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相册就是,一个女神的一生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不像相册,可以永远地岁月静好,美丽相册的背后是人生的无常。
  这是一本流落在文庙旧货市场的老相册,装帧考究的绣花册子中,记录了一位生于民国的上海女子的一生。
  这位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女子,身上有着那个时代的气质和芬芳。
  看相貌气质,她的父亲似非达官贵人,也不像知识精英,可能是个比较成功的生意人。她还有一个弟弟,他的人生道路与她迥然不同。
  虽世多离乱,但在父亲的庇荫之下,生活在上海的她依然快乐幸福。学生时代的她是一个时尚的阳光少女,当时新兴的运动都有参与,比如骑马和游泳。
  这张笑得最灿烂的照片拍摄于抗战胜利初期,是她人生中最美的岁月,整个社会也洋溢着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
  22岁,照片上的她抹上了鲜艳的口红,少女长成了女人,即将告别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迎来爱情和婚姻。
  1950年,她结婚了。不过此时的她似乎少了一份少女时期的明媚,眉宇间有种抹不去的忧伤。
  其实她的丈夫与她也算门当户对,要论相貌,也是“男神”级的。
  生活在继续,不知从哪一年起,她有了一份稳定而普通的工作一一蕾茜饭店的一名会计,开始了新的人生。她保持了隔几年甚至每年去照相馆拍照的习惯,在那个工资微薄的时代,算是很合得给自己花钱了。
  作为一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中产之家的女儿,她的血液里没有革命的冲动。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女子,善良、温和、勤勉、干净。没有大爱,也没有大恨,一定要说爱,那就是爱她的家人,然后就是爱美、爱拍照。
  哪怕在人性和颜色被抹到最淡的年代,她都会坚持到照相馆留影。当所有“资产阶级小情小调”被剥夺之后,她把拍照当成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是她与从前那个浪漫少女的私密联系。
  这张36岁时的照片,虽然已是“人到中年”,但她就像一个18岁的少女,笑得那样自然而单纯。
  步人中年后的她,依然看起来美丽大方、温婉可亲。或许生活时常变脸,没有一帆风顺,但对生活的态度依旧乐观积极。
  特别遗憾的是,在所有的照片里都看不到她和孩子的合影,或者像她孩子的儿童的照片,由此推测她一生未有生育。在那样的年代,或多或少是个缺憾吧。所幸,异乡的弟弟幸福美满,对她应是一个安慰。
  不知道为什么,从20世纪70年代起,她就很少拍照了,或许她对自己的容颜不再那么自信,又或许没有子女家人的陪伴,她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平静,直到退休。那天,单位专门为她拍了集体照以资留念。其中一张照片,她手挽两个徒弟,笑开了花。按她的性格,这已经算得上开怀大笑了。無论如何,这是一个让人心安的结局。
  2008年,因为突发疾病,她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对一个平凡女子来说,接受命运,求得内心的平安喜乐,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对于社会,她不曾加害,且略有贡献,这样的人生,足以骄傲地谢幕了。
其他文献
帝姬明霜失神地望向无月的天幕,黑暗里有数点淡绿的荧光,如鬼火般幽幽飘近一一那是群狼的眼睛。她想逃,可身体竞无法动弹。她埋怨命运,为何对自己如此残忍。  为与萨仁部结盟共抗西秦,明霜被父皇送来和亲。和亲队伍刚到草原,老单于便暴病身亡,继位的是唯一的王女南燕。亲是和不成了,但盟还得结,她只能陪着几百车嫁妆留在草原。她与这里的一切格格不入,她想回江南,可父皇和南燕都不许,她只好偷偷逃跑,偏又遇上了狼群。
程序员要供祖师爷的话应该供谁?  神回复:沈从文,他在1934年就用汉语写了一本书叫“biancheng”。  想象中的爱情是这样的:枯藤老树昏鸦,晚饭有鱼有虾,空调WiFi西瓜, 夕阳西下,你赚钱我败家。  神回复:枯藤老树昏鸦,挣钱还不够花,虽是孤家寡人,你丑但我没瞎。  人的眼睛有5.76亿像素,却终究看不懂人心。  神回復:你有100亿个脑细胞,却尽想些没营养的问题。  为什么秀恩爱都选择
文天祥名垂青史,世人皆知,殊不知他的朋友张千载也很了不起,尤其在文天祥遭受牢狱之灾时,张天载尽到了一个朋友应尽的责任,堪称文天祥的贵人。  张千载跟文天祥是同乡好友,从小在一起读书。可惜张千载的运气不太好,当文天祥高中状元、飞黄腾达甚至官至宰相时,他还只是一个举人,郁郁不得志。文天祥知道他的才学,就想拉他一把,推荐他出来做官。但张千载无动于衷,始终没有去见文天祥,一直在家里种田、读书,安贫乐道——
嘉靖年间,何以尚在户部任职,严嵩为逢迎嘉靖而提议修建宫殿与先帝陵墓,但此时正值倭寇入侵,云南又有地震,何以尚接连三次拒绝拨钱。还有一次,嘉靖因沉迷炼丹而需进购域外珍贵的龙涎香,何以尚再次驳回。嘉靖气得骂他“沽名钓誉”,但关于灾情的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来,嘉靖只好作罢。  耿直的何以尚得罪不少权臣,海瑞却对他青眼有加。他们对嘉靖昏聩误国、枉杀忠良的行为痛心疾首,海瑞决定冒死进谏,对何以尚说:“万一我遭
1921年1月,绍兴。鲁迅冒着严寒,回到阔别20年的故乡。他以为故乡依旧像当年一样美好,没想到,早已物是人非。他十分伤感,写了一篇小说叫《故乡》。80年后,《故乡》的一段被选人小学语文教材,取名为《少年闰土》,成为小学生必背、必考的重要课程。  曾几何时,我们也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
黄花梨木的案几旁,一位素衣少女手握一管羊毫,在宣纸上勾画淋漓重叠的峰峦,涂抹往来的云烟,她专注的眼神和挥洒自如的姿态使整个人看起来熠熠生辉。待她画完,侍女忙递上一封花笺,言明是别府小姐相约一起赏花诗会的帖子,她看罢只淡淡浅笑,提笔回帖婉拒。  这位女子就是明代女画家、会稽人士傅道坤。  会稽的傅氏是明代书香世家,傅道坤自幼就勤习诗书,尤其精于丹青,她的性格沉静,素来不爱热闹,只喜沉浸于水墨山水之中
現在不减肥,夏季徒伤悲
期刊
一  再大的地方也会有边缘人物,比如《红楼梦》中贾府的贾芸。贾芸虽然和贾宝玉是一个姓,身份却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曹雪芹写到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扑面而来就是一个香喷喷的马屁。  众所周知,贾府人丁兴旺,谁都认识贾宝玉,贾宝玉却未必记得谁是谁。幸好贾芸长得斯文清秀,贾宝玉愿意和他搭个话,出口却语不惊人死不休:“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像我的儿子。”这一句一出来,现场气氛顿时尴尬起来,连一边的堂兄贾链都看不
一  入春不久,南山的天气还一直带着凉意,乌云笼罩了许多时日,终于聚成一场大雨。沈卿和不由看了眼窗外,心想这么大的雨,那位姑娘怕是不会来了吧。  一个月前,从未有外人踏足的画棠阁突然来了位客人。她自称是山下村民的女儿,姓许,只为向他求一幅画。被拒绝多次后她还不死心,每日都在此时来南山,执拗得很。沈卿和曾是少年成名的相门之子,身负才学却无意于仕途,得了个探花郎之后,竟执意归隐南山,再不问世事。也有人
国画《愚公移山》是徐悲鸿的著名作品,许多人在中学语文课本上就认识它了。然而,真正了解它背后故事的人并不多,它表现的是修筑“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的感人故事。  画中六个健壮的赤膊民夫,顶天立地,在画面中央并列排开;他们肌肉鼓张的躯体大幅度扭曲,正挥舞铁耙,奋力开山;白发长须的老者在一旁交代着什么,眼中透着镇定和坚毅;妇女和孩子也出现在工地上,显然也经历了一番辛苦劳作……画中的这些民夫,表面上是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