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伴高血脂需长期服用他汀类药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df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大妈有多年冠心病史,血脂也一直偏高。医生告诉武大妈要长期坚持服用他汀类药,开了辛伐他汀,每次10毫克,每日1次,晚间顿服。武大妈服了3个月后,复查血脂已降至正常范围内,由于担心辛伐他汀的副作用,就自行停了药物。3个月后武大妈去医院复查时,血脂又升得很高,无奈之下,只好又一次服用辛伐他汀。就这样,随着血脂的起伏,武大妈服药也断断续续。持续了数年之后,武大妈的冠心病愈加严重,多次出现心绞痛,近期又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疗。幸亏就医及时,这才转危为安。武大妈汲取教训,服用他汀类药物再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高脂血症增加冠心病及心脏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机制,一是脂质侵入动脉内膜及中层,刺激生成泡沫细胞,促使平滑肌细胞、肌原纤维增生,引起并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脉血管变硬、变窄,引发心肌供血不足;二是高脂血症使血液变得黏稠起来,造成血液流速减慢和血液凝固性增高,增加血栓形成几率,是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势在必行。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高脂血症的主要药物,不仅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改善高血脂的可靠疗效,而且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血栓形成等综合效应,可对冠脉血管形成良好的保护,降低心脏事件的风险。临床资料显示,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老年冠心病人,无论是血脂的下降幅度,还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死亡率的下降幅度,都要比未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老年冠心病人低得多。因此,老年冠心病伴高血脂的患者务必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调脂治疗。即使在血脂得到了有效控制,恢复到了理想或正常水平后,也不能随意停药。因为对于冠心病人来说,在他汀类药物治疗下的血脂正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血脂正常,而是一种药物作用的体现,表明药物控制有效。一旦失去药物的控制,降下来的血脂往往会很快回升。如果血脂反反复复,长期波动,势必使冠心病在这一过程中悄然加重,最终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甚至使心脏猝死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当然,在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上不能急于求成,特别是在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切忌剂量过大。原则上从一开始便服用小剂量,每日10毫克,每日1次即可,以防止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
其他文献
历经数十年的探索和对比,人们发现以橄榄油、红酒、大量谷物、蔬果为主的地中海饮食模式对心血管健康和糖尿病预防都大有益处。科学家深入研究发现,地中海饮食所带来的健康效应与其膳食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密切相关。多酚到底为何物,其健康魅力何在?  多酚:重唤人体健康的植物活力素  常听人说,“每天喝少量红酒可以预防心血管病”;“经常喝绿茶可以防癌”。其道理何在?研究发现,这是因为红酒和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
人体的健康除了需要各种器官的正常运作之外,肉眼所看不到的激素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失调所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病症,好发于20至40岁女性。  病因:主要有3种   1.葛瑞夫兹病。是一种由自体免疫引起的甲状腺高功能症,是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原因。20至40岁女性多见。正常人体的自体免疫系统可以抵抗外来细菌,保护自己,但葛瑞夫兹病会产生刺激甲状腺的抗体
PM2.5长期暴露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鲁向锋教授和美国埃默里大学研究团队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学术杂志《国际环境》上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室外高浓度PM2.5可显著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PM2.5浓度每升高10微克/立方米,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15.7%。。  据了解,全球范围内,每年由糖尿病引起的死亡人数约为140万,其中19%发生在中国,而我国此前尚缺乏高浓度空气污染与糖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卫庆教授、叶蕾博士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甲状腺腺瘤样结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两者在遗传进化上完全不相关,甲状腺癌更倾向于从正常甲状腺直接发展而来,而非如之前认为的,先变成良性结节,再进一步演变成甲状腺癌。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2010年,全国10座  城市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直径超过5毫米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达12.8%。由于民众
河北安平林某来信说:我今年60多岁,稍一紧张就感觉心里扑通乱跳,安静下来或是躺到床上睡觉也能感觉到。最近夜里经常会突然醒过来,然后就难以入睡了。长期心慌、睡不踏实,会不会引起其他疾病?我该如何调整生活习惯和治疗?  答林某读者:  您的这种情况可能是心悸,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长期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心脏方面的问题引起的,需要及时到心内科做详细检查。当然,老年人身体其他不适也容易引发心脏方面的症
健康博览去年全球14万人死于麻疹  据新华社消息,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公布2018年全球麻疹疫情。世界多国麻疹疫情肆虐,死亡人数超过14万,其中大部分为5岁以下儿童。疫苗接种率尤其是儿童接种率偏低是导致疫情泛滥的主因。  世卫组织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估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麻疹病例超过970万,相关死亡病例超过14万人。2017年,全球麻疹患病人数为750多万,死亡病例超过12万人。最新数据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科研人员在近期出版的《电子医学》(网络版)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孕妇多吃鱼可以补充足量的ω-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早产的风险。  研究人员对724名丹麦籍孕妇进行了跟踪研究。所有受试者都在怀孕初期和中期接受了血液检查,并记录血液中ω-3脂肪酸的含量,根据ω-3脂肪酸的含量高低,从低到高将受试者分为5组。结果发现,有376名孕妇在妊娠34周前分娩(胎龄小于37周为早产儿),3
来自悉尼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可改善大脑功能,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大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人群。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指出现可识别的认知能力减退(比如记忆力减退),但仍能生活自理,是老年痴呆症的前驱症状,这项研究(大脑与肌肉力量训练关系的临床试验)则是首次揭示了在55岁以上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人群中,肌肉力量训练与大脑功能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肌肉力量越強,对大脑就越有益处。  这项研究采取了
网站读者岁月静好留言说: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有增加趋势,这种情况是否与妊娠期好发胰岛素抵抗有关,如何加以防范?  答岁月静好:  胰岛素抵抗是指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造成肝脏、脂肪和肌肉等靶组织对糖的利用率明显降低,从而导致糖代谢紊乱,使得机体处于潜在糖尿病危险状态下。一般来说,妊娠初期体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有所增加,但这种能力有限。进入妊娠中期后,胰岛素抵抗作用则逐渐增强,至妊娠晚期最为突出
赵先生患2型糖尿病十多年了。最近在家测血糖有些波动,感觉浑身乏力,走路、干家务很容易疲劳。这天早晨起床时感觉喘不过气来,胸口有明显压迫感。家人急送他到医院就诊,才发现是患上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  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情况极为常见,但多数糖友对心衰的认识程度较低。有早期心衰症状的患者,应及早到医院做心脏彩超、血浆利钠肽测定、心电图、心脏核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  提