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第四脑室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四脑室为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腔隙,向上借中脑导水管通第三脑室,向下与延髓中央管相连,两侧外侧孔及室顶下角正中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1].由于第四脑室的解剖关系比较复杂,且是生命中枢所在区域,故此部位肿瘤手术具有相当的难度和风险,治疗策略尤显重要.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11年4月显微手术治疗儿童第四脑室室管膜瘤1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他文献
1984年史玉泉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脑动静脉畸形(AVM)的4级分级法用于预测手术难度和效果,得到了国内神经外科界的广泛认可和应用,谓之AVM史氏分级法(表1)。和1986年Spetzler提出的5级分级法相比,Spetzler—Martin分级的I级与史氏分级法Ⅰ级与1.5级相当,Ⅱ级与2、2.5级相当,
期刊
例 1 男,46岁.无癫痫及家族癫痫病史.主因"外伤后意识丧失2 h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浅昏迷,GCS评分6分,双瞳孔左3 mm、右6 mm,左侧肢瘫,右侧肢肌力Ⅳ级,肌张力不高.头CT示右额、颞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中线结构左偏约1.2 cm.予急诊全麻下行右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硬膜下血肿清除术,额叶、颞叶区硬膜下各置硅胶引流管1根.术毕患者双瞳等大正圆,光敏.术后2 h,患者突发抽搐,四肢肌
期刊
病例报告  患者 女,53岁.无诱因间断性头痛4个月加重半个月,伴一过性抽搐恶心,呕吐渐频繁.查体:颈抵抗征(+/-).血白细胞计数16.9×106/L,癌胚抗原19.2 IU/ml,铁蛋白548.6 ng/ml。
期刊
近年神经外科发展的亮点之一,是术中影像对手术的辅助作用,如术中磁共振成像、术中三维超声、术中CT、术中三维C形臂X线成像等[1].通过术中成像技术,可以“实时”了解病变及周围组织的相关信息,使得手术更加精准或彻底.在此领域,术中磁共振和导航应用更为广泛,研究也最为活跃[2].然而,由于CT对于骨质分辨的优势,使得一些神经外科手术更加青睐术中CT和导航的应用。
期刊
目的 探讨罕见的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动脉瘤样静脉瘤病例的临床特点、成因、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例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动脉瘤样静脉瘤的临床表现、血管构筑、神经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住院期间经过手术夹闭后切除动脉瘤样静脉瘤后治愈;1 例家属不同意手术,保守治疗后出院,出院后再次出血返院手术,术后14 d死亡.结论 动脉瘤样静脉瘤较为罕见,形成原因尚不清楚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s)是较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好发于20~40岁成人,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的溶骨性肿瘤,多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其中不到1%的骨巨细胞瘤原发于颅骨,在儿童发病,更是罕见[1-2].2011年7月,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收治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10岁.本次就诊4年以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侧面瘫,无头痛头晕,无恶
期刊
目的 分析淀粉样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5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总结,对病理标本进行刚果红特殊染色和β淀粉样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以明确病理诊断.结果 55例中6例首诊为可疑性淀粉样变脑出血,1例通过病理染色予以排除;2例术前诊断为可疑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经病理染色确诊为淀粉样变脑出血.结论 淀粉样变脑出血术前可以根据临床特点做出初步诊断;但是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诊断
目的 探讨维甲酸诱导下神经管发育缺陷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 采用维甲酸喂服致神经管缺陷(NTDs)模型,通过收集提取健康与NTDs小鼠神经组织总RNA,用含有1 100余个已知基因的中密度芯片比较胚胎9.5d、10.5 d健康小鼠与同期NTDs小鼠神经管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并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验证.结果 有8个差异表达基因在E9.5d、E10.5 d两个时相点呈一致变化,其中
患者 女,60岁.突发性头痛,伴恶心10 d入院.头部CT示右侧颞部类圆形混杂密度影,边缘清晰.头MRI示右颞部类圆形异常信号,T2加权像显示病灶内血液流空信号,占位效应不明显。
期刊
目的 分析单鼻孔蝶窦入路并结合神经内镜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323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结果 本组尿崩症病例发生率为52%,脑脊液漏19例(6%),迟发2例,2例行手术修补.颅内感染发生率3%(11例),其中1例因感染反复发作死亡.垂体功能低下8例,有2例患者因为感染和饮食不佳出现垂体危象,视力减退发生率2%(6例).结论 熟悉手术局部解剖,把握手术适应证,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