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古镇的足迹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our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我们生活的城市被一片钢筋和混凝土所包围,青瓦片,竹篾墙,树木环抱,鸟语花香的古镇休闲生活,成为了我们的向往。在那里,我们可以放松心情,尽情享受浓郁的古镇风情,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阆中、昭化、平乐等古镇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古镇,它们静静地陪伴着时光,静静地散发着自己的独特魅力,静静地等待你们来找寻。
  乐山·罗城古镇
  犍为山顶有只船
  □ 《乐山日报》记者 孙雁鸣
  从乐山出发,车行六十公里,便到了位于犍为东北的古镇罗城。到罗城,仿佛走进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存留着远古的气息和色彩。青灰,淡黄,暗褐,浅绿,以及敞露在船舱上面的那方天空,都显得古朴而清亮。时间如同在这里停滞,带不走光阴,但留下了许多的故事。
  这是一座城,也是一条船,当地人更愿意称之为船形街,但这是一只“旱船”。据历史记载,这只旱船始建于明代崇祯登基的公元1628年。明、清两代,罗城古镇均是屯兵制夷的要地。如今镇子西边有座营盘山,就是当年的屯兵地。
  罗城主街为船形结构,街面是船底,两边房屋为船舷,中部戏楼是船舱,东端灵官庙似尾篷,西端天灯石柱似篙竿,灵官庙右侧过街楼犹如船舵。登高远望,会看见这只气势宏伟、奇异独特的大船扬帆启航,因而罗城有“山顶一只船”的称谓。为什么将古镇修成船形,当地人说这里历来干旱,而船行水上,有了船自然就会有雨。
  徜徉古镇,呈现在眼前的是历史与现实交融,实用与观赏并重。走进去才发觉,逢上了赶场日,里面的生意做得很红火。天上下着些微雨,茶肆里座无虚席。餐馆、小百货、药店、糖果铺等,皆开门迎宾。此外,干巴牛肉、金丝牛肉等清真系列食品久负盛名,传统小吃“熨斗粑”、“酒米饭”、“羊肉炖汤”等,各具特色,味道悠长。
  坐下喝茶,两元钱一碗,却是竹叶青类好茶。不一会儿,心慢慢就如茶叶一般,沉淀下去。朋友说,坐在这里喝着茶,吃着花生,抛开凡尘俗物,简直就是人生一大快事。
  端起相机,沿着船舷,一路走走看看。到处都是喝茶、聊天、打瞌睡的人,每个人似乎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互不干扰,互不侵犯,相处极其自然而和谐。听不到都市那些由建筑工地、机动车辆发出的刺耳喧嚣。这一刻,猛然觉得:这何尝不是一幅浑然天成的图画啊!这种和谐不需要技巧,更不需要人为捏合,只要你不去破坏它、打搅它,和谐就会存在,就会传承下去。
  船城正中间戏台上有四个字:神听和平。是否,这就是罗城和谐的真谛所在?(责编:李妍婕)
  南充·周子古镇
  扑面而来的古风古韵
  □本刊记者 李妍婕
  青山拥四围,秀水绕三方。坐落在嘉陵江畔的蓬安周子古镇,被专家誉为嘉陵江最后的码头古镇。
  沿着滨河小路慢慢前行,感受着迎面而来的徐徐古风,一组组青铜雕塑描绘着嘉陵江边农耕生活的生动场面,执鞭催牛耕地的农民、正在劳作的养蚕妇女、渔翁和鱼鹰合作捕鱼的诗画美景,构成了情趣盎然的原生态农耕百态图。石刻龙头嘴里“吐出”的神龙泉水,甘甜纯净,镇上百姓用它来烧茶煮饭。那有着五百多岁“高龄”的黄桷树深情拥抱着皂荚树,传说这“夫妻树”是一对恩爱夫妻的化身,他们相依相偎,向世人展示着一份坚贞的爱情。
  周子码头设于汉代,兴于唐朝,鼎盛于宋,具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历来为水路交通枢纽。现在依然是当地重要的码头,每天有船只运送其他地方的居民过来赶场、买卖农副产品等。在这里,驻足远眺,可见“云里鱼鳞江上市,镜中蜃气水边楼”之胜景。
  从码头走上去就来到下河街,静静地往里走去,一街古风古韵扑面而来,街道两旁全是古老的青瓦房,暗红色的木板门,黄白的石灰墙,红红的灯笼,檐下青白的布幡上写着“唐打铁”、“梅氏理发”……古街的房屋,有的建有两层,上筑木楼,还有古藤蔓绕的吊角楼式阳台,给人以无尽的沧桑之感。
  穿过一条叫“水井湾”的小巷,来到一个叫爱莲池的地方。相传,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从嘉陵江上乘船去合川访友,途经古镇,登岸小憩,人们仰慕周子人品学识,盛情挽留其于水井湾开筵讲学数日,而后才有了《爱莲说》。从那以后,先生登临驻足讲学之处,便有了美丽的莲池。爱莲池池面不宽,但最巧妙之处是池中有池,单独开辟出的池面,植有莲荷。微风拂来,碧绿的荷叶,桃色的花儿,随着节奏摇摆,不艳不俗。走过池塘栈道,登上池岸,正对着的“濂溪祠”是为了纪念先生而修建的,因他号濂溪而取名。驻足祠堂前,仿佛听见先生反复吟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走过数百步“平平仄仄”的青石阶梯,再经过万寿宫,街面顿时变得平坦舒缓起来,红军街就在眼前。小街先前因盐商云集被称为“盐店街”,1933年秋,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曾在此驻扎并留下许多革命标语,为了纪念红军队伍,小街更名为红军街。如今高大的石墙上还留存有“武装保卫苏维埃”、“取消一切苛捐杂税”等石刻标语。
  视野在收揽美景的同时,味觉在这里也不会寂寞。姚麻花、吴馓子牵引你的嘴巴;相如香兔、河舒豆腐挑逗你的胃;曹氏豆干、杨家手工面让你回味无穷。
  在这里慢慢享受古街小巷的宁静氛围,那山、那水、那瓦、那屋,那一切的一切,温暖而从容……(责编:彭纳)
  自贡·仙市古镇
  潺潺溪边的悠哉生活
  □本刊特约记者 周 姝
  翻开地图,从自贡市区沿着釜溪河下行11公里,有一座拥有美丽传说的千年古镇——沿滩仙市。仙市古镇名字里带一个“仙”字,似乎注定这里充满奇幻色彩。这座被誉为“川南古镇风情标本”的镇子,究竟有着怎样一番风情?
  仙市古称仙滩。相传,玉皇大帝的私生女八仙姑生性豪放不羁,向往人间美景,一日携牡丹仙子、荷花仙姑,与狮、龙、虎、象、猴偷下凡间,在古仙市一带肆情嬉戏,乐而忘返,竟在河畔侧卧而寐。玉帝大怒,遂施法收回其灵魂,让其躯体留在人间化作山水。因此从高处看,古镇的山形地貌,就像一位侧卧的美少女。釜溪河在此又有一滩,恰在仙女脚下,故名“仙滩”。直到今日,我们依旧可以在这里追寻盐道古迹,品尝地道的盐帮菜,体验川南风情十足的生活情调,仿佛步入神仙的地界。   走在古镇石板铺成的街道上,两边是有着明清风貌的穿斗木结构房屋,白墙青瓦,散落在那些弯曲的羊肠小街的中间或者尽头。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无论是街边沧桑的老房子、回荡着古刹钟声的金桥寺,还是盐运码头上那被磨得光溜溜的青石板台阶,所到之处,历史无不在这里积淀、升华、延续,千年不变。在街尾,还有一家铁匠铺,炉火正旺,火星四溅,两名赤膊的铁匠师傅汗如雨下,正在专注锻造一把菜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让人顿生“时空穿越”的错觉。
  天上宫和南华宫是必去的地方。雄秀的天上宫,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建筑别致,鳌角凌空,戏楼楼檐上的木雕更是别具一格,镂刻精细,至今保存十分完整。华美的南华宫坐落在临河横街的山脊上,占地1284平方米,建于清咸丰末年,融庙宇和民居于一体,有门厅、戏楼、疏楼、大殿、耳房等三级分布,起伏开合,层次分明。
  来仙市,莫要错过赶场。仙市的赶场是典型的四川乡村味道,赶场日,人们纷纷通过陆路、水路赶到仙市镇。有的来贩卖家禽、手工品;有的是购买生产生活必需品;有的来就医、学习生产技能;有的来“摆龙门阵”,吟诗唱曲……当然了,这里自然少不了美食,辣得要命的“火爆兔肚”、美味的“富顺豆花”和香喷喷的“仙市板鸭”,都是让你流连忘返的最好理由。(责编:李妍婕)
  绵阳·龙隐古镇
  如此新鲜又如此怀旧
  □ 本刊特约通讯员 李山川
  龙隐镇也叫北斗镇,坐落在距离新北川安昌镇南面1.3公里的寻龙山上,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完整体现出民国时期生活风貌的古镇。古镇很小,却把全、巧、奇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年的《王保长》就曾在这里拍摄。
  寻龙山不是很高,从山脚走到龙隐镇寨门子没花多少时间,一到寨门子,那幽幽凉意让人舒爽万分。寨门子修得很大气,门拱高且深,足够驶过一辆大型马车。踏进寨门,身边景象直接把人们拖回到了民国时期,那么的新鲜,又如此的怀旧。
  放眼向里望去,一条小而精致且泛着青光的石板路一直通往镇中央,古旧的中式木楼建筑安静地矗立在山间,与山那头的现代景色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但又让人痴迷;路旁,竹筒车漏出的山泉水叮咚作响,清脆的音调在四周回荡;镇里人很多,却都不忍心扰乱古镇特有的清静。
  “幺妹子,走茶勒!”一段标准的跑堂伙计唱段突然响遍整个小镇。也难怪,龙隐镇本就小,镇头喊话镇尾应。寻声过去,原来声响传自龙泉居,人们会选择在这里喝茶歇息。“幺妹子,一杯花茶!”“来勒!”大家已不自觉地入戏,配合着这充满民国时期气息的古镇演绎当年的故事。
  随着古镇保留下来的,还有远近闻名的“九大碗”。大个儿的红色土瓷碗摆成一排,里面盛满了各种美食。那泛着红色油光的烧猪蹄、入口爽滑的黄焖土鸡、汁肥饱满的老腊肉、白里透红的夹沙肉散发出诱人香味。午饭时间虽然未到,但龙泉居里已是人声鼎沸,座无虚席。人们非常满意龙隐镇的情调与美食,几个“幺妹子”忙不过来,向等菜的客人连声道歉,迎来的也是理解的笑容:“不碍事,待会儿端过来就是了。”
  个把小时后,游客们已酒足饭饱,靠窗而坐,细细品味着盖碗茶,享受着丝丝凉风,龙隐镇又恢复到平常的寂静。幺妹子也应景地把分贝降至最低:“二娃,这边上茶勒。”“来勒,上茶……”(责编:李妍婕)
  声音
  什么样的古镇是大家喜欢的?
  天府古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多保持着本土的传统农耕生活习俗,古镇中乡土气息浓郁。这些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使古镇旅游和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著名乡土建筑研究专家、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季富政
  古镇给旅游者的想象与预期既是地理意义上的异地空间,又是时间意义上的时光交错,是一种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文化空间。这个文化空间里不仅要有古城镇独有的空间布局、建筑风貌、街巷肌理,还要有居民独特完整的生活模式以及精神世界的体现。
  —— 北京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孔旭红
  其实古镇最重要的是保留自己特色。当然,还有一个关键的心态就是“时尚”。在古镇里,感受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吃特色的小菜,品当地的酒,那才是时尚。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建民
其他文献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寻路》,再现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的一些历史细节,从一定层面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寻路”过程中与共产国际的关系。  共产国际与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寻“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历经艰难曲折。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受到共产国际的干预和影响。 
期刊
5月27日下午,北京市龙爪树宾馆五会议室里,来自富顺县的32名流动党员怀着激动的心情齐聚一堂,自贡市富顺县在京流动党员支部成立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至此,在北京拼搏多年的富顺流动党员终于实现了由来已久的夙愿,在首都有了一个向往已久的“新家”。  流动党支部是我们在异乡的“娘家”  为全面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富顺县与时俱进,开
期刊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那儿色彩缤纷,那儿充满活力;在这里,世界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成都,那儿的人们用热情打动世界、拥抱世界。  当你匆匆走过天府广场时,可曾注意到广场西北角一栋苏式风格的小楼?可曾想过小楼里面有些什么?7月1日,这栋小楼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它就是经过多达70%以上的市民投票赞成,用作国际交流使用的成都国际友城展。里面“住”的房客都是跨越重洋,远道而来,代表友谊,市民们可以
期刊
剑阁县城北镇在党代会年会试点工作中,创新举措,以一问一答、两述两评、三联三访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试点工作。  一问一答,着力解决代表参政举手、议政不言的问题。长期以来,乡镇基层党代表们通常是看工作报告、听领导发言、读会议简报等方式参加党代会,党代表参政议政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破解党代表不能、不会、不想参政议政这一难题,剑阁县城北镇在召开党代会年会时,探索推行了“代表询问、现场回答”的“一问一
期刊
1981年,他第一次坐上火车,踏上前往西南交大的求学之路;30年后的2011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门研究铁路交通。他将自己90%的时间献给了科学,从学士到院士,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到理论创新,他的成长轨迹足以令所有人赞叹。他就是翟婉明,用自己的勤奋与智慧,为中国铁路建设不断做出贡献的本土专家,一个地地道道在西南交大成长起来的“土”教授。  今年6月25日,翟婉明获得了“2012年度四川省科技杰
期刊
近年来,遂宁市围绕在非公企业增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要求,拓展思路、创新举措,探索非公企业党员发展管理服务路径,努力将其建设成联系服务职工、引领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促进企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创新培养发展模式,着力壮大党员队伍。我们注重改进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壮大党在非公企业的基础力量。一是突出“三大群体”,拓宽发展渠道。近3年,发展企业出资
期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的丰富内涵,结合加强新党章的学习要求,双流县临空服务业管委会按照省、市、县委的部署,坚持把教育活动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使主题教育活动成为凝聚力量、转变作风、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过程。  高举旗帜 共圆梦想  在集中学习阶段,围绕“高举旗帜、共圆梦想”、“科学发展、领先发展”、“团结和谐、维护稳定”、“感恩奋进、尚善包容”4个专题教育,广泛
期刊
2012年底,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结果公布,成都市青白江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在全省排名较2011年底上升96位。2012年,青白江区纪委查办案件46件,同比上升100%;今年1—6月,查办案件38件,同比上升192%。  短短一年,社会评价满意度大幅上升,查办案件能力极速提高,缘于在为期一年的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能力素质、思想作风、基层组织”“三项建设”活动中,青白江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激发出的
期刊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六一”儿童节。  这里没有漂亮的教学楼,没有清脆的下课铃声,没有400米的橡胶跑道,没有绿树成荫的校园。  距离“4·20”芦山地震过去了一个多月,当“六一”节来临时,我们再次前往灾区,惊喜地发现了一张张天真欢乐的笑脸。  在芦阳小学的临时帐篷学校里,我们的镜头捕捉到了这样的画面:大声朗读的小女孩、积极回答问题的小男孩、一群毫无拘束感的孩子们……这些画面给帐篷狭小的空间增添了清爽
期刊
成华区作为全省10个社区党组织换届试点县(市、区)之一,自4月中旬以来,在全区7个街道扎实开展社区党组织换届试点工作,于6月底结束。试点工作中,我们坚持党管干部和群众公认原则,立足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突出选好带头人和配强班子工作为重点,取得了组织认同、党员信任、群众满意的初步效果。  创新“网格+功能”党组织设置方式,构建网格化党组织体系。按照先优化组织设置再换届的要求,积极构建以社区党委(党总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