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调控下的买房策略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7日,酝酿已久的新一波楼市调控政策接踵而至,涉及土地、金融、税费、保障性住房等多个方面。与一直在进行中的调控轨迹相类似,总的调控基调仍是加大供给,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打击投资、投机需求,以及规范开发商在各个环节的市场行为。只是,与4月以新国十条为核心的首轮调控相比,二次调控更加严格和具体。笔者认为,这既是政府对调控决心的又一次重申,也是对短期调控成效甚微的一次补充性调控。
  
  调控再来袭 作用于长期
  十一期间,深圳、南京、上海等热点一线城市陆续出台了相关的地方细则,尤其是在上次调控中,响应最为不积极的上海,这次的细则可谓一步到位,苛刻和具体程度都令业界咋舌。其原因大概是,传说中的房产税也会率先以上海为试点。
  笔者认为,从2009年底即掀起的房地产调控,其实是对广受诟病的行业结构的调整,不是简单的抑制需求和打压房价,而是要作用于长期。经历了“十年九调”的房地产行业,不免会质疑政府的公信力,故此轮调控所产生的变化和成效也将会是循序渐进的。楼市这种相对低迷的局面,或将持续三五年时间。但为更好地看清当前形势,笔者还是先从二次调控的短期影响来分析,给有置业需求的购房者一些建议。
  
  短期:三类市场,自己站队
  短期影响要从作用于短期的具体政策人手,即信贷和限购政策。简单总结一下,就是首套首付上调、二套首付和利率均上调、三套贷款全面叫停,同时严格限制异地购房人群。
  与土地、税费、保障性住房等主要限制开发企业的政策不同,这些略带行政调控性质的措施,将更多作用于短期供需,且对于高、中、低档的购房人群的影响也是迥然不同的。
  高:越调越高,信贷不作为
  高端住宅投资,即大家常说的豪宅,动辄上千万元。此类房产因其稀缺性、高门槛而具有稳定的升值空间,购房者资金实力雄厚,多将高端房产作为其重要的资金避险渠道和长期投资产品。在历次调控中,高端房产的房价始终都未出现“落马”,这与高门槛、低风险的特点有关。另外,高端房产的销售周期本来就长,对调控有极强的缓冲作用。
  一般来说,高端房产的全款支付比例高于其他房产,且基本都是三套置业,受限购政策的影响不大。由于中、低端房产投资的不确定性风险在增强,不排除拥有多套普通房产的投资客,在相对的市场高位上抛售手中现有房产,转向高端住宅。
  高端住宅的房价,非但不受市场和政策的影响,反而还可能会出现越调越高的局面。有实力的投资客可择时进入。
  中:变数最大,信贷“发力点”
  中端房产投资(在此以总房价为界定标准),此次信贷政策中首付提高是一个重点,投资中端房产的人群,主要涵盖投资型需求、投机型需求、改善型需求等多个范畴,前两者是政策调控的目标对象,后者只能算是受到误伤的客群了。
  短期内,一部分此类可有可无需求将受到极大的抑制作用,进入观望或者放弃,而另一部分则可能会分流到高、低端市场中去。
  中端房产是变数最大的市场,率先从量变开始,进而可能产生价格方面的调整,建议购房者谨慎进入。
  低:随行就市,信贷难主导
  低端房产投资,以刚性需求为主要投资特征,即资金实力有限,而又不买不行的一类需求,其中以首次置业为大多数。这类客群多会选择价格偏低、面积偏小的远郊房产。一方面这类房产的总价偏低,首套首付提高,影响也不是很大;另一方面,需求是急切而刚性的,缺乏观望和等待的时间资本。
  可预见,短期内此类需求的量不会有太明显的减少,价格也只能是随行就市进行调整,是信贷政策难以主导的市场。建议购房者,在有合适房源时及时购入,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进入中端市场,争取一步到位。
其他文献
技术进步的研究方法有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生产前沿的DEA方法及因素分析方法等.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美国经济学家R.M.Solow提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方程的数学模型,用余值法测算技术
一、引言 经济活动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或者说经济生产活动需要温室气体排放投入.温室气体的累积存量引起了全球变暖问题,而且可能造成各国的经济损失,为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带来
本组研究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克隆编码RAP蛋白的基础,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获取RAP重组蛋白,旨在为进一步研究RAP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近10年来,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收治血培养证实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121例,其中男94例,女27例.年龄(31±9)岁,均经血培养证实.其中静脉药瘾者41例(34%).非静脉药瘾者有
本实验探讨抗藻酸盐血清对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黏附性和生物被膜渗透性的影响,进一步为考察抗藻酸盐血清对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及耐药屏蔽的影响提供
传统的球类教学法不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根据球类项目基本技术的特点,利用近三年时间实践研究,提出了球类教学“X+Y”模拟训练模式,并针对高校球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