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热”带动“经济热”的发展转变模式探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i123zj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六尺巷”文化当前受到广泛欢迎,提出如何将“文化热”转变为“经济热”,改变当地经济结构模式。通过对景点的改造,古建筑的修复以及文化博物馆的修筑,推广地方文化的同时,给地方带来经济收益。
  关键词:历史文化旅游;地方经济;转变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1.020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旅游”的创意被发现并开始为公众所接受,而后成为现代旅游产业的主流之一。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地区开始改变城市构造,试图通过改造原有的城市构造打造全新的城市面貌,然而此举对各地残留的历史古迹却是一大破坏。当下关头,有专家提出应对古城进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发展到21世纪,以“追溯历史文化,感知古人精神”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越来越受到欢迎。文化旅游的概念不仅受到游客的欢迎,也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因为文化旅游不仅整合了当地文化,追溯与回忆了地方历史与名人,宣扬了地方文化,更是在创造高经济价值的同时避免了污染与破坏,更是有助于地方经济结构的转型,由此催生出旅游周边产业的发展,一举多得。
  1 “文化热”转变“经济热”的优势
  1.1 《六尺巷》的带动效应
  “六尺巷”景點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点,素来以其所代表的“礼让”精神为主题,在2016年以《六尺巷》为名的歌曲登上春晚的舞台后,这个景点便携带着桐城这座城市一齐映入人们的眼帘,而这便是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第一道推动力。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全国各地必然都拥有或多或少的地方典故,然而六尺巷在春晚的登场为当地政府打造历史名城旅游的计划搭建了更高的起点,自然也为以后的宣传工作提供了便捷。除却六尺巷的名气,它自身所代表的以“德治礼序、谦逊礼让”为核心的六尺巷精神本是当代社会精神风气的主流,而即使距离这段“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已有三百多年,但谦逊的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
  作为桐城文化的传承,这座古建筑是地方思想的继承之地,“让他三尺又何妨”流传到了今天,那么它代表的“为人处世以让为先”的精神就不仅仅流传到现代,更是要传承到后人,扎根于人们的思想。六尺巷作为桐城历史文化宣传的一块试金石,无疑是开启了文化旅游开发之路,它所带来的人流量与名气也为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便捷。
  1.2 地方戏曲文化与学术文化的丰富
  当人们走近这座城市时,所了解到的就不仅仅是六尺巷精神,作为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它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是桐城派的起源之处,也是诸多名人居住的地方,在这座小城内四处走访,我们看到的历史痕迹足以将他们的生活轨迹展现在我们面前。起源自乡野、发展自城镇、兴盛在民间的极具地方特色的黄梅戏是全国五大戏曲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自身具有的艺术价值、文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都值得游人的了解,不仅如此,作为地方戏曲文化的集大成者,吸引听众的不仅是词曲以及戏剧环节的生动,还包含着它所反映的地方特色,在欣赏戏剧的同时也对当地百姓这几百年的生活变迁一并观赏。以地方特色唱腔叙述着劳动者的耕作与收获,男女间的纯洁爱情,无疑会受到游客的欢迎。
  除去兴盛的戏曲文化,曾经盛极一时的桐城派也在为这所小城的文化旅游添上一笔浓墨重彩。桐城派自始至终秉承“变”和“经世致用”的观点,在清代的现代化运动中,从理论转化为进入朝堂干涉政治运作,可见桐城派在当时的影响力,即使桐城派的转型加速其淹没在历史洪流之中,但它所倡导的思想与文字的渲染力,在历史文化旅游开发中,都应当成是地方文化中一束璀璨的光芒。而对于外来游客,反映地方民风的黄梅戏曲以及古代文学大家组成的桐城派便是这趟文化旅游之旅中的一大收获。
  2 “文化热”转变“经济热”的策略
  在当前六尺巷精神正热之时,政府打造六尺巷景区的决心也十分坚决,因此如何加快宣扬桐城历史文化,加快策划建设的步伐就成了目前地方政府的首要工作,而我们根据片区环境分析景区建设前景后,得出了以下想法。
  2.1 深度挖掘地方历史文化 ,打造旅游空间
  对旅游地区的选择反映了旅客的喜好,而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即将原本分散的文化古迹整合至一片景区,系统集中的反映桐城地理、历史、戏曲文化的变迁。深度挖掘文化不是创造子虚乌有的文化,而是用文化打造地方特有的旅游空间。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地政府已拆除周围商业建筑,整修老街,对老城中的名人故居进行修缮以备参观。当然文化并不是修缮古建筑、装饰古建筑以及在宣传中加进民间流传的故事,而是将有证可据的历史通过精心编纂后展现给大家看,而如何吸引游客的眼光,在我看来,也就是活化历史。历史是一个城镇几千年的沉淀,通过专家对地方历史的解读,赋予当地文化活性是作为地方政府应尽的义务。
  在挖掘时还应保证文化的官方性与正确性,可考证的历史固然稀少,但在历史文化旅游的内容中,真实可考的历史才是一个地方应该展现在游客面前的内容,为了人流编造的历史不是初衷也不是目的,在旅游中了解地方文化,保持对文化的敬重是游客的义务,因此精心打造景区布局、周围环境甚至指路牌都十分关键。
  2.2 打造古城区文化景区,发展旅游周边产业
  桐城位于安徽中南部,虽然穿过大别山山脉,但安徽地区本就多奇山异石,如果从自然风景与人文的结合宣传,必将无法吸引游客的眼光,因此想要在自然风景奇绝的安徽旅游中赢得一片天地,明智的做法是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信息时代人们习惯于从手机上汲取碎片化信息,鲜少整体的了解历史知识甚至实地走访,而六尺巷景区要达到的便于通过对六尺巷景区的参观达到通晓桐城历史、散文、戏曲、地理及传统道德文化的目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得到解脱,在历史文化旅游中有所修行。
  六尺巷旧址的声名远播促进当地有关部门重新规划六尺巷及其周围景区,致力于打造融合文化交流与经济交流为一体的文化景区。如何在文化景区中将全方位的桐城文化知识都展现出来,需要策划人员的费心,在我看来可以先从这几方面着手:首先,修缮六尺巷、宰相府、吴府及桐城派名人故居并加以宣传,设立展览馆介绍人物风采,建立大型一体化文化景区,便于游人参观及了解当地文化,有效的解决了规模不够,整体规划不合理的缺点;其次,深化桐城文化博物馆设计,分区展览桐城德育文化、戏曲文化及学术文化,用璀璨的古老文化打造地方旅游名片,以吸引更多的游人。值得注意的是,若是中规中矩的完善博物馆固然无法达到游客的要求,但加入现代技术元素的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例如AR技术带游客游遍桐城,讲述来自于这座小城的故事可能效果便大大增加。在地方文化热时期,抓住机遇,打造大型文化产业景,大大增加旅游行业给地方经济带来的收益,从而实现文化热转变至经济发展;最后,精心修葺市内较为完善的文化古迹,以各处文化古迹背景为切入点,大力将桐城市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同时政府给予景点周围商户以大力支持,形成以人文历史为主题的周边产品链以及便捷的旅游环境,例如开设集中统一的换乘区,按一定时间发车从而乘客提供便捷的搭乘方式同时方便管理交通安全,开设市内游览车路线并配有讲解员,形成固定的观光路线。
  2.3 创造独特旅游模式,发扬六尺巷精神
  仅仅依靠《六尺巷》这首歌曲是无法达到真正的目的,仍需大力的宣传提高这座小城的名气。在信息时代,我们的宣传也需借助新媒体的造势,除去传统的旅游招商和博览会,与外地旅行社合作,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小众化的宣传方式加大浏览人数,增加知名度。
  在发展旅游周边产业时,可将游览车和导游员的功能融为一体,坐着六到八人的观光车,听着导游员的娓娓道来,可谓是地方历史文化旅游的一大享受,当然对于导游员的筛选与专业培训也很重要,高素质的导游会知晓如何将历史简化成生动的故事叙述给游客,将静态的历史活化,用历史打动游客。
  旅游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历史的生动再现与传播,发展的过程势必要降低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影响以及对老城区的破坏。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要筛选出优质历史,避免伪历史的肆意传播,只有将地方文化与旅游资源结合才能打造出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地方历史文化是无价的财富,而好好利用历史赐予的礼物可促进地方经济结构的转型,将“文化热”转变为“经济热”,真正达到文化拉动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徐秋明. 地方文化研究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以广西桂东南旅游文化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1).
  [2]勾竞懿,周飞跃.文化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以南锣古巷为例 [J].中国集体经济,2015,(1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煤炭石油等化石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开发新型能源产品已势在必行。主要研究与设计了一款针对岭南地区的小型万向太阳能热水器,以增加对太阳能的使用时间,提高在有效采光面积内的热转换率,增加有效的热水量,同时提升热水器对安装环境的适应性。  关键词:太阳能;高效应用;热水器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3.094  1
期刊
摘 要:德昂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古老的农耕民族,农业是德昂族农民生产和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优化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是促进德昂族农民经济增收的关键着力点。通过对126位德昂族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已成为德昂族农民的共识;政府的帮扶是促使德昂族实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力;生产技术落后、资金匮乏和农产品“卖难”是既是当期德昂族农民农业生产发展面临的困境所在,也是德昂族农民渴望
期刊
摘 要:《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利用Excel软件建立各种财务管理模型,从而对财务进行有效和高效管理。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制约了课程的有效和高效学习,因此将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作出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3.089  随着
期刊
摘 要:基于2015年3月18日新浪对天盈九州公司直播中超赛事起诉的案例,分析了赛事节目直播的法律属性和转播权存在的正当性,提出了赛事转播权的保护途径。  关键词:网络环境;体育赛事;转播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3.076  0 引言  2015 年 3 月 18 日,新浪互联网公司向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起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然而, 在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价格、质量都趋于一致,企业间的竞争已然转为了企业成本的竞争。而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了产量和销量,忽略了企业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发展。为此,民营企业势必要分析自身特点及成本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突破瓶颈,实现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摘 要:“园林植物类课程”是一类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针对目前我校风景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存在着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之间衔接不紧、部分课程内容重复、理论课时安排严重不足及实践教学体系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植物景观类课程体系优化的途径:首先,明确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完善风景园林植物设计专业学科结构;其次,改革教学内容和授课形式,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第三,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期刊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在促进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制度建设与创新,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认清教师队伍现状,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提出适宜中外合作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优化和提升的思路。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师队伍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广西区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各项均衡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广西义务教育各县域间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仍存在非均衡的现象,探析了造成广西义务教育非均衡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投资体制问题和制度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用经费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1.011  
期刊
摘 要:1994年的分税制使中央与地方政府就事权与财权进行了划分,地方公共产品与服务由地方财力进行供给。但当前财政体制中的事责集中于基层县乡政府,而财力却掌握在上级政府手中,使得地方财政无法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这引发了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以及转移支付的依赖,但这两种资金都存在的诸多缺陷与限制促使地方进行完善地方税体系,尤其是2016年全面‘营改增’之后地方税种进一步减少。在探讨可替代的地方主体税种
期刊
摘 要:为培养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和管理服务人才,深化旅游职业教育改革,国家、地方及院校都积极开展旅游类竞赛,吸引了旅游类专业师生的参与。基于多次参与指导普通话导游服务赛项的经历,从赛前动员、选手选拔和训练、赛场指导、赛后总结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为今后比赛指导工作和推动旅游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导游服务竞赛;探索与实践;旅游职业教育  中圖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