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zhen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直接的管理者,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而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
  【关键词】小学教育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83-01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实施教学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如何做好自身工作,使所带班级具有良好氛围和班风,并且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要有“四心”——责任心、爱心、耐心、童心
  1.要有责任心。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知道我们的职责是用责任心去启智。也许从教育产生的那天起,教师就与责任紧紧连在了一起,传承文明是责任,启迪未来也是责任。对我们教师而言,责任心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中体现出来,课内课外、班内班外、校内校外无处不在,都需要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2.要有爱心。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要以博大的情怀,无私的爱滋润他们的心田,爱心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对学生一定要倾注全部爱心,赢得他们的信任。例如,每天早晨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放学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等。看起来很平常的事情,但班主任投入了真情,也换来了学生对自己工作的承认,家长对我们的认可。
  3.要有耐心。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有耐心,坚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班主任对学生一定要耐心细致,深入走进每个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注重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天。在班主任工作中,既是严厉的师长,又是慈爱的长者,学生“亲其师”,能不“信其道”吗?
  4.要有童心。小学班主任一定要时刻保持年轻的心态,以一颗童心去对待学生,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他们的思维去感知世界,才比较容易是自己更有亲和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能和他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
  二、要有“四勤”——口勤、足勤、手勤、眼勤
  1.勤于和同学们交流,即口勤。班主任要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各科学习情况。尤其是学生成绩下滑幅度大的,找其学生谈心,帮助找原因,鼓励学生要努力,迎头赶上来。再者就是班主任可以利用特殊的时机,讲说有意义的故事,举一些不良事件与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多听听学生的发表意见并给予肯定。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觉得你可亲,就会亲近你、接受你,把心里的话告诉你,和你交朋友。
  2.勤于深入学生的生活,即足勤。班主任在课间、自习课要经常深入班级,和学生经常接触,了解他们的心声,发现其问题,和学生打成一片。再者就是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家访,班主任家访不是为了告状,而是帮助家长找到改正学生缺点的方法,让家长配合老师和老师齐抓共管,使学生的各个方面有所进步。
  3.勤于给学生示范,即手勤。班主任要勤动手随时记载每位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多在学生面前带头示范,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尊重你、亲近你。再者就是班主任多写一些教学总结、教学心得,多记录一些与学生接触、交流活动的内容,为管理好班级积累经验。
  4.勤于观察学生的动态,即眼勤。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尤其课余时间班主任要经常到班级去看一看,究竟学生在做什么事情,哪怕是几分钟,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在关注他们。再者就是班主任多看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各方面的书籍,学习先进的管理班级艺术,让自己的认识有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游刃有余地管理好班级。
  总之,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是持之以恒的工作。我们将上下而求索,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做好小学生的引路人,为小学生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在我們的教育和引导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吕淑英.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12).
  [2]李国庆.新时期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 2(17):187-187.
  [3]楊薇.建设良好班集体——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2(11):67-67.
  [4]富鸣芳.爱满天下面向全体唤醒心灵——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 都市家教月刊, 2012(10):255-255.
其他文献
【摘要】“无创新无以求发展”,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教育。信息技术孕育着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各种要素,通过课堂教学演示构建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构想。  【关键词】创新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37-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1999年6月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期刊
【摘要】数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作为工具性学科的基础作用以及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个方面。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尤其缺乏,理工科学生学习数学识必需的教学安排,但是社科类或者文史类却在数学教育中缺位了。  【关键词】数学教育 高等教育 基础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52-01
期刊
【摘要】物理诊断学在医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为其从基础到临床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样也是学习临床各学科的重要前提条件。由此可见,对于物理诊断学的技能掌握程度,对医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具有直接的影  一、物理诊断学教学价值  在医学教育内容中,物理诊断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价值。物理诊断学是医学院学生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课程学习的过渡科目,是临床医学的基石。在物理诊断学的实际内容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
期刊
【摘要】“数形结合”是数学领域中最古老的解题方法,主要归结于“数”与“形”的完美结合。通过对数字及图形的相辅相成,将抽象的问题以简单形象化的办法达到简化数学题目,对易化老师的讲课难度,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效益。现如今,“数形结合”已贯穿整个中学数学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增添了巨大的能量。“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的运用主要以几大类型的几何问题及方程组与图形结合的问题为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非常重要。教师要用自身浓厚的“数学情”去感染学生,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还要学会挖掘教材本质,并努力在课堂教學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情”,使学生真正热爱数学,善于思考,以便将来更好地把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教学语言,培养学生的情感,并且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有效资源,挖掘学生的潜力,更要适当、适时地利用多
期刊
【摘要】生本教育的化学课堂是没有预知的,是随课堂情形不断生成的,因而是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易为学生接受的课堂。生本教育的课堂是不教而教的,因为老师的不教,才能体现学生的多学,而学生的学需要与学习伙伴的交流。  【关键词】生本教育 化学课堂 情境创设 差异性  【课题项目】本文为校级课题:“微课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实践与探索——以网络安全与防范课程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 15QN09。  【中图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83-02  水博爱、无争、灵动、宽容、坚韧……水的精神丰富精奥,水之精神正是教师应注重锤炼的职业精神。教师在教坛耕耘、播种、呵护、收获,需要不断升华自己的德、才、学、识等为师修养。汲取、借鉴水的精神指导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对教师提升教育修养大有裨益。  一、学水之“静”,修公正、清廉之师德  平静乃水之
期刊
【摘要】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每名数学教师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三年级上册《搭配》一课为例简要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一线教师的指导性。  【关键词】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角度,融合了笔者的教学经历,着重研究了积极心理学在高等院校教育中的应用,目的是提升高等院校的教育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等院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90-01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新学说,其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人的感受、人的主动性和全社会环境的
期刊
【摘要】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長,巴蜀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分支,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意义。如何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一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优秀课程,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本文试图探索巴蜀地区高校如何在巴蜀文化的视角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关键词】巴蜀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