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医疗损害鉴定2例

来源 :法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056168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许某,男,5岁,某年5月23日20:00左右,玩单杠时摔伤右肘部,当即被送往某三甲医院治疗。X线片示:右肱骨髁上骨折。伤后14h余,该医院为患儿实施了“右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前臂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6月15日出院,右上肢石膏托固定。当年9月10日至次年5月28日,患儿因右腕、右手挛缩畸形及运动功能障碍,先后辗转于多家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诊断为右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最终遗留右腕关节及右手功能障碍。患儿家属认为患儿右上肢后遗严重功能障碍是某三甲医院延误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1案例1.1简要案情因申报户口需要,养父母携养女来本所,要求对养父母与养女之间是否存在亲生血缘关系进行鉴定。鉴于养父母各有一个姐姐,还要求对养父母与养女是否来源于同一母系进行鉴定。
目的建立联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FTIR)、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多种技术鉴定可疑未知物的方法。方法对实际案件中缴获的可疑检材(灰白色粉末和黄色晶体)分别采用FTIR、GC-MS(溶剂为甲醇)、高分辨质谱(溶剂为甲醇)及NMR(溶剂为氘代甲醇
目的基于公安法医视角,对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在我国首次传播的疫情进行分析,探讨其流行传播特点、影响因素及流行病学调查经验,为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引发的疫情防控提供借鉴。方法基于公安法医参与流行病学调查一线工作获得的信息,对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引发的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传播途径、传染性等进行分析,并计算本次广州疫情期间的基本传播指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R0)。结果本次疫情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