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就业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本文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就业指导;诚信教育;创业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不断發展壮大,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相比较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十分重视和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不少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设立了学生就业工作机构,并积极开展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但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1.概述
1.1 就业指导涵义
就业指导是引导毕业生了解职业,准备职业、选择岗位、并且适应职业的重要工作。在如今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所遇到的竞争是日趋激烈。对于这种现象,毕业生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自卑,要在增强自身了解的前提下,在了解岗位,了解职业,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以后谋生的各项技能,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以此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体现自我人生价值。
1.2 就业指导作用
(1)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职业道德。
(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进行自我评价,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3)帮助毕业生了解社会和行业需求,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的动力。
(4)帮助毕业生掌握在择业过程中的各项技巧、提高应聘的成功率。
(5)提供就业信息服务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6)对毕业生进行政策法规的教育,以便日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7)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校办学理念探索的必然要求。
2.高等职业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是高等职业院校一项重要工作,然而,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数还是处于最初的摸索阶段,在其科学性和工作力度还不够,工作方式比较粗放,所得信息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不能够满足社会对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
2.1 狭义的指导对象和内容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较强的片面性,其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就业指导的对象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忽视了在校生和往届毕业生群体。而且就业指导内容上脱离市场实际情况,出现谈理论唱高调的现象,实用性不高。
2.2 就业指导工作的功能不全
对于现阶段就业指导工作大家片面性的认为只是就业信息、政策的传达和择业技巧的指导,目标是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但是实际上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帮助学生在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中做好思想上、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学会做出现实的就业决策,而且还对于院校的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对推动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3 在指导形式上过于简单
很多高校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项临时性的工作,只是对毕业生进行突击性的就业技能培训,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地开设双向选择洽谈会,但是其简单的就业指导方式不仅无法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也无法将市场的信息反馈给毕业生和学校。
3.加强高职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尤其在当前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网络发展普及化、提倡个性张扬的时代,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切忌夸夸其谈;要从高职学生关心的实际出发,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掌握科学的择业原则,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及时就业,积极投身到基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3.2 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及其他的书面约定都是重要的法律文件,是确立双方劳动关系的一种契约, 具有法律效力。协议书一旦签订,各方都必须遵守,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学校要指导毕业生认真签订就业协议,在签订协议前要深思熟虑,慎重从事,切不可盲目草率。在签订协议后要自觉遵守协议,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变更协议,必须征得用人单位同意,在协商一致、平等自愿的原则下,变更或解除协议,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学校在推荐毕业生就业时,应当实事求是地向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的情况,决不能弄虚作假。毕业生更应以诚信为本,做遵守公民道德的模范,遵守诺言,以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精神风貌,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
3.3 加强毕业生创业教育
面对激烈的就业形势,高职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更是社会职位的创造者。不仅可以通过创业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给别人提供更多的职位。因此对高职毕业生加强创业教育势在必行。首先,应指导毕业生认识创业所必备的知识、素质、意识、心理品质、能力和条件;其次,学校应为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业提供场所和方便,如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区,学校活动中心、超市、俱乐部、摄影服务部等可请学生进行管理,鼓励学有专长的学生办公司,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办广告设计、装修设计公司,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开办计算机维修服务部等,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进行创业尝试;第三,请有经验的创业成功者特别是校友到校为毕业生作创业报告,从成功人士的经历中积累经验,了解创业的基本程序;第四,开设高职学生创业类选修课程,让高职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创业知识和技能。
3.4 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
高职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和对象的全员性等特点, 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养成求职择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时提供有效市场需求信息,努力为学生顺利就业服务。
3.5 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
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可以了解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并可及时将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出的建议反馈回学校,以便于学校及时调整、改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
就业工作关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乎于学院的发展,关乎于每一个毕业生的前途,我们要明确就业指导的意义、任务和内容,运用科学的指导方法,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职业选择的技巧和规律,使每一个毕业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岗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柏扣兰.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J].广西轻工业,2009(9).
[2]张炳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成奇明.谈职业教育中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9).
作者简介:皮连根(1975-),男,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就业指导;诚信教育;创业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不断發展壮大,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相比较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十分重视和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不少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设立了学生就业工作机构,并积极开展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但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1.概述
1.1 就业指导涵义
就业指导是引导毕业生了解职业,准备职业、选择岗位、并且适应职业的重要工作。在如今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所遇到的竞争是日趋激烈。对于这种现象,毕业生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自卑,要在增强自身了解的前提下,在了解岗位,了解职业,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以后谋生的各项技能,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以此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体现自我人生价值。
1.2 就业指导作用
(1)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职业道德。
(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进行自我评价,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3)帮助毕业生了解社会和行业需求,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的动力。
(4)帮助毕业生掌握在择业过程中的各项技巧、提高应聘的成功率。
(5)提供就业信息服务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6)对毕业生进行政策法规的教育,以便日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7)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校办学理念探索的必然要求。
2.高等职业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是高等职业院校一项重要工作,然而,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数还是处于最初的摸索阶段,在其科学性和工作力度还不够,工作方式比较粗放,所得信息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不能够满足社会对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
2.1 狭义的指导对象和内容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较强的片面性,其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就业指导的对象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忽视了在校生和往届毕业生群体。而且就业指导内容上脱离市场实际情况,出现谈理论唱高调的现象,实用性不高。
2.2 就业指导工作的功能不全
对于现阶段就业指导工作大家片面性的认为只是就业信息、政策的传达和择业技巧的指导,目标是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但是实际上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帮助学生在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中做好思想上、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学会做出现实的就业决策,而且还对于院校的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对推动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3 在指导形式上过于简单
很多高校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项临时性的工作,只是对毕业生进行突击性的就业技能培训,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地开设双向选择洽谈会,但是其简单的就业指导方式不仅无法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也无法将市场的信息反馈给毕业生和学校。
3.加强高职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尤其在当前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网络发展普及化、提倡个性张扬的时代,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切忌夸夸其谈;要从高职学生关心的实际出发,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掌握科学的择业原则,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及时就业,积极投身到基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3.2 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及其他的书面约定都是重要的法律文件,是确立双方劳动关系的一种契约, 具有法律效力。协议书一旦签订,各方都必须遵守,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学校要指导毕业生认真签订就业协议,在签订协议前要深思熟虑,慎重从事,切不可盲目草率。在签订协议后要自觉遵守协议,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变更协议,必须征得用人单位同意,在协商一致、平等自愿的原则下,变更或解除协议,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学校在推荐毕业生就业时,应当实事求是地向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的情况,决不能弄虚作假。毕业生更应以诚信为本,做遵守公民道德的模范,遵守诺言,以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精神风貌,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
3.3 加强毕业生创业教育
面对激烈的就业形势,高职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更是社会职位的创造者。不仅可以通过创业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给别人提供更多的职位。因此对高职毕业生加强创业教育势在必行。首先,应指导毕业生认识创业所必备的知识、素质、意识、心理品质、能力和条件;其次,学校应为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业提供场所和方便,如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区,学校活动中心、超市、俱乐部、摄影服务部等可请学生进行管理,鼓励学有专长的学生办公司,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办广告设计、装修设计公司,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开办计算机维修服务部等,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进行创业尝试;第三,请有经验的创业成功者特别是校友到校为毕业生作创业报告,从成功人士的经历中积累经验,了解创业的基本程序;第四,开设高职学生创业类选修课程,让高职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创业知识和技能。
3.4 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
高职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和对象的全员性等特点, 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养成求职择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时提供有效市场需求信息,努力为学生顺利就业服务。
3.5 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
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可以了解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并可及时将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出的建议反馈回学校,以便于学校及时调整、改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
就业工作关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乎于学院的发展,关乎于每一个毕业生的前途,我们要明确就业指导的意义、任务和内容,运用科学的指导方法,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职业选择的技巧和规律,使每一个毕业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岗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柏扣兰.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J].广西轻工业,2009(9).
[2]张炳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成奇明.谈职业教育中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9).
作者简介:皮连根(1975-),男,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