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猪隐动脉穿支皮瓣动物模型的建立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0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小型猪隐动脉(SA)及其穿支的解剖学特点,为穿支皮瓣相关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方法

2018年5月至2018年8月,将6头7月龄、体质量约25 kg的活体小型猪麻醉后放血处死。在髂前上棘水平离断躯干,于左、右髂外动脉分别灌注乳胶-氧化铅混悬液后冷冻固定,CT扫描三维重建双后肢的动脉。显微解剖观测双侧SA及其穿支的起源、外径、走行、分布等。

结果

1侧后肢因灌注液渗漏较多舍弃,余11侧后肢灌注效果可。股动脉在大腿中部穿股内侧肌和缝匠肌后续为SA,膝以上走行于股内侧肌与股薄肌之间,膝以下走行于小腿内侧肌肉表面,在内踝处发出若干小分支分布于跗关节及跟骨,并与胫后动脉有丰富吻合支,有内、外侧2条伴行静脉。SA在大腿中部起始点至内踝尖长为(14.86±0.76)mm,起始处、胫骨内侧髁处和内踝尖处外径(1.73±0.15)mm、(1.50±0.12)mm和(1.30±0.13)mm。11侧后肢共发出皮穿支79条,平均(7.09±1.16)条/侧,外径0.10~0.78(0.40±0.13)mm。

结论

猪的SA体表投影和解剖位置较为恒定,血管口径较粗,穿支数量较多,可作为皮瓣相关研究和显微外科技术训练的可靠动物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前路显微镜辅助下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采用显微镜辅助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37例颈椎病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22~77岁,平均(51.5±6.2)岁。单节段手术30例,2节段手术6例,3节段手术1例。所有病例中脊髓型颈椎病15例,占40.54%;神经根型颈椎病22例,占59.46%。手术均采用颈前横
目的探讨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术后出现淤血危象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提高皮瓣成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6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手术患者1236例,共纳入研究为术后出现皮瓣淤血患者187例,回顾性分析穿支皮瓣移植术后的基础护理、体位护理、疼痛护理、血运的观察,以及出现淤血危象后采用协助医生通过换药、平放患肢、肝素局部拨伤口、药物溶栓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探查来处理危象。
目的通过CTA联合手持彩色多普勒超声(HHD)进行精准定位穿支血管,设计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并评估该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4月-2017年6月,通过CTA联合HHD设计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36例。首先采用CTA检查测定穿支血管定位的相关参数,结合HHD确认穿支血管的位置,再通过形态相似的原则,精准的设计穿支螺旋桨皮瓣。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门诊随访3~24个月,36例穿支螺旋
相比传统皮瓣而言,穿支皮瓣有着诸多优点,备受临床医生青睐。目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已成为临床修复重建的主力皮瓣,但因穿支血管存在变异,使得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随着数字医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医学技术引入皮瓣外科领域,在"精准医疗"的理念指导下,也使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朝着小型化、精细化、微创化和个体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医学技术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着重介绍数字医学技术在股前外侧穿支皮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技术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高位颈段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例高颈段(C1~C4)脊髓髓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椎板切开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术中辅助超声及神经电生理监测,随访资料来自门诊复诊及电话随访。结果15例均在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和超声技术下实施显微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8例为室管膜瘤,7例为星形细胞瘤。肿瘤全切除
目的探讨以指蹼动脉穿支为蒂的超长逆行掌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侧方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以指蹼动脉穿支为蒂的逆行掌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侧方软组织缺损创面12例,皮瓣大小为6.5 cm×1.6 cm~7.5 cm×3.0 cm。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和患者手指外形与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后门诊定期随访。结果术后创面愈合良好,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9~16个月,皮瓣质
目的探讨前足多趾撕脱离断术血管缺损重建的治疗方法。方法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血管链移植重建前足多趾撕脱离断趾体的血供11例,术中彻底清创后,探查发现跖底内侧动脉缺损长度为2.5~4.6 cm,平均3.5 cm。切取患足同侧健康、无损伤的胫后动脉穿支血管链,切取血管的长度大于缺损血管1.0 cm以上为宜,显微镜下采用两点定位法吻合进行血供重建。门诊定期随访复诊或电话、微信随
目的探讨超回流技术在逆行股前外侧斜支皮瓣修复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2012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6~59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7例,重物砸伤3例,机器绞伤1例;缺损范围为10 cm×5 cm~13 cm×10 cm,伴有骨折或钢板外露。根据缺损创面大小设计逆行股前外侧斜支皮瓣,皮瓣大小为14 cm×6 cm~16 cm×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手、足皮肤撕脱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9月至2017年6月,收治手、足皮肤撕脱伤患者22例,采用吻合血管进行回植,在撕脱皮下放置多孔引流管结合改良VSD处理;术后门诊及电话随访观察撕脱皮肤成活情况、质地、肢体瘢痕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7例手部撕脱伤中15例皮肤完全成活,5例足部撕脱伤中4例皮肤完全成活;2例手部及1例足部撕脱伤皮肤部分坏死,范围1.0 cm×1.5
在肢体离断合并组织缺损的复杂再植中,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切取简单,创面一次修复,供区隐蔽,创伤小,血供可靠,符合创伤修复原则,临床效果满意。通过此方法于2012年6月-2018年5月治疗9例前臂离断伤、11例足踝离断合并复合组织缺损。20例皮瓣及肢体均成活,其中4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门诊随访3~24个月。肢体功能恢复满意,12例皮瓣臃肿,二期手术整形,效果均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