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per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灵活有效运用导学案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从教学目标、课前预习导航、课前自我检测、教材重难点、课堂及课后达标检测等方面进行设计、运用,并及时、认真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高中地理 导学案 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115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就是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导学案的运用不失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教学导学案的设计编写和应用两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高中地理教学导学案的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一是课程三维目标设计。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好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地学习。
  二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 根据课程三维目标,设计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目标。抓住重点,不要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最后得不偿失,一无所得。
  2.课前预习导航设计
  由于新课标高中地理课文相对简洁,是对某些地理现象的罗列,并没有对地理现象或问题做过多的解释和对知识规律性做出总结,而学生的课前预习大多是对课文进行简单的阅读,具有盲目性,不知哪些是该掌握的知识,导致时间花了不少,问题却找不到,知识也掌握不了,因此教师要设计好课前预习导航,用以指导学生预习。可根据教材的地理事象或事件,提出几个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问题,让学生学习尝试解决问题,并从中试着总结出知识的规律性,带着问题预习,使预习具有目的性,从而提高预习效果。
  3.课前自我检测设计
  为了让学生自己检验预习效果,教师要针对预习课文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些试题,让学生在预习后自我检测,难度不能太大,测试后应该有一定的成就感,并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但也要有一道以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依托相对有点难度的试题,提供给学生合作探究,探究不出结果即可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认真剖析重难点,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效果。
  4.重难点剖析设计
  由于课前自主学习和检测遇到了实际应用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力,教师必须针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出现的问题和本章节的重难点进行剖析。
  一是教材重难点的确定。重点就是在教材中具有举足轻重、最主要、最关键的内容,是围绕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节点,学生只要抓住了这个节点,就能把分散的、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所以重点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核心。难点就是学生难于理解、难于掌握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中阻力大、难度大的地方。
  一般来说,整个教材有重点章节,每节有重点课时,每课时有重点内容。重点具有相对性,它可能不止一个,但也不能太多,多重点则无重点。重点具有相对性,非重点课时也有其相对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既是教师“教”的重点,也是学生“学”的重点,抓住重点,就可以灵活处理教材,集中精力攻克难关,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难点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两方面因素,一般是由于学生难学导致教师难教或由于教师难教而造成学生难学,两者是相互影响的。难点亦有相对性,要根据学生水平来确定,否则就会脱离实际。同时注意,难点不一定是重点,重点也不一定是难点,或两者兼是。
  二是教材重难点的剖析。重难点确定后,应考虑对重难点进行剖析,要分析清楚重难点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但对于难点的剖析不能过细,以免对重点喧宾夺主,主次颠倒。
  在对重难点剖析时尽量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内容上严谨的科学性与讲述上的通俗性相结合,形象的语言、通俗的实例、恰当的比喻、透彻的讲析是使学生对重难点化难为易的重要手段。
  5.课堂及课后达标检测设计
  通过课前预习、课前自我检测、阅读重难点剖析、课堂上合作学习和教师剖析讲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为了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有必要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进行检测,以验证学习效果,试题设计应以章节的重点知识为主。
  6.教学后反思
  教师的教后和学生的学后都要进行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教师教后要反思教学设计和教学导学案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重难点剖析是否到位,教学过程是否顺畅,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学生学后要反思通过课前预习、课前自我检测、阅读重难点剖析、课堂上合作学习和教师剖析讲解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基本的规律掌握了多少,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今后自己应该怎么做、怎么学才能学得更好。所以导学案中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给教师或学生写教学后反思。
  二、高中地理教学导学案的应用
  1.分发导学案,学生自学
  课前教师首先要把教学导学案及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思考重点问题,努力完成预习目标和导学目标。其次,教师进行适当辅导,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向课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
  2.课前自我检测,讨论交流
  课堂导学前,教师要对学生自学的结果进行汇报交流,检查反馈自学成效,了解学生自学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教材中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对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协助学生解决。
  3.精讲释疑,当堂训练
  精讲释疑是学生在自学检测、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精讲释疑,首先讲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设计的问题开展。其次讲的方式要精,要有启发性,避免满堂灌、满堂问,尽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训练的试题要精,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当堂训练,及时检测学生记忆、理解的程度,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导学案的收集检查
  没有检查就没有效果。课后一定要及时收集导学案进行检查,通过检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新课程背影下,如果能精心设计教学导学案,并以导学案为载体,指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导航预习和课前自我检测,尝试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学生对重难点剖析的阅读和思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钻研精神;通过教师的课堂释疑,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综合素养;通过导学案的检查,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深信,只要教师对导学案精心设计,灵活运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必将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具活力,更有魅力,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柳思俭,等.实用中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何玉紅.高中地理教学导学案课堂实践初探[J].新课程学习,2011(2).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2012年,国家发布的《农药产业政策》和《“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将开始实施,在外贸形势严峻的同时,国内经济增速趋缓,物价上涨形势仍然严峻,预计2012年国内农药市场将会
2011年12月24日,绿叶农化有限公司生物产业基地竣工庆典隆重举行。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业内代表见证了这一生物产业基地的揭牌时刻。
[摘要]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现阶段整个初中英语教学重点研究的课题。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在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程教学改革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应用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
[摘要]备战历史科高考,时间紧任务重,科学高效地备考才能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因此,高三历史复习课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方法,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行动起来,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在活动中高效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高三历史课堂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工作,要紧紧围绕考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三历史 复习课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  高三的课型最多
<正>雄激素源性脱发,又称男性型脱发、脂溢性脱发、普通性脱发、遗传性脱发等,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遗传性疾病,属祖国中医"发蛀脱发"、"蛀发癣"等范畴。本病为皮肤科临床尤其
文章结合中信(江阴)码头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水域码头工程实际案例,对该工程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了码头出现晃动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时对码头晃动问题的处理对策展开分析,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慢阻肺病程长,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我国慢性阻
2012年,大旱第三年袭击云南,全省90个监测站出现气象干旱,120多条中小河流断流,400多座小型水库和坝塘干涸。截至2月16日10时,持续干旱已造成云南15州市91个县(市、区)631.83万人受灾
[摘 要]精讲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精讲,要把问题讲清,要把问题讲准,要把问题讲通,要把问题讲活。此外,教师还必须精练教学语言,科学设计板书,对教材和学生进行深入实际的了解和钻研。  [关键词]精讲 课堂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17  精讲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