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凝土板施工裂缝问题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fei7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施工引起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原因,提出控制的技术措施及修补方法。
  关键词:现浇板 裂缝 控制 处理
  
  0引言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渗、抗漏性能强等优点,在近几年的房屋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钢筋混凝土现浇楼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且在住宅工程楼板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等问题。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①设计原因产生的裂缝;②施工原因产生的裂缝;③使用原因产生的裂缝。现阶段施工原因已成为现浇板楼面裂缝的主导因素。
  
  1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因
  
  1.1 原材料质量不佳引起裂缝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就无法施工。而施工单位及各材料生产商为了降低成本,在施工中使用不合格材料。如使用安全性不合格的水泥、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商品砼中掺入大量的粉煤灰及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外加剂等,均成为楼面裂缝的主导因素。
  1.2 模板支设不牢引起的裂缝 模板的制作和安装质量对于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外观平整、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施工中,若模板立柱支于土质松软的土层或支于未经处理的回填土上,在施工荷载的作用下往往会引起模板立柱下陷造成钢筋混凝土裂缝。另外由于模板的支撑在施工工程中未满足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从而在施工荷载的增加中使模板下塌及炸模等也会造成砼裂缝。
  1.3 钢筋配置位置不当的裂缝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配置位置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裂缝的宽度。如现浇板的钢筋位置不正确;负弯矩钢筋放置在板的下方;板的上层钢筋在施工人员的踩踏后就弯曲、变形、下坠;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撑马间距设置过大、甚至不设,会使上层钢筋跟下层钢筋重合等,从而使板在支承边附近普遍发生裂缝,严重的甚至使板有折断的危险。
  1.4 施工质量粗糙、低劣引起的裂缝 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按施工图进行施工。但某些施工单位,尤其个人承包商,为了眼前一时利益,不按规范要求而是粗制滥造,甚至偷工减料施工,有的施工人员总认为板的支座筋可以减少,从而少放甚至不放,现浇板的厚度也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给工程质量带来了严重隐患。
  1.5 施工材料堆放不当引起裂缝 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未达到24小时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将材料堆放在楼面上,会使没有达到一定强度的楼面在受到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而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以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
  
  2 控制施工中发生裂缝的技术措施
  
  2.1 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时要针对工程特点,根据材料的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慎重地来选择和使用材料。
  2.1.1 水泥宜优先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批次、出厂日期和进场数量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2.1.2 现浇板的砼应采用中、粗砂。
  2.1.3 商品砼采用信誉好、质量有保证的厂商提供的产品。施工单位在订购商品砼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对砼品质提出明确要求,不能因追求低价格忽视砼的品质。
  2.2 加强模板的检查 模板的支撑在施工前应先将地面土进行处理,以保证立杆支撑在施工时不会下陷。模板和支撑的选用必須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应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在砼浇筑前,质检人员应按规范要求对模板支撑、尺寸等逐一检查,在拆模时,砼强度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2.3 加强楼面上成品钢筋的保护措施 在楼面钢筋绑扎完毕、砼开始浇筑前应加强对成品钢筋网片的保护,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2.3.1 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预埋和模板封气囊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2.3.2 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施工人员通行。
  2.3.3 加强教育和管理。全体操作人员应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使之不偏离其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小马撑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
  2.3.4 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应重点整修。
  2.4 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及技术培训 我国现阶段建筑工人基本以农民为主,他们有部分人员没有大局观念,只片面地追求完成的工程量,而忽视工程质量,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对相关人员在上岗前进行技术培训及思想教育,从而使他们在施工过程中能严格按施工规范及图纸进行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并且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2.5 加强现浇楼面后继施工管理 在楼面砼浇筑完成后要确保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当砼强度小于1.2Mpa时,不应在上面进行后继施工,要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可限于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柱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少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3 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虽然我们在施工中采取不少措施控制裂缝的产生,但由于各种原因,现浇板面仍有裂缝发生,为了满足美观和使用上的要求、防止钢筋锈蚀、减少渗漏、提高构件的耐久性等,就必须对这些裂缝进行妥善的处理及修补,对不影响结构的裂缝的修补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表面处理法 沿裂缝铺设环氧树脂玻璃布或橡胶沥青棉纸等,起到粘贴封闭裂缝的作用,可用于对防渗要求较高的楼面上。修补前砼表面应预先干净、干燥,才能与基层有较好的粘结。但此法仅用于修补表面细小的砼裂缝以满足美观和耐久的需要。
  3.2 填充密封法 这种方法用来修补中等宽度的砼裂缝,将裂缝表面凿成凹槽,然后填以填充材料进行修补。对于固定裂缝,通常用普通水泥砂浆、膨胀砂浆或环氧胶泥等刚性材料填充;对于活性裂缝则用弹性嵌缝材料填充,以使裂缝有伸缩的余地,避免产生新的裂缝。常用的弹性密封材料有:丙烯酸树脂、硅酸脂、聚硫化物、合成橡胶等。
  3.3 压力灌浆法 此法也称为注入法,它不仅修补砼表面,而且能注入到砼内部,对裂缝进行粘合、封闭和补强。为了提高灌浆的饱满度,灌浆时一般都施加一定的压力。目前常用的有纯水泥灌浆和环氧树脂灌浆。
  
  4 结束语
  
  要避免和减少现浇板的裂缝,需要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措施,对工程质量进行事前预防控制、事中检查控制,并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系统的灌输,从而使各参与方共同承担起减少楼板裂缝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卓尚木,季直仓,卓昌志.钢筋混凝土结构事故分析与加固[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DGJ32/J.16-2005.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S].江苏省建设厅.
其他文献
介绍了基于实例的敏捷制造信息系统结构。结合Interet/Intranet和人工技术,提出了基于智能代理机制的信息系统实现方案。系统采用VRML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信息跨平台浏览共享,并讨论了基于成本和敏捷度
提出了制造型企业效绩绿色评价的思想,包括企业效绩绿色评价系统的框架结构和信息构成;并讨论了企业效绩绿色评价系统的设计问题.
<正> 46%旱地净是杭州天一农药化工厂研制成功的灭生性除草剂,其有效成份是草甘膦和2甲4氯。为了明确其除草效果,我们于1998年冬季及1999年春季在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进行了田
针对柔性自动化生产环境下实施统计质量控制(SQC-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的难点即质量数据不足的问题,将成组思想引入统计质量控制,以提高质量数据的先验性和质量数据之间的
<正> 由英国植物保护委员会组织的布莱顿植保会议于1997年11月18~21日在英国布莱顿举行,共有七十二个国家的一千二百多名代表出席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介绍了六个除草剂新品种,
摘要:学生公寓文化一方面不断接受校园文化的渗透,反映着校园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又不断进行自我创造和自我完善,促进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再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寓文化建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因此,急需对公寓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及思考,它对规范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和重要影响。  关键词:公寓文化 措施  0 引言  高校学生公
针对Internet网络信息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一套新的自动摘要方案;首先根据标识符的不同赋予相应文本字串不同的权值,在文本字串长度大于一定阈值的情况下,对中英文字串采用不同方式调整权值
优富5号是一种用于小麦包衣的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小麦产量增加。试验结果表明,每kg麦种用优富5号种衣剂有效成分0.30g进行包衣,对小麦纹枯病的病指防效和控白效果效果
我们经常会碰到统计问题,如大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指标、平均数、统计指数、概率、抽样推断和相关关系等问题的运用。
期刊
研究了适用于小卫星系统软件的可重用性设计方法。采用了基于可重用软件的模块化结构,构件之间相互通信采用了“软件总线”概念,软件总线设计遵照了CCSDS标准。软件总线为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