信息多、关系复杂,解决这类问题并不需要太多的数学知识,但无公式
三院的建设将使浙江大学科技园(江西)真正成为浙江大学推动江西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桥头堡。在南昌高新区“湖西两园、湖东两园”交相辉映的产业格局中,以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国家教育部推出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方案。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素质教育、快乐教学成为当今教学模式的主旋律。在素质教育被愈发重视的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更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的一个切入点。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
上海浦东新区唐四学校创办于1999年2月,位于浦东新区中心——唐镇。学校南临龙东大道,西近外环线,东靠金桥出口加工区南区,占地面积833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9个,在校学生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