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y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以生为本。”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唯“读”才能较好地让学生欣赏语言的音韵美,感悟主题的情感美,欣赏语句的形式美,领悟人物的形象美,拓展想象的意境美,才能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德操,美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读’领风骚”是一个听来的词语,把它用到语文学习中,我觉得恰到好处!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包含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包含美学艺术的熏陶。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励下去发现、感悟、体会这些美,并通过长期的熏陶、浸染、培养,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德操,美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呢?我觉得“读”是最重要的。
  一、读──“赏”语言的音韵美
  文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有人豪情满怀,有人郁郁满腹,有人喜悦非常,有人愁绪万丈。作者的这些感情我们首先要通过“读”表现出来。有喜有乐的要读得节奏快一点,语调高昂一点;有哀有愁的,朗读就要缓慢低沉。《金色花》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妈妈的嬉戏,体现了对妈妈最挚朴的关心;《纸船》表达了一个离家的游子在泪眼婆婆中对母亲的思念。我们读《金色花》就要读的欢快,读《纸船》就要读的哀婉。不同的课文,在语调、语速上的要求不同。一般的诗词,句子短小,要引导学生把握节奏、重音;文言文抑扬顿挫鲜明,宜指导学生摇头晃脑地读,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散文感情浓烈,朗读是要饱含深情;小说中人物对话语调分明,要揣摩到人物的心理,准确表达;议论文、说明文或以理服人,或介绍事物事理,朗读时可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同一篇课文,每个句子在重音、断句上也各有侧重,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作者感情表达的需要,尽现其音韵美。
  二、读──“悟”主题的情感美
  读课文,了解文章情节是最表面的东西,最主要的是能领悟文章的主题,从而体验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领悟文章主题的重要方式。读《天上的街市》,学生体会到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读《金色花》《纸船》,学生感受到母爱无边;读《散步》,学生谨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学生明白了世界需要爱,要无私的奉献出自己的爱。学了《金色花》和《纸船》,有学生说,以前老嫌妈妈爱唠叨,现在才知道妈妈是担心自己,为自己好;有学生说,现在特愿意帮妈妈干家务;有的说,现在要好好读书,长大后让父母周游世界。对母爱的理解,让学生懂得了回报。学了《散步》,一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晚饭后,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我又习惯的把遥控器抢到手,调到自己喜欢的动画频道。忽然,想到今天学过的课文,它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两边一看,爸、妈和奶奶都无精打采地看电视,忙不好意思地把遥控器递给奶奶,借口做作业去了。从学生朴实的语言我们感受到美的情感能净化人的心灵。学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学生认识到盲孩子不仅指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也包括学习和思想有问题的孩子,他们都需要大家的关心、帮助。学生们都表示愿意做萤火虫,做月亮,做太阳,更愿意做他们的影子。看,学生对主题的感情感悟得多么深刻啊!还有学生甚至用“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来警策自己。我们不难想象,爱心的传递将铸就一个无比温馨、团结的集体,而课文的朗读是这感悟的源头。
  三、读──“悟”人物的形象美
  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真善美假恶丑,纷繁复杂,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这些人物的形象呢?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读。首先,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印象;其次,学生自读,逐步领会人物性格;然后分角色读,深刻体会人物情感。学《羚羊木雕》,听读时,学生大多能感觉到父母的严厉、“我”的委屈、奶奶的左右为难;然后自读,已能感受到父母的自私、“我”的无奈、奶奶的善解人意;分角色朗读中,只要能把握说话者当时的心理——父母重财轻义,不顾及孩子的感情,孩子重友谊的纯真,对现实的无奈,父母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就一览无遗了。人物形象的美丑也能自见分晓。读《社戏》,双喜的聪明大胆,阿发的纯真可爱,以及以他们为首的一群农家少年的天真、机灵、好客无不跃然纸上。《散步》中人物形象的美让我们如沐春风。“我”劝父母散步,敬爱母亲,顺从母亲;母亲尊重“我”,依从孙子;“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一家人真是其乐融融啊!这一切缘于人物美好的心灵。诸如此类的人物形象在课文中还有很多,有伟人,有贫民,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美丽纷呈,各具特色,而这些人物形象的美,我们都能通过读领悟出来。
  四、读──“拓”想象的意境美
  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用美丽的画面代替抽象的文字,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文是想象的基础,在朗读中理解文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生发想象,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他们能想象文字叙述中的意境,也能想象文字外的意境。如学了《天上的街市》一位学生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美丽的天街上,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里面摆满了人间没有的奇珍异宝,一些小摊贩的叫声此起彼伏,街上人来人往,牛郎织女一个牵着牛儿,一个手提灯笼,剩下的那只手彼此拉着,东瞧瞧,西望望,在悠闲地逛街。多么美的意境啊!没有熟练的朗读,没有深入的理解,是很难想象出来的。学《皇帝的新装》,通过听读录音,自读,分角色读,学生对人物、情节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我引导学生想象皇帝回宫之后的情节,有的学生想象出皇帝下令搜捕骗子,处予他们极刑,相关的官员贬三级,皇帝自己也幡然醒悟,从此勤政爱民,终成一代明君;有的学生想象出皇帝抓到骗子后,不但没有杀他们,反而大大地奖赏了他们,因为他们的欺骗行为使皇帝认识到了自己的問题,从此潜心治理国家,使得国家兴旺发达;有的想象出皇帝遍搜骗子不得,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把自己的好多衣服赏给穷人,并且和人民一起劳动,成了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君王;有的想象出皇帝如梦初醒,检讨了自己的错误,重赏了那个说真话的孩子,在全国各地选拔来一些敢说敢做的官员,从此吏治清明,国家富强……丰富的想象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美的创造。
  语文课是最具审美价值的课,当以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美的洗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要实现赏语文课文之美——“读”领风骚。
  参考资料:
  1.关志辉;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2.闫伟伦;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2期
其他文献
课内外衔接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灵魂。只有设法将课外阳光体育运动变成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在具有更多自主的课外阳光体育运动中享受与同伴合作、与对手竞争、获得成功体验乐趣的同时去感受、去领悟,从而反过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的永恒主题!  青少年学生好表现,青少年学生好在群体活动中表现,青少年学生争强好胜,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以竞赛为杠杆,做到体育课堂教学、课外阳光体育
期刊
在我国西部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外资和技术,既是解决西部地区资金、技术缺乏的问题,又是西部大开发的迫切要求,也是培育西部地区长期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内容提要:本文从实习的角度出发,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探讨论述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作用的一种实习教学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逐步进行实习研究方法的训练, 让学生接触研究、探索、发明、发现的过程及方法。以达到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设计实习 研究性实习 设计原则  正文: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青少年学生基础差别较大,接受能力不一样,若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多年一贯制的实习方法,那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和教学理念,其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诉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有人曾统计过,一个人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仅占三分之一左右,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需要走出学校以后不断地自学获得,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适应社会,必须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而语文是百科之母
期刊
我是一名民办小学教师,学校连续三年安排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我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当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不好做,当民办学校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更不好做。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文化基础和生活习惯差异都很大,怎么办?我知道我这个组织者和领导者的工作,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健康成长,会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  一、处理好师生关系  班主任每天
期刊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问题成重中之重。2011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推进,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新课程提倡大课堂观念,教学的知识量、信息量大大增加,課堂也更为开放。流行音乐以其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曲调和通俗易懂的歌词吸引着孩子们,音乐教师应当利用他们对流行歌曲的喜爱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认真研究它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利与弊,使之与音乐课堂教学相融合,在保证课内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把握尺度,为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  一、流行歌曲进课堂的意义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激發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学生对数学的热爱程度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之一。我认为,只要能培养并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促使他们集中精力,主动探索,不断进击,加快达到学习目标的速度,从而能更加愉快地、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摸索了如下的途径来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