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黄河滩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年我高中毕业,新乡师院(今河南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到达的那一刻,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紧张的心情需要彻底放松一下,我决定到邙岭周山村的同窗好友周树铮家玩几天。
  我家离周山村很远,当时交通不便,全靠步行,只能起早动身。一路上过洛河、上邙岭,步行四十多里,中午时分赶到他家。他们一家对我的到来热情欢迎,和蔼可亲的伯母和怀抱女儿的花嫂特意为我做了小麦和红薯面二合一的蒜面条。那正是我们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群众生活是低标准,“瓜菜代”,这样可口的蒜面条已经是非常难得的好饭了,我心里既高兴又感动。
  饭后,我和树铮到距他村不足百米的后山嘴上玩。放眼北望,巍巍太行清晰可见,脚下的黄河浩浩荡荡奔向东方,不由心旌摇荡。这时,黄河中一艘庞大的帆船,由北而南徐徐驶来。树铮说这是他们村里的摆渡船,一是在黄河里迎送南来北往的客人,二是接送村里人到黄河北岸耕种滩地。听到这里,我顿时产生了到黄河滩上看一看的念头。晚饭后,我和树铮商量决定次日去黄河夹心滩挖老鼠仓。
  次日一早,伯母和花嫂为我们准备了那时唯一的干粮——蒸红薯,我们带上钢锨、布袋出发了。从村北下山大约二里许到了杨沟,渡口停泊了三四艘渡船。8时许我们乘坐第一艘船提锚起航了。虽然我在伊洛河边长大,多次坐船渡过伊河、洛河,但那渡船都很小,与黄河上的渡船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出于好奇,我想站在船头好仔细观看这壮观的景象,好心的船工大叔劝我务必回到船舱,以确保安全,同时也不影响他们正常的操作。
  舵手俗称艄公,把握航向。随着艄公一声号令“开航”!两个船工立即用铁链滑轮把逮头(抓岸停船的锚)拉起,船头那位身强力壮、精明利索的“拦头”一篙狠狠点在岸上用力一撑,巨大的渡船就缓缓离岸,其他船工顺着甲板两边分别一字排开,用肩膀顶着船篙弓身用力,渡船开始逆水上行。
  大约一个小时,船行到河心,水深流急,大浪滔天,船篙已经触不到水底无法用力,到了渡河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时刻。因为紧张,船上所有人都不敢说话,只有艄公的号令和船工操作的声音。我捏着一把汗,紧紧拉着树铮的手。树铮悄声安慰我说,别怕,很正常。
  突然一个大浪打在船头,溅起的水柱足有三四米高,浪花溅得大家浑身是水,我突然想起“惊涛骇浪”这个词!这时船顺流而下,速度很快,只见梢公紧把舵杆,全神贯注始终保持船身竖直、船头对着逆流方向纹丝不动,毫不偏离;否则船身失控就有翻船的危险。只听艄公大喝一声“稍锚”!两个船工把船头左边的大铁锚猛地抛入河中,随着“咕咚”一声巨响,船身猛地一抖迅速向北岸移动了数米距离。这种操作反复十数次,艄公又大声下令“挂锚”!原来船已顺利渡过河心进入浅水区。
  惊心动魄的时刻过去了,大家都缓了口气。东风微起,艄公又大声命令“搭篷!”瞬间船帆满篷升起,风鼓船帆,船乘東风,平稳前进。船工们这才休闲下来,在船头拿出旱烟袋,悠闲地抽起烟来,说说笑笑,很是惬意。乘客们也打开了话匣子,七嘴八舌聊起来。风越来越大,船越行越快。我扒着船舱往下看,发现半个船底都露出了水面,问树铮这危险吗?他笑着说没事,“船跑风”(意为船借风力行进)就是这样,你看这浪打船头,船行如飞,真叫乘风破浪!
  船在北岸码头停下,我第一个踏上跳板走下来。放眼望去,黄河滩茫茫无际,嫩滩上长满苇子草、稗子草、竹子草,酷似一片金滩。
  我们边说边走,不知不觉到了大面积收割过的黄豆地,于是就开始寻找老鼠仓。找老鼠仓有个规律,在较平整的河滩上看到一条较松软的细颗粒土条后,紧接着又有一堆细细的虚土,那里就有老鼠仓。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老鼠仓,挖开后却发现已被别人开挖过,我们只好向更远的地方继续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又找到一个老鼠仓。顺着细土的走向一锨一锨挖过去,忽然看到一个小洞里面有一大把黄豆。我欣喜若狂,树铮却说,这是个假仓。老鼠贼精,它们害怕偷来粮食又被其它动物抢走,于是就在储粮的大仓不远处建个小仓,用来迷惑其它动物,这样即使被发现了,可以丢小仓而保大仓。听罢树铮介绍,我说老鼠这家伙真是狡猾啊,树铮开玩笑说,不狡猾它能在十二属相中占得第一把交椅么?我们说着挖着,很快就挖到一个更大的老鼠仓,单从这个老鼠仓里就挖出了两三斤亮晶晶的新鲜黄豆。我们把干净的品相好的黄豆放在一个布袋里,带回去晒干磨面,人吃;把少量不太干净品相较差的黄豆放在另一个布袋里,带回去喂猪喂鸡。
  接下来我们又发现了好几个老鼠仓,越挖劲头越大。我们两个轮流执锨、收豆,忙得不亦乐乎,不知不觉越走越远,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饥饿,午饭也没有顾上吃。一会隐隐听到有呼叫声,抬头一看西边的太阳将近落山,这时才想起应该乘船回家了。我们扛锨背袋急忙向河边奔去。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赶到河边,船已离岸很远,大声呼叫,船工已经听不到了。我们脱下上衣挥舞,好长时间后船上好像有人看见了,他们举手指了指快要落山的太阳,又指了指东边,意思好像是天晚了,你们往下游渡口吧。
  下游是巩县(今巩义市)的赵沟渡口,远远看到赵沟方向好像有船桅移动,我们犹如看到救命稻草一样直奔下游而去。快到渡口看清船桅时,船已行至河心,希望突然像肥皂泡一样破灭,我们一下瘫坐在地上。树铮说,恐怕今晚要住黄河滩了。
  我俩摸黑又返回上午下船的地方,几口吃完蒸红薯,然后开始寻找过夜的地方。在一片收过的豆子地里,找到一个破草庵子。庵子虽破,终究比露天要好。我们在附近找来高粱秆堵住漏洞,又找来芦苇铺在地上,打算将就一宿。
  晚秋时节,昼夜温差很大,睡了一会实在太冷,我们起来找到些高粱、玉米叶子以及杂草等盖在身上。树铮之前随生产队过黄河收豆子时,夜里和大伙在黄河滩住过,胆子比我大,忍耐力比我强。为了照顾我,他让我头朝庵内睡,自己睡在庵子门口。冷得睡不着觉,我们两个议论起白天的收获和失误,挖了二十多斤好豆子,还有四五斤次些的,可谓收获多多;但只顾干活忘记回家,让家里人牵挂,宿在黄河滩里受罪,有点得不偿失。树铮说黄河滩有蛇和蜈蚣,要我用纸把耳朵塞起来。我问有狼吗?他说河滩上只有兔子和狐狸。说着说着,我俩就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已是红日东升。
  钻出庵子,我们又开始挖老鼠仓。上午11点左右,渡船靠在黄河北岸,我们不敢再贪婪,直奔渡船。好心的艄公还让我们每人吃了一碗面条。下午三点多渡船起航,阵阵东风带了一阵小雨,躲进船舱避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深刻含义。
其他文献
川美,本名于颖俐,居沈阳。出版诗集《我的玫瑰庄园》《往回走》和译著《清新的田野》《鸟与诗人》等,诗歌作品多次收入《中国年度诗歌》《中国诗歌精选》等选本。  风吹我  风吹我之前,吹过什么?  山丘,树木,树上的小鸟  白发人吹弯了腰,状如飞蓬  风吹我之前,吹过许多朝代  皇帝和皇后也给吹跑了  风,依旧吹,吹着野草和臣民  风里有多少风,谁知道!  那勃然大怒者跟谁勃然大怒  它拧断山的脖子,踢
期刊
金辉,1975年12月出生,现居沈阳。  老宅  在这座并不发光的老房子里  像小时候那样,我依然  习惯性地坐在过去常坐的地方  冲向门口,可以看见  进来的人和出去的人  但是兩个时辰,既没有进来的人  也没有出去的人,所以  那些人性中闪光的东西并未出现  黑暗本身并不发光  黑暗中的人只会越来越暗淡  但是他知道的一些道理  总会闪光的,因为  人老了总会知道一些道理  这座老房子也会知道
期刊
孙担担  孙担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级作家,现任教于沈阳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1998年出版诗集《舞者》,2004年出版诗集《刀的刃冰凉着》,2012年出版诗集《草药说》,2013年出版诗集《前方100米》。获第四届辽宁文学奖诗歌奖。  新年书简  一月  我会来到你的身边  但是 我的双臂不会来  她们要留在山坡上  长成鲜嫩的蒿草  等待一个人 称作母亲  三月  我会来
期刊
西征,原名贲晓丹,生于1961年,辽宁沈阳人。写诗三十余年,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等刊物;有诗歌转载于《青年文摘》《格言》,创作谈见于《星星》《辽河》。  醒来的过程  当肺叶,渐渐发蓝  死亡的,从肉体中醒来  我们的光  流入宇宙之眼  明澈的心是天空之心  做想做的事  和不用想,也应该做的事  世界是一个圆坐垫  我们坐在上面,草木深深,智慧  像蟾蜍那样  而当肉体消失  一生醒来,
期刊
任文景,2004年出生于深圳,现为高一学生。曾获第九届深圳校园“十佳文学少年”(2018年)奖项。作品先后在《深圳晚报》《特区教育》《羊台山》《雨霁》等报纸和刊物上发表,并在《深圳青少年报·中学周刊》上开设专栏。  一  常伟阳下了车,在车站书店里他情怀发作买了一本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他带着书走到了一个亮堂点的地方,定神一看才发现自己买的是《挪威的树林》“马文章/著”。  他把书塞到夾克里,
期刊
衣米妮子  衣米妮子,写诗。著有诗集《时光中静坐》。  她对自己说抱歉  夜晚的面孔 是苍白的  在黑色绝望里  她是有罪的 她要对自己说抱歉  对无辜的星星说抱歉  冬天的树看上去那么寒冷  她向那棵树道歉 向最后一片还未落下的树叶道歉  她忘记了花开 忘记了隐忍的爱欲  她向一朵花的初心道歉  她尽情流泪 整夜整夜地流  她向夜晚道歉 向夜晚的一场大雨道歉  一把花伞 变得湿淋淋的  “我已经
期刊
张立群,辽宁沈阳人,现为辽宁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用本名和笔名颢瀚在各类刊物发表诗作300余首,出版诗集《白马》一部。  倾诉  纵情声音  在灰暗的天色下放开喉咙  直到嘶哑  把所有的面孔都贴上纸张  泪水是无声的河流 掠过皮肤  冲洗置于手掌上跳动的心灵  这一刻生命已全部完成  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徘徊穿越  隐约的不安 内部逐渐荒芜  请你过来 重新将回忆考证  ——季节已逐渐接近深秋
期刊
刘川,1975年生,祖籍辽宁阜新。曾出版诗集《拯救火车》《大街上》《打狗棒》《刘川诗选》《西天的云彩》等。现居沈阳。  北京之行  先按级别  落座  吃了一顿  又按名气大小  落座  吃了一顿  随之,按辈分大小  落座  又吃了一顿  最后,买动车票出京,按买票次序  落座,泡一碗方便面  才吃饱  杀猪计划  猪还未杀  我先拟定  请来吃肉的名单  长长一串  又列出  赠肉名单  仍是
期刊
庞新智,洛阳偃师人。1969年应征入伍,1970年复员后,先后在《山西日报》《河南日报》任编辑。1995年参与筹备并创办《大河报》,先后任副总编、常务副总编、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社级编委委员、《大河报》总编辑。  周庄的游人真不少。  小桥流水,山高房低,很耐看。我和老伴儿一边走,一边赞叹,路过一座小桥时,和一群人擦肩而过。在这群人的前面,有个十来岁的男孩儿跑得飞快,那群人里就有人高喊:“慢点儿,别
期刊
在一堵断垣残壁碎砖瓦堆里,匍匐着几条开着紫花的牵牛花藤,杂长着争荣的青草,在这寂静的无穷生机中,我欣喜地看到几只麻鸡旁若无人地专心扒食。一双锋利的青黑色爪子似三齿耙刨开土石,配合着褐色尖利的喙,用一对黑亮圆溜的眼睛,微甩着红润的冠子,“咋咋”有声地寻觅、刨剔着。  几只鸡刨完一块地,又开始刨另一块。为它们全神贯注的生活态度所吸引,我停下了被欲望纠缠而迷茫的脚步。大自然总不情愿赐予我们人类宝贵的宁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