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衔接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河南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gu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职业教育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极大重视。农业中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根据院校自身和学生个人发展要求,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衔接体系;集团化办学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构建中等和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衔接体系是提升河南农业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近年,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了更好地探索、构建中等和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衔接体系,通过探索、实施对口招收普通农业中职毕业生、单独招生、专升本等人才培养衔接模式;同时,积极组织实施初中后五年一贯制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集团化合作办学平台,与其他中职农业院校共同实施中高职衔接的“3+2”分段式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专业技能培养、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中等和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了农业职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了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构建河南省中等和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衔接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案例借鉴。
  一、通过实施对口招生,实现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近年通过实施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针对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农业职业中学、普通中学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实施对口招收农业中职生,逐步实现了中等和高等农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学院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一直积极组织选拔优秀中专毕业生参加对口升学考试,为优秀中专毕业生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2001年学院开始举办高职教育,2002年开始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积极通过对口高考录取考生,对口录取考生与普通高考录取考生享受的待遇完全相同。学院将从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对口招生的学生单独编班,根据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对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以真正实现中等和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无缝对接。
  近年,随着参加对口招生高考人数的下降,学院对口招生人数也在逐年下降,2011年对口录取考生323人,2012年227人,2013年189人,2014年142人。在此情况下,学院开始实施单独招生、五年一贯制、“3+2”分段式等人才培养衔接模式。
  二、通过实施单独招生,为优秀毕业生搭建升入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深造的立交桥
  河南省2010年开始在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单独招生,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自2011年开始实施提前单独招生,每年4月份组织考试。招生对象系具备河南省当年高考资格的考生,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类学校毕业生以及社会青年。学院自主命题、自主评卷、自主录取,录取后无需参加普通高考。单招录取考生与普通高考录取考生享受待遇完全相同。学院每年都将单独招生而来的学生单独编班,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对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学院2011年单招录取考生153人,2012年205人,2013年596人,2014年1246人。学院单独招生录取人数在逐年上升,不仅为优秀毕业生搭建了升入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深造的立交桥,而且真正实现了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无缝对接。
  三、积极组织实施专升本工作,为优秀专科毕业生提供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领导对专升本工作非常重视,每年都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门部署,由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向学院应届专科毕业生传达文件精神,并对其进行综合考评和公开选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公示,力争将最优秀的毕业生推荐到本科阶段学习、深造。多年来,学院积极组织选拔优秀高职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参加专升本考试被录取的考生到录取学校报到时,专升本考生的学籍以及相关档案材料由原就读学校转入新就读的本科学校,学生本人则被编入专升本后录取院校相关专业三年级,如人数超过30,则按专业单独编班,其教学、学籍管理、学费、住宿费标准、相关待遇等则与全日制本科生相同。
  因近年参加高考生源数量的不断下降,以及专升本报名比例的限制,学院参加专升本报名考试的人数也在逐年减少。2012年学院选拔510名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被录取309人;2013年选拔443名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被录取212人;2014年选拔359名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被录取265人。在此情况下,2015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不再限制报名比例,凡是达到毕业条件且未受违纪处分的均可报考。专升本报名政策的变化,为更多的优秀专科毕业生提供了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
  四、实施五年一贯制专科教育模式,实现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学制的衔接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与考试制度改革要求,学院统筹设计中等和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基本学制,建立并实施了适合系统培养农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五年一贯制专科教育形式的职业教育学制。学院五年一贯制专科的招生对象为参加当年中招考试且成绩达到省定分数线的初中考生。学制5年,入学后的前3年享受国家中职资助政策,后两年享受专科奖、助学金政策,与普通专科毕业生待遇完全相同。
  学院近年积极招收五年一贯制专科生,2012年录取86人,2013年177人,2014年253人。前3年主要以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为主,后两年主要以学习专业课为主,专业技能训练、短期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则贯穿始终。
  五年一贯制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主要是根据区域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人才需求的实际,重点设置技术技能培养周期长、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涉农专业。
  五、实施集团化办学,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合作探索“3+2”分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农业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实施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学院于2004年牵头成立了河南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于2010年牵头成立了河南省农业教育协会,于2013年牵头成立了河南省农业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委员会。目前,已经形成了集100余家农业行业、企业单位,涉农职业院校为一体的集团化合作办学平台。学院依托该集团化办学平台,与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驻马店农业学校等成员单位中的中职农业学校以及相关农业行业企业,共同实施中高职衔接的 “3+2” 分段式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该办学模式中的前3年在中等农业学校实施中专办学模式,后两年在学院实施高职农业院校办学模式。该办学模式下,学生两次入学,分两个阶段进行学习。第一阶段是在中职农业学校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列入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招生计划;第二阶段是在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接受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学生完成第一阶段学习以后,由实施联合办学的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组织选拔考试,成绩合格者不再参加高考,直接发放录取通知书,让学生进入高职阶段继续学习,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内容后,经考核成绩合格者,获得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证书,并获得本专业相关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中等、高等涉农职业院校和相关农业行业企业负责人定期举办专业人才培养论证会,共同修订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选择、专业技能培养方式方法及途径、相关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中等和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专业(群)对口衔接和课程的无缝对接,确保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学生的毕业标准与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新生的入学标准相近或一致。
  构建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职业教育重要的战略任务。高等职业院校上连应用技术大学,下通中等职业学校,是体系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将在中高职衔接、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楚琼湘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农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4,(21).
  [2]赵瓅.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途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6).
  [3]顾志刚,吴建平.畅通中高职衔接 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J].高教论坛,2013,(10).责编:赵 东
其他文献
在微时代下,网络的迅速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和维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开展"深度辅导"的领军者,如何利用网络环境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正>英国的公共艺术创作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据统计,到1984年为止,大约有195位当代雕塑家创作的近550件公共艺术作品散落在英国各地。90年代早期,英国各地方政府开始大
油田的基建工程项目难度比较大,在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复杂程度比较高。这个工程项目的涉及领域广泛,用到的专业知识比较复杂,关于此工程的环境管理,技术管理,材料管理等等都比
大学生入党动机是否端正关系着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我们对五邑大学的大学生入党动机进行了抽样调查,探讨五邑侨乡文化背景是否对大学生入党动机有影响。研究发现,一些大
介绍了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运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皮棉质量的10个指标进行分析与线性组合,确定了评价皮棉质量的3个综合新变量,并对8种不同皮棉试样进行了质量评价。
策划人语:又是一年开学季,全国几百万大学新生迈进了大学的殿堂。为了实现大学梦,莘莘学子十年寒窗,艰辛苦读。走进大学校园,他们开始人生中一段至关重要的旅程。很多大学新生
随着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化学工业也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经济发展产业。化学工业普遍存在易燃性、毒性和腐蚀性等物质;环境具有高压、高温的特点,容易产生潜在的安全隐患。在
“走转改”活动在全国铺开之后,身处基层的县级台如何深入开展这项活动,推动“走转改”常态化就成为关键。身处基层更要心在基层。压缩会议新闻、开辟小专题.将更多的新闻视角和
田汉是我国革命影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剧改革运动的先驱者。田汉认为文艺创作要把握时代脉搏;文艺传播要重视受众的作用,要以文艺接受为归宿。对于这两个层面的认识,展示出了田汉
我国的工程项目多,规模巨大,资金额度大,但是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问题的研究却相对比较落后。随着社会改革机制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环境的逐渐成形,本文以加油站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