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场公路的变迁

来源 :当代兵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是兵团乌库筑路中线工程支队(一师九团前身)的一员,1957年12月完成筑路工作任务后,我随部队南下,在塔里木河流域开发建设.rn当我们来到这里时,当地只有一条车辆从戈壁荒滩中碾压出来的沙土路,这条路随着沙漠地势高低起伏,车辆行驶在上面如轮船行驶在大海中.车辆经过时,车轮卷起的沙尘如烟似雾,遮天蔽日.沙土路经常陷车,车陷进去后,越动陷得越深.
其他文献
在一师阿拉尔市的非机动车道上,过往行人经常会看到一位两鬓斑白、身材清瘦的老人在修补破损的路面,他先用十字镐刨出碎裂的沥青块和多余的沙石,再用铁锹一点点铺平整,垫上砖块……rn这位老人叫岳庆民,今年72岁,退休后,他利用空闲时间义务修补路面10余年,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炎炎夏日,不论身处连队还是阿拉尔市,他都不曾停下修路的步伐.
期刊
启动巡察工作以來,绵阳市涪城区创新“巡察+要点”模式,深挖基层“病灶”。每轮巡察开展前,区委巡察办会同各巡察组,围绕被巡察对象行业特点、廉政风险,当前上级党委决策部署重点,全面从严治党薄弱环节和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拟定本轮次巡察监督工作要点,制作巡察参考指南,作为巡察组最生动的“教科书”。区委第二巡察组副组长席璐在总结巡察监督工作要点时说道:“巡察监督工作要点就好比是给我们的‘放大镜’,可以
期刊
这是一次“朝圣”之行,延安作为“革命圣地”的概念,从小就在我心底扎下了根,这次来终于目睹了宝塔的巍峨,枣园窑洞的灯光至今仍在我眼前闪耀.这是一次“寻根”之行,作为三五九旅的传人,我带着寻找兵团红色之根的目的而来,在厚重的黄土之上,找到了兵团精神的源头.这是一次“悟道”之行,“小米加步枪”为什么能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好”,在一个个旧址和鲜活的事实面前,我进一步坚定了答案.这也是一次“问心”之行,在这革命圣地和精神高地,一个个从硝烟中走来的高贵而纯粹
期刊
9月6日一大早,六师医院普外一病区副主任李长风迈着急匆匆的脚步走进病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rn作为一名有着18年党龄的党员,李长风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rn李长风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一定要去病房转转,否则心里不踏实.他说:“要把科室当成自己家,把病患当亲人.”rn今年7月的一天晚上,忙碌了一天后,李长风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接到电话,有一位患者因车祸致肝破裂,多发肋骨骨折,病情危重,他二话不说,马上返回医院投入紧张的抢救中.手术中,患者瞳孔散大,生命垂危,面对眼前这个22岁的年轻生命,李长风果断采取措施
期刊
在沙尔套山脚下的四师七十七团九连,说起勤劳、热情的哈萨克族女职工革命古丽·加合布江,大家都赞不绝口.这些年来,她把青春和爱心奉献给了自己的亲人和这片热土,如同草原上的蒲公英一般传播着爱与希望.rn1991年,革命古丽从昭苏县阿克达拉乡嫁到七十七团九连,丈夫托肯·别肯是连队职工,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公婆年事已高,丈夫的哥哥因为双目失明,无法工作,全家人的生活全靠革命古丽和丈夫维持.
期刊
在祖辈的影响下,他坚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扎根兵团基层,为连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红枣树种植方面他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他就是二师三十四团十连职工刘军.rn“目前棉花长势不错,要继续保持.”8月2日,看着长势喜人的棉花,刘军对十连职工马生科说.rn今年春播刚结束,一场风沙让马生科种植的棉花出现小面积受灾.刘军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田间察看灾情.rn“对我进行技术指导,帮我垫付农资款……刘叔在生产生活上给了我很多帮助.”马生科说.
期刊
最近基层出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小小的村委会,内墙、外墙上的宣传板、宣传牌、门头牌、门牌有上百块,层层叠叠密密麻麻。这些大小不一的宣传板关乎不同部门的工作,包括人民调解、综合治理、阳光救助等众多内容。为了让自己的工作内容在基层显得更重要,有上级部门开始争夺村委会墙上的“C位”。  基层干部说,哪个部门的工作都很重要,哪个都惹不起,为了应对部门检查,只好谁来检查就挂谁的牌子。  受办公场所面积所限,为
期刊
金秋九月,走进新疆芳婷针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芳婷公司)针织厂成衣车间,滚滚热浪扑面而来.虽然加装了风扇,但一进去,汗还是立刻冒了出来.rn见到成衣缝纫车间工人陈卫芬时,她正在熟练地操作缝纫机.额头的汗水不停地往下流,但她手速飞快,不到两分钟,一件衣服的领子就加好了.rn“每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都是精细活儿,不仅要眼明手快,还需要精湛的技艺.陈卫芬在这方面干得非常好,不仅速度快,质量也非常高.”芳婷公司针织厂副厂长李刚说.
期刊
近日,八师天业集团天辰机械厂职工雒军给远在喀什地区疏附县沙依巴格乡的两个维吾尔族小姑娘——苏麦耶·阿布都热依木、布阿提开木·麦合木提各发去了100元钱的红包,又贴心地嘱咐她们要好好上学……rn“谢谢雒老师!你离开我们两年了,还记挂着我的孩子,一直帮助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布阿提开木的母亲在和雒军视频聊天时感动地说.
期刊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一家以新中国新疆屯垦戍边革命历史为主要研究及陈展内容的革命纪念馆,是全国第一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试点单位”,已经成为兵团对外宣传红色文化的亮丽名片,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及研学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示范性作用.rn2004年,在兵团成立50周年之际,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基本陈列对外开放,至今已累计接待海内外参观者600万人次.2021年,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基本陈列重新改陈布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