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初中 音乐欣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93-01
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水平。
一、多元刺激,激发欣赏兴趣
人们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获得听觉感受,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然而,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单单是靠“听”来欣赏音乐,容易引起听觉疲劳,甚至会逐渐丧失欣赏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刺激,以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例如,欣赏歌曲《太湖美》,为了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感受,使其更容易进入歌曲所表现的情境之中,笔者在播放歌曲的同时,用视频展示了太湖的美丽景色:一叶扁舟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行进。又如,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除使用视频辅助外,笔者还请有舞蹈特长的学生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在这样的音乐欣赏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他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就集中了起来,其欣赏音乐的兴趣大增。笔者认为,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上,教师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听觉的刺激上,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刺激,也可以组织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情感交流,诱发欣赏想象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人们依据听觉感受,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形成艺术形象,能够实现与创作者的情感交流,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音乐作品、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促使学生通过由音乐情景产生联想,形成体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的美,享受音乐带来的精神畅快。笔者还鼓励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谈一谈通过音乐能“看”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了百花盛开的春天,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快活地学习、游戏。”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美丽的蝴蝶,在花丛间自由地嬉戏,不再受世俗的束缚。”这样的欣赏音乐方式,使学生的大脑中出现了各种生动的场景,学生在想象力的带引下,不断获得主观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乐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进行了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对话,体悟到了音乐作品的内涵,这样的音乐欣赏是到位的、高效的。
三、鼓励创新,提高欣赏能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表自己在音乐欣赏中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例如,欣赏歌曲《黄河谣》。笔者先让学生完整地听一遍歌曲,以形成整体感受。接着,笔者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黄河风光,两岸人民过着安宁的生活。然而,日寇的入侵破坏了黄河两岸的安详。”“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一派苍凉的景象。”……然后,笔者让学生在已有感受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把《黄河谣》用自己喜欢的表演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小组用音乐剧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有的小组用话剧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大胆创新,发挥了特长,提高了音乐欣赏能力,还使音乐欣赏课堂既充满活力,又富有创造力。
总之,初中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音乐欣赏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的音乐欣赏课堂。
(责编 雷 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93-01
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水平。
一、多元刺激,激发欣赏兴趣
人们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获得听觉感受,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然而,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单单是靠“听”来欣赏音乐,容易引起听觉疲劳,甚至会逐渐丧失欣赏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刺激,以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例如,欣赏歌曲《太湖美》,为了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感受,使其更容易进入歌曲所表现的情境之中,笔者在播放歌曲的同时,用视频展示了太湖的美丽景色:一叶扁舟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行进。又如,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除使用视频辅助外,笔者还请有舞蹈特长的学生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在这样的音乐欣赏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他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就集中了起来,其欣赏音乐的兴趣大增。笔者认为,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上,教师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听觉的刺激上,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刺激,也可以组织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情感交流,诱发欣赏想象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人们依据听觉感受,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形成艺术形象,能够实现与创作者的情感交流,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音乐作品、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促使学生通过由音乐情景产生联想,形成体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的美,享受音乐带来的精神畅快。笔者还鼓励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谈一谈通过音乐能“看”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了百花盛开的春天,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快活地学习、游戏。”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美丽的蝴蝶,在花丛间自由地嬉戏,不再受世俗的束缚。”这样的欣赏音乐方式,使学生的大脑中出现了各种生动的场景,学生在想象力的带引下,不断获得主观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乐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进行了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对话,体悟到了音乐作品的内涵,这样的音乐欣赏是到位的、高效的。
三、鼓励创新,提高欣赏能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表自己在音乐欣赏中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例如,欣赏歌曲《黄河谣》。笔者先让学生完整地听一遍歌曲,以形成整体感受。接着,笔者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黄河风光,两岸人民过着安宁的生活。然而,日寇的入侵破坏了黄河两岸的安详。”“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一派苍凉的景象。”……然后,笔者让学生在已有感受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把《黄河谣》用自己喜欢的表演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小组用音乐剧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有的小组用话剧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大胆创新,发挥了特长,提高了音乐欣赏能力,还使音乐欣赏课堂既充满活力,又富有创造力。
总之,初中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音乐欣赏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的音乐欣赏课堂。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