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检酝酿全国行贿互联“黑名单”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需在所处辖区检察院递交一份申请,即可获知各行业企业在全国各地是否曾有行贿犯罪行为。这听起来未免有些“玄”,然而最高检正积极推进的新版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软件的安装,已使这一设想日渐逼近现实。
  近日,最高检职务犯罪预防厅负责人宋寒松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透露,最高检正在启动建设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中心,目前全国检察机关正在积极安装运行新的行贿查询软件。这是最高检在总结各地试点机关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深化扩展。
  
  行贿犯罪“黑名单”扩至所有领域
  全国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于2006年1月1日统一对外受理查询,2009年9月1日,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规定》实施,新规定对原有暂行规定的重要修改是,取消原来查询范围仅限于建设、金融、医药卫生、教育、政府采购等五个领域的限制,扩大到所有领域。与之相应,最高检预防厅与软件公司开发设计新版查询系统管理软件,包括“行贿犯罪查询”、“受贿犯罪存储”、“行贿行为信息存储”、“信息分析管理”四个模块,目前各省正在安装调试。截至2010年4月,全国检察机关已有28个省级院安装新版软件,占总数的87.5%。
  自2006年查询系统启动以来,至2009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查询10万余件。涉及被查询单位29万余个,涉及查询人23万余人。自受理查询以来,受理查询数逐年增加。以上海为例,2007年,受理查询为258家,查询人为82人,2009年这一数字已经升至2036家,361人。随着行贿记录知悉面扩大,查询工作也出现许多新气象,以往多是业主单位到检察机关查询,现在很多投标单位和个人主动到检察机关查询,以自证清白。
  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全球峰会对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给予了积极评价,一些非政府组织如透明国际也在《全球腐败年度报告》中给予充分肯定。该组织大中华地区及南亚区专员对此发表评论说:“中国在公共采购方面引入‘黑名单’制度,反映了中国反腐败正在转移到注重预防的制度建设上来。‘黑名单’制度所产生的威慑和预防教育作用非常大,在国际反腐运动中也是新的经验,它具有惩戒目标明确、执行程序快捷、打击面小、社会威慑性强等特点。”该组织研究部负责人也认为:“‘透明国际’很赞同中国反腐部门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推广‘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以打击种种腐败现象。”
  据最高检职务犯罪预防厅副厅长陈正云介绍,检察机关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一方面是基于贿赂犯罪态势的判断。据统计,从2003年至2009年,职务犯罪案件数总体上有所下降,但贿赂犯罪却逐年逆势上升。2003年职务犯罪案件共3.9万余件,贿赂犯罪案件1万余件,占26.7%;而2009年,职务犯罪案件共3.2万余件,贿赂犯罪案件1.2万余件,占39.8%。特别是商业贿赂,扭曲社会资源配置,有损社会信用,危害政风民风和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中央构建惩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其中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商业贿赂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把是否存在不正当交易行为,尤其是行贿行为作为市场准入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这一系统,也是检察机关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内在要求。
  所谓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具体说是检察机关将个人和单位构成行贿犯罪的有关事实情况进行整理录入,建立信息查询系统并对外提供查询,运用技术手段开展职务犯罪预防的一种工作形式。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录入的范围为1997年刑法修订实施以来,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并经人民法院裁判的个人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介绍贿赂犯罪案件的档案。有关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围绕重大建设项目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供应、信贷审批等事项,向检察机关进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了解、审查有关单位或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诚信情况,对经查询确有行贿犯罪记录的单位或个人,有关行业主管(监管)部门根据不同情形,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及时处置,例如取消投标资格、扣除信誉分,严重的将一定时期或永久限制市场准入等。
  
  行贿犯罪“黑名单”:
  把技术预防与制度预防相结合
  宋寒松告诉记者:“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首创意义,正是利用查办案件和执法活动中生成的信息,挖掘其预防价值,推动法律监督和执法执纪、行业监管部门功能对接,实现遏制贿赂的资源整合,运用信息论指导和计算机技术,构筑客观、稳定、长效防控职务犯罪的屏障,把专业预防与综合治理结合起来,把技术预防与制度预防结合起来,这可以说是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的创新价值。”
  这一查询系统的启动,一是避免了更多的公职人员犯罪。如果没有查询系统,一些曾有行贿犯罪记录的人混入投标人和供应商之中,业主单位和主管、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有的还因为其伪装表现给予较高的评价分值,后果不堪设想。根据犯罪学的原理,特定行为主体的行为惯性是存在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曾有行贿犯罪的人具有再次行贿的较高风险,对这些人抬高准入的门槛,将避免更多的公职人员面临行贿的诱惑,减少犯罪机会。
  二是对确保工程质量有帮助。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尤为关切。一些地方发生桥垮楼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而工程质量问题往往与行贿受贿有内在联系。一方面受贿人放弃管理和监管责任,听任分包肢解工程,在监理、验收等环节玩忽职守,一些豆腐渣工程将难以避免。另一方面,行贿人具有理性经纪人的典型心理特征,在成本与收益上锱铢必较,行贿的投入一定要从利润上捞回来,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行为随之发生。查询系统有效地遏制了这两个方面的结合。
  三是降低了采购成本。贿赂交易一经达成,供应商与主持采购的政府官员便结成利益关系链,为照顾行贿人的利益,采购人便慷国家之慨,抬高采购价格,达到行贿受贿利益均沾的目的。运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破除采购领域的顽疾和利益关系链,为国家节约开支,为纳税人减轻负担。
  四是潜移默化,不断强化了经营者不得行贿的守法意识。查询系统能及时告知业主单位行贿风险,这是实际效果的一个方面。而更加有效的还是在于培养经营者抵制行贿的理念和守法意识。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经营者如王石,声明把不行贿作为企业道德的底线,目前国内机关回应寥寥,但可以看出一些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国际社会的主流思潮,很有示范意义。
  
  拟立法完善行贿犯罪“黑名单”
  实践表明,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是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防范市场经济活动中贿赂犯罪的有效方法,对于加强源头治理腐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宋寒松同时向记者透露,为了推进和完善查询系统,进一步增强工作实效,我们拟通过以下途径加强这项工作:一是推动立法完善。特别是按照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关于“建立和完善商业贿赂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的要求,建议有关方面进一步完善《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在修改和制定《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中,明确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作为有关工作必经程序的内容。
  二是高检院与中央十七个部委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这几年每年召开联席会议一次。要运用这个机制,加强与有关主管部门联系沟通,推动有关方面充分重视查询工作,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作为有关业务工作和管理的必经程序,纳入行业管理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三是高检院于2009年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其中第15条明确:“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管理中心,对全国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协调指导。”我们正在加快落实这一要求,并加快与省级院查询系统的互联互通。
  四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知悉程度,强化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意识,进一步提高查询率。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化进程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加速,计算机在图书馆得到了广泛应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及服务手段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时代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
根据银川宁东煤化工项目地基土的分布及特征,提出地基处理的原则,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本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处理技术与效果。
当前的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为英语口语交际教学.基于对口语交际教学现状的了解与研究,本文指出了当前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关系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问题。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意识和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有如下做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能需求也日益增加。汽轮机作为电厂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安全、平稳工作,对于电厂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满足社会生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市开展“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上海市民“践行公共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并指出:"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教育实践活动的整
对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及效果评价进行分析与界定,阐述构建指标体系对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效果进行评价的目的,基于SCP模型框架,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全面系
期刊
@@
期刊
高中毕业,他考取了京城一所梦寐以求的大学,在那里邂逅了心爱的她.rn他殷勤地帮她在图书馆占位子、抢着到食堂帮她打饭打水、请她看电影逛公园、教她摄影溜旱冰……他心甘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