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穿Prada的恶魔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nam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rada女士是当今设计师里面最知识分子化的,她的设计中有非常含蓄的社会评论。是对当今社会、艺术、文化的评论。Prada的所有东西是很有学问的。因此,魔头穿Prada的含义是在这里。
  《穿PRADA的恶魔》电影和小说我都看过,谈不上有多喜欢,但看多了中国式的时尚大片之后,越发想对这部电影致敬。它就像一口井,谁需要了都可以来饮一瓢,谁走后,它都不会枯竭。
  《爱出色》依然在小心翼翼地临摹这部电影。同样的故事发生地:时尚杂志社,同样的人物设置:强势的主编和刚毕业的新人。唯一不同的是《爱出色》有意消减陈冲饰演的时尚主编Zoe“女魔头”的一面,使之变成姚晨饰演的新晋编辑汪小菲的人生导师。这样一来原本一对剑拔弩张的人物关系,就此走上了“顺拐”的不归路。编剧宁财神这样改动的唯一初衷就是想把故事叙述的重心由职场转变为爱情。这样做不仅规避掉了编剧不熟悉的生活圈子,也可以撇清自己与《穿PRADA的恶魔》过多的相似之处。一部野心勃勃的时尚大片,就此沦为一个通俗爱情小品,更悲剧的是,时尚和人物命运的关系就像雨后的水洼上面漂浮的汽油——虽也五彩斑斓,但两者却不可调和。
  我不知道编剧宁财神是否写了人物小传,汪小菲为什么来时尚杂志社工作?她的欲望是什么?被刻意强调的1500块的月薪对她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果这些问题没有交代清楚,那么主人公去应聘《时尚芭莎》或《兽医》,甚至《糖尿病之友》又有何分别?我承认陈冲与洪晃斗嘴的桥段确实好玩,可是如果这个桥段对人物和剧情的推进没有任何帮助,它们就是废戏,废戏就该老老实实地留在剪片室的垃圾桶里,而不是投放在50块钱一张票的电影院内。如果没能交代好主人公和时尚的关系,那么时尚在电影里最终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背景。
  影片中随处可见D iesel、Versace、Louis Vuitton的logo,以及衣香鬓影、杯盏交换的时尚派对,物质散发出来的诱惑一如美丽的花蝴蝶一般穿梭在影片的各个角落。这让我再次想起《穿PRADA的恶魔》,该片中梅里尔?斯特里普饰演《VOGUE》杂志的女魔头玩变脸一样在90分钟内换了数百套国际一线大牌服饰,却独独没有Prada!直到影片的高潮——当女魔头在话筒前宣布重大决定时,她穿的才是Prada,仅仅是为了好看?那你可是小觑了这部电影。我非常理解这部电影为什么叫《穿Prada的恶魔》而不能是ESCADA、VERSACE或CHANEL。
  Prada女士是当今设计师里面最知识分子化的,她的设计中有非常含蓄的社会评论,是对当今社会、艺术、文化的评论。Prada的所有东西是很有学问的。因此,魔头穿Prada的含义是在这里。梅里尔?斯特里普会从一大堆花瓶应聘者中挑选到土气但具备大学学历的安妮?海瑟薇 就是期待她能“与众不同”。记得电影中两人第一次正面交锋,是女魔头那段著名的关于“蓝色”的演讲——从历史到哲学,各种典故,纵横捭阖,不容小觑。后来这个经典桥段被日剧《真我霓裳》照搬全抄。从这一细节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来女魔头绝非肤浅的更年期老女人,它所包含的知识与权威是无人匹敌的(不熟悉这个行业的可以参考一下一部纪录片《9月刊》,它直击《VOGUE》杂志的女魔头安娜?温图儿的工作与生活)。
  在影片最高潮,最需要女魔头做出选择的时候,给予她一件Prada,而不是随便找一个漂亮的衣服糊弄过去——虽然大部分观众不会这么去理解,但作为一部好莱坞电影,能对审美趣味审慎到如此地步,你还忍心说它是一部肤浅的爆米花电影吗?
  《穿PRADA的恶魔》虽是小说改编,但立场完全不同。小说是一个发泄体的怨文,尽管畅销全球,但另一些权威人士认为这个小说十分偏激,完全没有剖析恶魔的内心,忽略了她的工作对全世界女人的影响。而电影则是站在恶魔的立场上为其辩护。我倒不认为这种辩护是出于偏袒或忌惮,要知道这部电影首映的时候,人物原型安娜?温图儿冒着被人泼油漆的风险从容出席,事后她说出一句经典名言,“凡是对我们时尚产业有帮助的宣传,我一定亲力亲为。”你看,还是个门槛精。可是在小说里,我们看不到门槛精,只能看到一个热衷权利,喜欢发号施令的变态女恶魔 ——她为了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哈里?波特》,居然用飞机把书空运到巴黎;为了找到一家新开张的亚洲餐馆的评论,实习生不得不找遍所有报纸,打电话给报社的编辑询问是否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恶魔在七十几号大街的某个古董店看到某个喜欢的老式梳妆台,实习生就得跑遍东区西区的几百家古董店,最过分的是这家古董街根本不在七十几号大街,而在68号。诸如此类的事情太多了,我甚是怀疑作者是否有夸大的成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本“小鸡文学”毫无营养——对于一个崇拜《纽约客》的实习生而言,她是在一个错误的工作环境中开始她职业的起步。这份职业在她看来与记者或是作家没有任何的关系,她学不到任何东西;她对于时尚一无所知,也没有兴趣。可是到了电影,人物变了,她对时尚由无知变成享受,继而学会了尊重与背叛,并且在成长中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正确的判断。
  而我们的时尚大片呢?想起一位国外影评人的话,大意是,我们的电影不可能打入世界,因为我们没有可以输出的价值观。
其他文献
经过了一个沉闷的夏天,电视观众终于呼吸到了一点清新  的空气,《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小爸爸》《抹布女也有春天》  《辣妈正传》等剧相继播出,让我们有了一点小兴奋。导演过  《叶落长安》《唐山大地震》的姚晓峰继续用电影般诗意的镜头  语言刻画残酷的现实生活,不同于那些哗众取宠的作品,《假如  生活欺骗了你》是创作者们在浮躁的文化背景下慢品生活的产  物,明星陆毅在这部戏里又重新还原为了一位演员,成了
所谓“惊”,自然是内心受到震动;“艳”则泛指很多,可以是美貌、才华、作品……亦可以是声音。在这样一个五光十色的时代,视觉先行,人心浮躁,我们自以为见多了市面,总是装出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其实,这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迟钝与麻痹。比如歌声。我们以前有那么多的选秀,绚丽的舞台,致幻的灯光,还有那些不遗余力在镜头面前展露个性的年轻人逃不出来自港台、韩国明星的腔调与打扮……似乎中国未来的一代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
《你是我的兄弟》是继《半路夫妻》之后,导演刘惠宁与编剧彭三源再次携手合作的作品,该剧继续延用了《半路夫妻》的原班人马,这也将是彭三源创作的该类家庭题材的最后一部。作为“亲情三部曲”——《半路夫妻》、《亲兄热弟》的终结版,从剧情上看,“四兄弟 一辈子”略显老套,颇似《老大的幸福》和《我的兄弟姐妹》的混装版,不过,这种题材向来为观众所喜欢: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贫困家庭中四兄弟,在父母遭意外去世后,互相
跨界在演艺圈是常事,而歌手做主持人就是其中的一种。在港台娱乐圈,歌手转型当主持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台湾娱乐圈80%以上的知名主持人都是歌手改行的,如陶晶莹、庾澄庆、张菲、吴宗宪、阿雅、小S等。但在内地娱乐圈,歌手转型做主持人的还比较少,让人印象深刻的也就数戴军了。十年前,当戴军为人熟知的身份还是那个唱着《阿莲》的歌手时,他突然成为了《超级访问》的主持人,直到今天,他的职业几乎已经定位为主持人了。
《武林外传》中哪个角色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很多观众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小六,能够打败风情万种的老板娘,野蛮女友小郭,潇洒的老白,满腹经纶的秀才,痴情的大嘴一这些绝对的主角,小六以他的憨傻可爱、心地善良、执著认真征服了观众。就像观众说的:如果同一个问题在我刚看《武林外传》的时候问我,我的答案绝对不会是小六。要知道刚开始的时候我对小六的感觉可是糟透了,我经常在看到小六的时候在郁闷:“额的神啊
今年,浙江卫视为迎合2012“奥运年”的主题,将原本冲关节目《冲关我最棒》改版为《心跳阿根廷》,将演播室和外景都搬到了阿根廷,这也是国内第一个把演播室和外景都设置在国外的电视综艺节目。东方卫视将在今年推出一档在西班牙录制的节目,据透露,这个节目演播室所在的大楼为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水建筑”。江苏卫视也将继续推出饱受好评的《非诚勿扰》海外专场,全新的“洋内容”结合顶级“洋制作”,独创首个
首先声明,我是个极度热爱看舞蹈节目的观众,同时也是个踢正步都会同手同脚,肢体极不协调的舞蹈白痴,或许是心理补偿,总喜欢看别人在舞台上展现曼妙舞姿。从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主持人版、明星版,到湖南卫视的《舞动奇迹》第一季、第二季,再到台湾的《舞林大道》,甚至《康熙来了》举办的明星舞蹈大赛,我都会追看到底。今年夏天,《舞动奇迹》第三季再次启动,与前两季相比,舞台设置、灯光效果,上升了不是一个档次,并且
在对《非你莫屬》制片人刘爽的采访开始之前,节目已经开始了录制,这一期请来了潘石屹,他对被在场嘉宾追问得有点窘迫的男孩儿说了这样一段话:实实在在地做事,无论选择什么职业,抱有一颗真诚的心,说实话、办实事儿……与其他嘉宾的咄咄逼人相比,这话显得特别朴实、中肯。几分钟之后,见到了刘爽,出乎意料的是,接下来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最大的感受就是真诚。  刘爽说《非你莫屬》是他做过的二十多档节目中最轻松的,内容没
《非你莫属》百期过后再攀高峰   “北大百年讲堂”巅峰招聘  2010年10月,天津卫视的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正式开播,经过不到两年的时间,《非你莫属》成长为具有“求职风向标”意义的品牌栏目。今年5月,该节目已过百期,根据央视索福瑞的周数据显示,《非你莫属》的平均收视保持全国前三之列,节目视频网络点击率过亿,在某门户网站评选出的大学生最受欢迎电视节目中名列第一,2011年开始,《非你莫属》先后推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想要为2011年电视圈下个结语时,这句话在第一时间映入我的脑海。没有哪一年像今年的电视行业那样繁荣,到处是开拍的电视剧,各行各业的钱都涌入这个行业,演员、导演、编剧都成了香饽饽,钱送到手边都要考虑想不想接。但是这一年也是混乱的一年,电视节目类型单一;拍摄的电视剧有3万多集,播出的只有7000多集,囤积量超过2/3;影视剧题材缺乏创新,骂声越多,收视越高;演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