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dj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教学常态,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落实语文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强化教师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教学常态,成为人们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推进中有思想的教师的一种共识。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对此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与实践。
  一、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用怎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组织,怎样开展,是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是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看课上得如何漂亮,如何热闹,如何掌声雷动,而是要衡量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有无增长,能力有无锻练,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思想情操方面有无泛起涟漪,乃至掀起波澜,受到文本佳作“感情的传染”。
  常见的公开课、展示课、示范课、竞赛课,几乎都有神采飞扬、气氛热烈的标记,怎么教的方法与过程,设计得天衣无缝。从课的起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推进、衔接,师生之间的默契,乃至心心相印,设计的精心、细致、别出心裁,令人叹为观止。然而,课终人散,若有所失的感觉就会升腾而起:学生学到了什么?好像学,又好像没有学,花里胡哨一阵,没在脑子里留下多少痕迹。这些课,教案上目标一定写得很明确,可惜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已不自觉地把它丢在了一边。过多地考虑教学过程,发现课文里有什么就教什么,于是,课就成了货郎担,什么货物都有,多目标成了无目标。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语文教师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知识储备,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才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才能充分地挖掘教材的潜质,了解学生的实际,展示个人的教学能力,才能将课堂实施成为真正的有效课堂。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讲究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深入浅出,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游刃有余,讲在点子上,一语道破。
  三、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还学习的主体地位于学生。一般情况下,我将课堂结构设计如下:先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进行思考,懂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全班齐思考,齐讨论,共同来解决问题;最后是通过个人的体验与感悟,能对课文内容提出与众不同的、新颖的、科学的见解,以期达到“语文学习是把思想、语言、文字三项一起训练,使之相辅相成,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叶圣陶语)的目的。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时,笔者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控:一是进课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而精神一振,端坐静盼,从而奠定一堂课的成功基础;二是讲课时,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一个学生发生心理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一个人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师生进一步接触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善于启发诱导,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譬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我采用了綜合实践活动课的方式,课前安排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提出具体要求:将这篇童话故事改变成适合表演的剧本;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课文进行大胆的改变,可在不违背原意的基础上增加或删除部分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扮演的角色,并将人物性格特点尽情展现出来;充分考虑人物的特点,设计表演时的表情、语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为了能够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们反复阅读课文,讨论有争议的内容,并找老师求证,高质量地达到了设定的教学目的;为了表演好节目,小组同学人人主动、热心地参与讨论、改编和排练,提出改进意见,收到了合作学习的高效。这就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环环相扣的过程,从而保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成效最大。而作为教师的我,却在课堂上充当了一个欣赏者、评价者的角色,起到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强化教师语言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课堂教学是以对话为主要互动渠道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是从老师的语言描述中获得信息的,丰富、优美的措辞、含蓄幽默、富有魅力和启发性的语言,能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就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思维活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学生主体参与就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倾向性表现行为。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多用启发性的语言,如在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不是直接地提出问题,而是用诸如“罗布泊曾经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它是什么时间消逝的?”“是怎样消逝的?”“有那些原因?”“给我们什么启示?”等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因为问题是自己提出的,读起文本来也就更投入,效果也会更好。
  美国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语文的内涵,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需的“先行组织者”即知识的生长点,将教学起点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用启发性引导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提高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一种被吸引、被鼓动、处于“不愤不悱”的状态。
其他文献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校。怎样才能紧跟新形势,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呢?为此,在教学中我作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从中体会到了新课改带来的生机勃勃的小学英语课堂。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的丰富的直接经验。《英语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
期刊
1例72岁女性患者因心力衰竭接受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因心力衰竭症状未改善,加用左西孟旦12.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模式要求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关键。做到这 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课堂结构,笔者经过近四年的课改探索,现就有关预习活动的实践与心得与积极参与课改的老师们分享。  一、有效组织学生预习是预习活动的基础  高中学生,学习课程多,学习任务重,学习要求高。而预习活动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由于学生课余时间的有限和对地理学
期刊
在电力系统中,互感器作为一次主要元件在开关柜中应用极其广泛。所以互感器的使用及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分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两类:电流互感器是将一次系统中的大电流,按照比例变化成适合通过仪表或继电器等二次设备,额定电流一般为5A或1A的小电流;电压互感器是将一次系统中的高电压,按比例降为额定线电压为100V的低电压,供给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  一、互感器的作用  (1)测量仪表,继电器等二次设备与高
期刊
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是学生漫长的求学生涯的第一步。拼音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然而拼音教学的难度也是众所周知的。拼音只是一些符号和规则,没有实际意义。让一些七岁左右的学生用几十天的时间来死记这些抽象的符号、呆板的规则,你可以想象那是一件多么枯燥无味的事。我在拼音教学中重点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的目的。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
期刊
当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关注点从热热闹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实在在的本质时,我们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重心也逐渐从丰富多彩的环节转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上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靠教师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方法靠教师来指导。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们认识到:课堂无论有多开放、多自主,最终都要走向有效,特别是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更是我们教师所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有效的教学需要精
期刊
肿瘤组织中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PD-1)和肿瘤细胞分泌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过度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得以逃避免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