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爱比爱的多少更重要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nux_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提示:
  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仅仅心中有爱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爱。
  W老师坐在我对面,向我讲述他的困惑和无奈,希望得到我的帮助。
  W老师的班里有一个孩子,孩子的父亲正在狱中服刑,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孩子自小由爷爷奶奶养大,生性孤僻,不善言谈。W老师接班后了解到孩子的情况,特别同情这个孩子。为了帮助这个孩子,W老师平日里尽量多辅导这个孩子学习,多提问他,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与他一起分享。假日里,W老师还会带着这个孩子到市里去游玩,只是为了让这个孩子多一些快乐,让他可以更信任老师,可以走出自己狭隘的小圈子。
  可是,在最初的“蜜月期”之后,W老师发现这个孩子依然不完成作业,更可气的是他学会了撒谎,不是说作业丢了,就是说忘到家里了,弄得各科教师焦头烂额。一次次希望,又一次次失望,W老师有时甚至觉得这个孩子实在是“无药可救”了,想放弃。在寻求家长帮助的过程中,W老师也遇到了障碍:孩子的妈妈不肯直面自己孩子的问题,甚至干脆玩起了“捉迷藏”,根本没有正面交谈的机会。“迫于无奈”,W老师采取了一些“迫不得已”的手段,如“罚站”等。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对学习有了厌倦情绪。
  我坐在W老师的对面倾听着,也在思考着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需要帮助的孩子。
  这个孩子是无辜的,他也是家庭生活中的受害者。他的父亲入监服刑本身对他就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父亲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是尤其重要的,力量感、正义感、责任心都需要父亲示范,当别的伙伴以父亲为傲的时候,这个孩子只能把这块伤疤遮掩起来,独自伤悲——少言寡语,并不意味他情感出现了盲区,恰恰可能是敏感的表现。没有父亲的童年,是灰色的童年。在缺少父爱的家庭环境中,这个孩子所受的隔代教养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习惯的形成。我曾经问孩子的爷爷:孩子在家里主要做什么?爷爷告诉我:自己和老伴都特别疼爱他,回到家,孩子总是喜欢窝在沙发里看电视。沉迷于网络或者电视中的孩子,会对书本中的文字不感兴趣,精力也会分散,听课质量下降。在现在社会物质条件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养孩子容易,育孩子难——更多的家庭把热情投入到养上,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而忽略了孩子的精神与心理层面。这个孩子是不幸的,我们要理解他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行为,并用最大的耐心来帮助他获得学习的愉悦和对自身的认同。
  我理解W老师的心情,为改变这个孩子,自己默默做了那么多事情,付出了那么多辛苦,却得不到积极的回应。爱孩子,并竭尽所能,这是多么令人钦佩的姿态。不过,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与爱,如果没有得到学生积极的回应,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关怀与爱并不成立。最美的爱,绝不是单向的付出和感觉,需要双方心灵的呼应与共鸣。一厢情愿的关爱,并不能开启真正的教育之门。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留意到W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一直强调自己对孩子的诸多付出,甚至到了委屈的地步。陪着做题,陪着游玩,从学习到生活,就想无微不至地关心他。可是,W老师没有意识到,在给予孩子无限关爱的同时,他也把强烈的高期待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必须要变得听话,必须要完成作业,必须要考出好成绩,必须……可以坦白地说,W老师对孩子的爱是有目的的,是在有条件地来爱他。我想到这里的时候,竟然打了一个冷战。成人的情感是瞒不住孩子的,孩子会很清晰地明白成人的意图。如果这个孩子感觉到别人的爱是有目的,他会很自然地把自己再封闭起来,就像河蚌一样。而且这一次,会比上一次更严重。
  W老师在和这个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付出的确实很多,他在这份爱中所受的煎熬,可想而知。不断地关注,尽心地帮助,孩子却始终不能达到自己所期待的水平。在孩子一旦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因“爱之深”导致“恨之切”,教师的言行往往会出现不能自控的情况。原本的“糖”就变成了“棒”。而情绪化的处理,势必会让师生关系走向另一个极端。教育是慢的艺术,人的改变也是反复曲折的过程,若以爱的名义来行“拔苗助长”之事,学生在这份爱中将更会惶诚惶恐,压力重重。当被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关注的时候,孩子最初会是幸福的,但当洞悉其中条件的时候,他就变得有了压力。老师越对自己好,自己就越紧张,越怕给老师丢脸——恐惧失败是学困生常常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教室里最安全的事情是不举手、不回答、不讨论,这样就不会出错——殊不知,老师会因此更生气。“我对你这么好,我对你这么负责任,你怎么会如此……”面对老师的这般批评,相信任何一个学生都不会无动于衷,直接的结果是内心深陷在负罪感的漩涡里不能自拔,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回到当初的状态。因此,教师决不能以“回报”来要挟孩子,否则会把自己对孩子的付出严重贬值,更会伤害到孩子脆弱的心灵。当爱成了负担,就会如绳索般将教师和学生捆绑在一起,教师迷失了职业的角色定位,学生丢掉了前行的动力。
  教师不是孩子的父母,更不能任意去客串一番,让学生不能确认你的职业身份。一个学生之所以会跟随老师求学,一个必要的条件是:教师和学生的身份明确。学生对老师尊重,才会对知识虔诚。导师带研究生,以及过去的私塾教育,常见学生以“我是某某的学生”为荣,师生之间的距离美是教育过程中的一泓清泉。回到这件事情上来,W老师在关爱这个孩子的过程中,其实也在给孩子一种假象,使得孩子对W教师的身份产生了模糊的认识。当W老师以严厉的姿态面对他的时候,这个孩子或许还沉浸在之前W老师对他的无限爱意中,并没有懂得W老师内心“远大的期待”。因此,W老师应当尝试着在孩子面前保持必要的“风范”,让他明白,W是他的老师,是可以提供专业帮助和支持的老师。
  教育不是一种交易,以此换彼的意愿只能将教育异化。爱你,不需要什么理由。用心灵赢得心灵才是教育追求的境界,不论我们为孩子做了什么,都不要期待让孩子立刻拿出看得见的所谓“成绩”,藏在他心里的才更有意义。教育需要浸润熏陶,师者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承载着这样的意蕴。教师要在平淡中坚守职业的良知,只管耕耘,不问收获。面对这个孩子,老师需要摒弃一些要求,从暖心开始,与他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要记得,信任是教育的基础。可以把他引入到暖融融的班级生活中,唤醒他的归属感;可以给他创造一些展示的机会,激发他的成就感……作为老师,我们要始终坚定这样的信念: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在帮学生获得成长的动力,而不是意在眼前的功利。
  我曾经写过一篇颇为得意的教育叙事,在被某前辈点评的时候,他写道:一个孩子的转变真的如此迅速吗?道德抑或心灵的改变都是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当时不太服气,静下来之后,回忆自己的从教故事,深感言之有理。教育是一项需要智慧、需要耐心、需要勇气的事业。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往往是很复杂的,可能是家庭与社会的原因,也可能是教师的原因,还可能是孩子自身的个性使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来帮助他们才行。这是一个颇有挑战意味的过程,学生的问题会不断反复,并不是一锤定音的。教育者的可敬就在于适应这种反复,并始终对孩子的未来抱有期待。当问题再次出现的时候,也是考验教师智慧和耐心的时候,教师要保有专业的从容与理性。用研究者的眼光去审视问题的所在,就会减少焦虑与烦躁,就会认同人性中的诸多可能。作为这个孩子的老师,W老师还要继续思考怎样引导这个孩子的问题,如果他能够满怀悲悯之情,将帮助这个孩子当作一个专题来探讨实践,相信他会有新的感悟。
  教师要爱每一个孩子,还要学会爱,学会爱每一个孩子。事实上,会爱比爱的多少更重要。■
  □ 编辑 江泓
其他文献
由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小麦丝核菌根腐病是世界范围内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保留作物残体的精耕栽培制度可使土壤变为对病害有抑制作用的抑病土.研究了南澳大利亚埃文抑病
弗里达·卡罗是墨西哥20世纪最著名的“女权主义”和最“超写实主义”的女画家.本文从谈论弗里达的人生悲惨命运开始到她如何踏上艺术之路,从分析她的人生经历和感受来浅谈她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需求尤为强烈,对出行旅游更加喜爱。旅游业蓬勃发展和旅游市场规模急剧扩大,对旅游业和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也在提升。因此,旅游市场对旅游工艺品的需求量是十分庞大的。在我国的旅游市场中,旅游工艺品开发与设计存在明显不足,漆艺材质的旅游艺术产品更是少之又少。主要表现有:同质化使得旅游工艺品缺乏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从而出现相同产品现象,在这点上漆艺旅游工艺品不会出现此情况,漆
清末民初,马甸地区的私塾兴起,此消彼长,分分合合,逐渐由私立转为公立,几经更名,发展成了现在的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原名马甸小学).在学校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有很多人在这所
2015年9月22日,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了“文脉传薪:2015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展暨研讨会”,展览由范迪安担任总策划.参加研讨会的有范迪安、李一、徐虹、杨小彦、郑工、刘新、王
1 总论rn针对研究和技术发展的欧盟最大资助计划--欧盟第七框架计划(FP7)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启动.该计划的全部预算约为505.21亿欧元(约660亿美元),为期7年,到2013年结束.除
在中国的法律史上 ,沈家本可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中国法律现代化的进程正是以他于上世纪初主持的清末修律为肇始。当时 ,国门已开 ,而清王朝的法制仍在因袭两千年的封
大约30年前,在一次校园参观当中,我跟理学院的同事们一起共进午餐,席间被问及是什么促成了我的成功?我不假思索地说:“娴熟卓越的写作和演说能力.”这个回答使他们大为惊讶.
期刊
在西方古典艺术当中,希腊神话故事经常成为艺术表现的主题,其中美惠三女神的形象就是各个时期艺术家们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本文就美惠三女神在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
目的:了解新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开放式问题收集项目编制调查问卷,并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某院校大学生750人进行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